25歲患癌姑娘,捐獻遺體告別世界:「江山給你們,朕玩夠了,拜拜

2019-08-18     微生活MORE

「江山給你們,朕玩夠了,拜拜。」

這是吳思留給人們的最後一條朋友圈。

2019年7月5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檢驗系2016屆畢業生吳思因子宮癌離開了人世,年僅25歲。



或許感覺自己已經時日不多,她以這樣一種幽默的方式跟人間告別,同時也把最深的感悟留給了活著的人們。




如果說直面死亡需要莫大的勇氣,那麼以幽默來調侃死亡,則讓我們看到了這個25歲姑娘身上最閃光的東西。

我來過,我愛過,亦無悔。

01

換個方式,看看美好的世界

2016年畢業於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後成了一名醫務工作者,沒想到畢業不到兩年,吳思便被確診為子宮未分化肉瘤。

(子宮未分化肉瘤是子宮癌的一種,目前治療手段十分有限,難於發現,更難於治療)




作為醫學生畢業,又投身醫學,事業還未打開便被死神貼上了標籤,花樣年紀的吳思面臨的是命運的一堵牆,可是她卻選擇裝點上鮮花。




「一路遇到的都是很好的人....我想儘可能記下我所有的感謝。」

自從被確診患癌後,吳思便開始斷斷續續地在網上記日記:

在各地的全班同學每人錄了一句鼓勵的話,剪成一個長視頻放在iPad里送給她;經常吐槽她的室友,忙科研忙得不可開交,卻親手縫了平安袋,去寺廟拜了佛祖寄過來給她;管床小學妹拔管動作特別輕柔生怕弄疼了她;公司領導、同事輪番看她,帶來各種禮物逗她開心.......




「同事對我太好了,每人給了我個專屬紅包。」




沒有對命運不公的抱怨,沒有罹患癌症的哀嘆,記錄下的那些點點滴滴的幸福和溫暖,讓網友們都大呼感動。

25歲患癌的她,反而還把自己活成了一盞燈。

癌症治療過程中的那些痛苦和難受,都被她演繹成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



吳思的漫畫有趣、好玩

作為一名醫學生的基本素養,患癌期間她還沒有丟掉。就算自己生著病,也要把經驗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

化療之後的高強度噁心讓她成了「測試博主」:親測桔子皮降低噁心非常有效。




「打完藥之後噁心過了兩天就消失了,又成了吃貨~我包的餃子~」

患癌的她,還是那個古靈精怪的丫頭。




「做完CT回來,路過學校操場......夕陽無限好,只是熱死寶寶了。」




「剛剛可能是被胸疼痛醒的......我尋思著既然醒了,就去搞碗土豆粉子去,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夜宵不快樂嘛.......」

吃貨屬性暴露無疑,跟癌症鬥爭,首先得吃飽。




「今天結果出來了,腫瘤君喜提雙肺、肚子、屁股多地新房N座!我就說我屁股咋時不時的疼一下,果然不是我lu多了~~」

癌症在她面前失去了可怖的面目,而成了一個可以被調侃的小丑。




我夜裡躺著用吸管喝奶,嘴角奶漬沒擦乾淨,然後又喝果汁,嘴角又多了果汁漬,於是第二天舔舔嘴角,我就得到了一小塊果味奶酪。

晚上鑽進被窩後:

我:腿,你看你今天白天都不是太疼,晚上一休息肯定會更不疼的對不對,咱們好好睡它一大覺好不好?

腿:行......吧

腿:不行,我還是有點微微的疼

我:一點點而已,來我給你調整個最得勁的姿勢。放鬆放鬆,平靜平靜,忘記這回事,過會兒就沒有感覺了......

腿:好,我試試

腿:真的哎,不疼了

我:很好,開始入睡吧

我:【陷入迷迷糊糊】

腿:等等,這個姿勢久了有點累,我可不可以換個姿勢?

我:嗯准了

腿:一,二,三,啊——扭到了,好疼!

我:嘶——

........

我&腿:來,我們重新開始.......




不管多難,她的生活總是有一些有趣溫暖的瞬間。讀來令人捧腹大笑,笑過又似乎眼含熱淚。

有網友問她:你不會覺得命運不公嗎?

她回答:

有同學正碩士畢業,外人看只看見光鮮亮麗,但其實壓力大到爆,反而生病這種能被同情,他們說都沒地去說~就是說沒有人活著是容易的,能被人理解的苦難已經比不被理解的好很多了。所以審視下自己人生已經很滿意了~

平靜且充滿智慧的答案,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迎接生命中所有的安排,荊棘從中也要開闢出花海,

面對命運的玩笑也要熱愛生活,這才是真正優雅高貴的人生吧。

02

如果我們反正是要掉落、死亡

那為什麼還要來這裡呢?

「我既然走上了醫學這條路,這條路就一定有我該做的事。」

做一名醫生,治病、救人,這是吳思給自己的使命。

吳思曾經有過抑鬱症,有過很長一段情緒糟糕的時間。

慢慢走出來後,她自考了心理諮詢師的證書,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成為一名心理醫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專業知識,可以幫到別人。




對於醫生這條路,吳思從來沒有後悔過。

2011年9月,剛剛進入大學的她,在日記里寫到:

「我第一次踏進中南大學的校門,成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檢驗系的一名學生。我熱愛醫學,想要把自己的一生用在除人類的病痛上。」

2016年快畢業時,她依然抱初心不改:

「我畢業離開了母校,想要用在母校學到的知識去救助世間飽受疾病折磨的人,這是我的理想。」

但是病魔,沒有給她這個機會。




她抱著一顆治病救人的心踏上人生的旅途,但是沒想到病魔這麼快就降臨到她自己身上。

但是身為醫者的吳思,做出了一個選擇:把自己的遺體捐獻出來,希望死後也能為自己心愛的醫學事業做出一點貢獻。




其實早在2016年,聽著老師感嘆用於醫用解剖的遺體捐獻來源匱乏時,她就想過捐獻遺體,並且在器官捐獻網站進行了登記。

只是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2018年9月,吳思在日記中寫到:

「人生有很多次抽牌的機會,很不幸我抽到了這張爛牌……我決定捐出自己的遺體留作醫學研究,與醫生、醫學家們一起向病魔宣戰。」




直到人生的最後,她還是那個樂觀勇敢的姑娘,她還是不忘自己作為一名醫者的使命。

在最後的遺囑中,吳思又再次強調了捐獻遺體的事。

2019年7月5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3名老師驅車往返2100公里,將她帶回母校湘雅。

最終她的眼角膜一名10歲的美麗姑娘和一名患有圓錐角膜的17歲的帥哥重見光明,而她的遺體留在母校用於醫學研究。

暌違兩年,她以這樣的方式回到母校,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寫到:

「下午2點48分,我走了,帶著幸福和憧憬永遠的離開了這美麗的世界。」




吳思的媽媽在接受採訪時說到:

「她本身也是非常熱愛醫學事業的,熱愛湘雅醫學院,但是現在,她沒有辦法完成她的事業了,她只能把自己唯一有用的身體捐獻出來。

所以我自己都被我的女兒感動,我為她感到驕傲!我也向她學習,將來我也要捐獻遺體」。

吳思的姨媽一直把她當自己的女兒,叫她寶丫頭。她曾問過吳思會不會改變遺體捐獻的心愿,

吳思堅定地說,一定要讓學弟學妹用她的身體研究學習,她的肺肯定不能用了,但願她身體的其他器官沒有被癌細胞吃掉…



吳思的母親簽署捐獻協議書

有的人,活到生命的最後,都是一盞燈。

吳思的日記,停留在2019年7月1日,那時她的身體已經虛弱到無法用手機打字,可是她留給世界的聲音依然是歡樂動人的:



7月5日,她的生命定格在這時。

但她的故事卻繼續著,有兩個孩子因為她的角膜捐獻而重獲光明,湘雅醫學院的師生們因為她的遺體捐獻有了更便利的研究條件……

更令人感動的是,吳思的大愛也感染了其他人。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1949級校友,89歲的趙存敏是吳思的學姐,看了吳思的故事後深受感動,也打算在死後將自己的遺體捐獻出去。




在吳思25歲的短暫生涯中,留給人們有歡笑有感動,更多是對人生的思考。

我們無法丈量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展生命的深度,

面對命運的玩笑,可以選擇頹喪,也可以選擇堅強樂觀。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無論處於什麼逆境,我們都能照亮自己和他人,成為最閃亮的那一個。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D4sWwBvvf6VcSZT0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