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輪話題 | 中老年單身男女到底要不要再婚?這篇文章講透了

2019-11-18     樊登年輪學堂

這是年輪故事計劃的第131篇原創文章

關注帳號,即可私信領取福利禮包。

一個微頭條引發的討論

前段時間,我在「頭條號」上發了一個「微頭條」,題目是「我不想當保姆」,14日上午的閱讀量就達到了10w+,評論多達200多條。

謝爹退休4年了,何姨去年退休,他們都是我的朋友。謝爹喪偶6年,何姨離異15年。謝爹向何姨求婚多次,何姨都沒有答應。謝爹托我幫他去跟何姨講情,撮合他倆的好事。

我問 「何姨」,為什麼不答應謝爹的求婚,「何姨」給我說了很多理由,她說:「還是做朋友好,如果結婚的話,不但要照顧他,遷就他的抽煙喝酒等缺點,還得接受他家人,我不願意做保姆,所以還是不結婚為好。」

當我把「何姨」關於她不願意再婚的故事發到頭條後,居然得到了很熱烈地討論。

其中95%以上的評論都是堅決贊同、支持何姨不再找對象。

贊同者中各種年齡段的女性占比80%以上,男性占比20%左右。

女性支持者基本上都說再婚後去伺候別人,去做免費保姆沒必要,自己有能力照顧自己;有一部分說再婚後沒有幾個生活得好的,最後也是離婚。

年輕男性和女性支持不再婚的主要原因是說再婚後會涉及到財產、房產分割、養老顧小的矛盾甚至糾紛。

少數年長的男性也支持不再婚,說不想去麻煩別人,也不想委屈自己。

還有4%左右的人婉轉表示:遇到合適的還是可以找一個「老來伴」。說兒女長到成人後,都各自有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退休後如果還是孤單一個人,最好還是找一個「伴」,共同生活,互相照顧,可以排除寂寞,延年長壽。

中老年單身男女,到底要不要再婚?

據官方數據統計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無配偶的達35%,其中有再婚意願的37.6%,但最終付諸行動的只有6.9%。

這組數據,基本印證了微頭條「我不想當保姆」文章後的評論的真實性。

為什麼這麼多無配偶人士不願再婚?早幾天有一則新聞或許能從另一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成都金牛區一對再婚34年的夫妻,女方劉阿婆79歲,男方賴春南85歲。

婚前男女各自有兩個子女,都是喪偶。結婚時賴春南身體極差,一年四季要上醫院住院,都是劉阿婆跑上跑下地照顧。

婚後雙方都有福利分房的指標,兩人選擇了賴春南的指標買房,房主是賴春南。

2018年年底賴春南身體不好住院,賴春南沒要劉阿婆到醫院照顧,出院後也不回家,住到女兒家。

今年年初賴春南與女兒一起回家,要和劉阿婆離婚,劉阿婆不同意,畢竟三十多年生活都是相濡以沫。互相照顧、扶持。賴春南很決絕,說死都要離婚。

今年7月29日二審判決倆人離婚,但沒有涉及到房產,8月30日賴春南因病搶救無效逝世。

當劉阿婆起訴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才知道在8月7日,兩人婚後購買、住了幾十年的房子被賴春南以低於市場價2/3,偷偷地賤賣給了賴春南的同姓人。

從這則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老年再婚後牽涉面廣,不止是男女兩個人的感情磨合,還會涉及到與雙方的子女、兩人的經濟收入、房產繼承等問題。

一旦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很大的矛盾,甚至鬧上法庭,打官司。

也許大多數人都是顧及到了這點,所以才會猶豫是否再婚或拒絕再婚。

再婚注意這幾點

如果再婚,注意以下幾點,也許就能收穫一段甜蜜而幸福的黃昏戀。

1、找一個「門當戶對」的老伴,相依相伴,互相照顧,相互體諒,這樣,兩人的世界一定勝過一個人孤獨的生活。

這裡的門當戶對說的是年齡、健康、經濟、家庭等條件基本對等,脾氣、性格、興趣、愛好基本在同一水準上。只有這樣,倆人婚後的生活才會少有矛盾。

2、婚前取得雙方子女的認可和支持,再婚涉及到兩個人各自的原生家庭和子女,他們對新構建關係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再婚夫妻的感情。

雙方子女及其他家人的支持和祝福,無疑是給黃昏戀的錦上添花。

3、做好再婚前的財產登記,做好婚後財產分配、贍養、是否照顧孫輩等問題進行法律約定。

防患於未然,避免婚後因財產的分割,子女的照顧,晚年的贍養等問題,引發再婚夫妻雙方及其子女之間的矛盾和官司。

「老來伴」,是兩人互相作伴,不是誰照顧誰,誰是保姆、誰是僱主的關係。掌握上述三招,遇到心儀的對象,就勇敢地追,好好愛。畢竟人生只有那麼長,幸福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是否選擇戀愛、結婚,各人有各人的選擇,不管怎麼樣,只要自己開心、快樂就好。一切隨緣。

對黃昏戀,旁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予深深的祝福,祝福他們幸福、健康、平安!

作者:胡夢姣,編輯:雲飛揚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喜歡這篇文章,點個好看,留言評論

點擊關注更多好看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vPpl24BMH2_cNUgrK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