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軍、田惠敏:推動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改革

2019-10-15     中國發展50人智庫

《與改革同行》系列41(2019年10月7日—10月13日)

關鍵詞:產教融合;營商環境;能源安全;減稅降費;收入劃分改革

引 言

2019年10月11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這對深化我國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形成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戰略性舉措,具有重要意義。本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

一、主要文件

  • 國家醫療保障局等9部門印發《關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擴大區域範圍的實施意見》。(2019年10月7日)
  •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修訂草案)》。(2019年10月8日)

專欄:國常會審議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

近年來,通過不斷放寬市場准入門檻,提升政務效率,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對於穩經濟、穩就業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在法治環境建設方面,近期也有了新進展。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核通過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簡稱《條例》),從基層探索到行政立規,標誌著法治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建設進入了新階段,未來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的關鍵在於執行和落實。

優化營商環境必須把法治原則貫徹到政策制定、執法等各個環節,廣泛徵求市場主體的意見,營造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保證執法的公平性,建立健全長效的法制保障,這樣的改革才能見實效。營商環境的優化不只靠數據,更需要靠口碑,關鍵看通過營商環境的優化,企業發展的痛點是不是找准了,經營的堵點是不是疏通了,投資的顧慮是不是打消了,發展的信心是不是增強了。衡量構建新型政商關係,並非簡單地增加政府和企業的互動頻次,而是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既有順暢的政企溝通機制,能在關鍵時刻解決企業的問題,同時給企業自由創新和發展的市場空間,讓企業家安心、放心搞經營。

在全球產業鏈重塑和中國經濟轉型中,以新模式、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為突破口的新興產業,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活力和希望所在。與傳統產業不同,新興產業具有新的發展規律,也對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論是新產業、新業態或新模式,沒有創造就很難有生產力的突破性解放,創新是一個反覆試錯的過程,監管也不能簡單採取「一刀切」的方式,需要給予創新一定的政策容忍度,讓市場包容有序,充滿活力。

《條例》中明確提出了對新興產業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創新往往與風險並行,在具體執行和落實的過程中,如果監管部門對於新經濟的發展規律、盈利模式等認識不到位,就可能將干擾到創新。如何避免表面包容、實則過分審慎,表面放、實則收的現象,是未來優化營商環境,鼓勵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

優化營商環境永無止境,但營商便利度的提升需要把握好度。2018年,以上海和北京為代表的中國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大幅提升,各地也高度重視政務環境的優化,大力推行網上審批和服務,加快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加快實現一網通辦,實施「最多跑一次」,有效提升了政務服務效率,讓企業在辦理相關業務的時候更便捷、成本更低、流程更少。這樣既能夠保證工作質量,又能滿足企業對於政務效率的要求。但如果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搞突擊式對標,反而會造成政府資源的浪費。

提升營商便利度不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全部,過度關注短期個別指標的加碼式對標,可能會延誤更高層次的改革。營商環境需要聚焦更大力度放權、規範和創新監管執法、加強市場主體保護、突出政務公開透明、嚴格責任追究等方面,全面優化企業的發展環境,將法規付諸實踐,將改革落到實處。

  • 國務院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方案》指出,要保持現有財力格局總體穩定,建立更加均衡合理的分擔機制,穩步推進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為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創造條件,確保讓企業和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2019年10月9日)
  • 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2019年10月11日)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價工作的意見》。(2019年10月11日)

二、重大事件

  • 浦東科創母基金成立,首期55億元規模。(2019年10月10日)
  • 經過近兩年籌備,我國規模最大的油頁岩產業基金——吉林省眾誠油頁岩產業投資基金在長春宣告成立。(2019年10月10日)
  • 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美國舉行。(2019年10月10—11日)
  • 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研究進一步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審議通過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部署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2019年10月11日)

三、精彩觀點

  • 李克強在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上指出,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多元推進能源供給,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根據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稟賦,科學規劃煤炭開發布局,加快輸煤輸電大通道建設,推動煤炭安全綠色開採和煤電清潔高效發展,有效開發利用煤層氣。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促進增儲上產,提高油氣自給能力。深化開放共贏、多元化國際油氣合作。增強油氣安全儲備和應急保障能力。發展水電、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潔能源消納水平。聚焦短板,推進能源重大工程建設。(2019年10月11日)
  • 《經濟參考報》刊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經濟時報社社長王忠宏《推進位造立國的四點建議》的文章。文章提出,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文章提出製造立國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抓好國家「卡脖子」「牛鼻子」項目。二是主動適應新一輪工業革命趨勢,促進位造業「七化」轉型。三是保持耐心和定力,避免急於求成。四是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營造良好產業生態系統。(2019年10月9日)

四、最新進展

  • 據國家醫保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底,全國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人次突破300萬,累計結算人次達到318萬,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數量超過2萬家。(2019年10月7日)
  •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至8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0.8%,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12.6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2019年10月10日)
  •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理論研討會上指出,2013—201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9899萬減少到1660萬,每年減貧人數都保持在1200萬以上,832個貧困縣已脫貧摘帽436個。預計到2019年底,全國95%左右現行標準的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90%以上的貧困縣將實現摘帽。(2019年10月11日)

五、熱點述評

【推動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改革】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解決好的重要問題。城市是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載體,是改革政策落實的主節點。據初步統計,截至2018年,我國地級以上城市,中高職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在校生人數10萬人以上的有100家左右,全國500餘家國家級開發區絕大多數也位於地級以上城市。「十三五」以來,國家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77.05億元(約占職業教育投資的80%)支持743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

然而,受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兩張皮」問題仍然存在。為了推進人才的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科技創新的研發和轉化能力,2017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2019年10月11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在全國統籌開展產教融合型城市、行業、企業建設試點,並通過試點,在產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創新上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借鑑的經驗。《實施方案》提出,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試點布局建設50個左右產教融合型城市,在試點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內打造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型行業,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

產教融合建設試點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改革試點,涉及政府企業學校行業社會等多元主體。開展試點總體定位是,為推進產教融合改革樹立標杆,為創新要素深度融合提供載體,為推進政策組合創新開展試驗。《實施方案》的發布,對深化我國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形成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戰略性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圖文資料庫[EB/OL],2019-10-07/2019-10-13.

[2]經濟參考報圖文資料庫[EB/OL],2019-10-07/2019-10-11.

[3]新華每日電訊圖文資料庫[EB/OL],2019-10-07/2019-10-13.

[4]國辦印發的這份《意見》為體育產業發展降下「及時雨」,澎湃新聞網[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483517.

[5]王忠宏.推進位造立國的四點建議[N].經濟參考報,2019-10-09.

[6]劉哲.堅持法治原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N].經濟參考報,2019-10-10.

[7]吳雲青.產教融合須充分發揮高校力量[N].南京日報,2019-10-14.

[8]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7-12/19/content_5248592.htm.

[9]陸婭楠. 產教融合 改革有了新路徑(政策解讀)[N].人民日報,2019-10-12.

作者簡介

李佐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導,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吳敬璉教授
田惠敏: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厲以寧教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o6hzW0BMH2_cNUgdb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