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少女酒後大鬧派出所,自稱「00後我是老大」,現在孩子都咋了?

2020-12-14     錦鯉媽咪

原標題:15歲少女酒後大鬧派出所,自稱「00後我是老大」,現在孩子都咋了?

面對孩子的「仇親期」,父母該做的是引導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打壓。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當娃上了初中來到「仇親期」基本是父母們最頭疼的階段了。很多父母不清楚「仇親期」,都把它當成了「青春期叛逆」。其實並不是。

「仇親期」其實是青春期的一部分,多數出現在青春期前期,一般會持續2~3年。有的孩子12歲開始出現,有的則13歲或14歲出現。

「仇親期」的危害不容小覷,家長如果不能謹慎對待,很容易讓孩子釀成大錯。

15歲女孩醉酒後大鬧派出所,自稱我是「00後老大」

昨天群里聊天,有個寶媽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小視頻,看完之後既覺得好笑又覺得心酸。

這是一個15歲的女孩,穿著打扮挺時尚的。但在派出所卻一直大放厥詞,聲稱自己是「整個解放西00後的老大」,還說整個長沙都是自己的,一度朝民警吐口水、踢人。

後面我們了解到,這個女孩凌晨撥打110報假警,聲稱有人吸毒,之後才被警察帶到了派出所。

了解後民警發現,女孩已經不是第一次有這種報假警的行為了。從當時女孩的神志狀態來看,她似乎處於醉酒狀態。

果不其然,等女孩醒酒之後,完全就換了一個人,安靜乖巧的不行。在警察的質問下,小姑娘乖乖認錯,「我喝酒喝多了,所以亂講話、報假警,我知道錯了。」

大家看完之後都被女孩的奇葩行為搞得哭笑不得,但更多人還是從這個姑娘身上看到了一些東西。

15歲,正值青春叛逆期,同時也是「仇親期」的末端。女孩的表現說明了許多問題。

「仇親期」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仇親期,顧名思義,最主要的表現就是「仇親」,對父母親人表現出一種「仇視感」,他們甚至會頂撞、嫌棄父母。

除此之外,還有會有以下表現。

1)不屑與大人溝通

仇親期的孩子還會不屑和親人溝通,甚至根本不和父母說話,尤其當父母提醒孩子各種事情的時候,他們會很反感或者直接逃避。

這時候的孩子想法多,觀點多變,會嘗試尋找自己喜歡的生活,因此對父母的傳統教條很反感。雙方思想一碰撞,就會產生矛盾,發生爭執。

2)盲目自信

這時候的孩子還會出現「盲目自信」的情況,面對任何問題都會自以為是,但往往此時他們的能力和信心並不匹配,空有一腔熱血卻做不出成績。這也是他們急於證明自我的一種表現。

3)口無遮攔

最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會有「口無遮攔」的情況,不僅喜歡說「髒話」,還經常喜歡「放狠話」,以此來證明自己年齡到位了,自己長大了。

看似簡單的行為背後,其實心理原因很複雜

上文中15歲女孩的行為,就非常符合仇親期的第2條和第3條特點。

在她眼裡,「販毒或者被警察追」看起來是件很酷的事情,藉此能當上區域內老大是很有面子的事情。而自己實際上又沒有這種能力,所以只能通過報假警來彰顯自己。

到了警察局時,事情已經不是她能控制的了,便又開始出口成「髒」,表現癲狂。甚至朝警察吐口水、用腳踢來急於證明自己。這一切行為其實都符合「仇親期」的表現。

事實上,仇親期孩子的種種表現,都是他作為「孩子」向成年人過度的一個正常心理。他們想藉此證明自己不是小孩子。

這些行為孩子未必真就喜歡,但是他們覺得,這樣會這彰顯自己很厲害。

所以說仇親期孩子的舉動並不複雜,很簡單,可實際上隱藏著諸多的心理活動。

面對孩子的仇親期,家長該怎麼做?

面對仇親期的娃,父母顯然打不得也罵不得。但如果任由其發展,肯定也會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甚至叛逆成性,對其日後成長更會不利。所以,家長該怎麼幫娃順利度過仇親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給孩子機會「逞能」

仇親期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急於證實自己,展示自我。因此家長可以有的放矢,一定程度上對孩子放寬約束,讓孩子放手去做一些事情。

即便結局不好,也不要過度指責批評,更應該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出在哪兒,重要的是對事不對人,千萬別藉口去指責孩子本人。

還給孩子「隱私權」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過度擔心,尤其到了仇親期,害怕孩子會墮落。甚至乾脆不覺得孩子有什麼隱私,直接私下或者明面上翻看娃的筆記本或者其他私人物品,認為這樣做是在了解孩子。

事實上,但凡這些父母能換個角度思考一下,換成自己這麼被侵擾隱私,他們都不會動一下翻看孩子手機、抽屜的想法。

父母要做的,不是去探究孩子的秘密,而是尊重孩子,讓孩子保留自己的秘密。

以平等視角面對孩子

無論是「仇親期」還是「青春期」,家長們都應該明白一點,即便他們再叛逆、再幼稚,孩子們也確實長大了,確實在渴望獨立。

因此親子間的對話,父母一定要擺正角度,不要總以命令的口吻去和孩子說話,更不要強制孩子做這個做那個。

當你和孩子平等的溝通時,你會發現,孩子反而不叛逆了,他們會更願意和你交流。

錦鯉媽咪愛叨叨

其實孩子的仇親期是其成長道路上的必經之路,不同的家長可能處置的方式也有不同,這就會導致孩子以後的道路可能天差地別。

所以,面對娃的仇親期,家長不要去糾結「為啥我家孩子會這樣」,相反,更應該做的是及時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想辦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仇親期,別讓「仇親期」把孩子的未來毀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UmtZXYB9j7PxaI7T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