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水淡化成本下降,中國可否將淡化的海水引入新疆

2020-04-05     北斗維斟

中國是世界上水資源最缺乏的地區之一。中國目前最缺水的地方是西北地區,以及黃淮海地區和遼河地區。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地方的缺水問題呢?答案只有一個:引水。目前,國內呼聲最高的是藏水北調工程,小編也寫過類似的文章。不過,我今天提出的另外一條思路就是海水淡化。

藏水北調

目前,海水淡化技術還不夠成熟,成本較高,因此給大西北輸送淡化的海水還只是「天方夜譚」。不過,隨著人類的海水淡化技術不算進步,將來調海水送往西北的願望有可能實現。現在中東的以色列就是大規模利用淡化海水,配合以滴灌技術,以色列的沙漠地區已經成為了美麗的蔬菜瓜果基地。我們中國也可以在西北地區大量修建管道,實行滴灌生產。


2010年,中國的有一些專家提出:將渤海的水調往新疆。這個設想的思路是:從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再順北緯42°線東西方向的窪槽地表,流經藏山、陰山以北,出狼山向西進入居延海,繞過馬鬃山余脈進入新疆。此設想是通過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鹽湖、成水湖和封閉的構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從而鎮壓沙漠。同時,大量海水依靠西北豐富的太陽能自然蒸發,作為濕潤北方氣候的水氣供應源增加降雨,從而達到治理我國沙漠、沙塵暴,徹底改變華北、西北地區生態環境惡劣的目的。

該設想從地圖上看有一定的道理。不過,該計劃只是調取海水,會造成鹽鹼化問題,因此是不可行的。我設想的調取海水是淡化的海水,而且必須是管道運輸,這樣才能夠防止運輸過程中的不必要浪費。而從渤海調水到新疆,路途太遠,工程量巨大,因此不是一個好方案。

我設想了兩個調水的線路。一是和巴基斯坦合作,從印度洋調水。巴基斯坦是中國最好的夥伴之一,目前兩國已經建設了中巴經濟走廊,波斯灣的石油可以經過這個走廊進入中國新疆。巴基斯坦也是一個十分缺水的國家,中國和巴基斯坦可以進行合作。由於印度河貫穿巴基斯坦,我們就有了兩個方案。一是從印度河的入海口調取河水逆流而上,然後輸入中國的新疆。這樣做的好處是成本相對低,也不會影響印度河的水量。第二個就是在印度洋調取海水到達新疆淡化處理,或者淡化處理後調往新疆。


第二個調水通道是黑海。從黑海調水的好處就是一路較為平坦,不會翻越高原地帶。但是問題就是,需要和中亞的哈薩克和俄羅斯進行了合作,這是一個龐大的跨國工程。實際上,中亞的裏海、鹹海都急需要水源補充,各國可以進行合作。方案也有兩個:一是在俄羅斯南部開鑿運河,將黑海的稅灌入裏海,然後,通過運河,將裏海的水調入鹹海,再調入了巴爾喀什湖和新疆等地。各國可以在運河兩岸建設海水淡化工廠,進行調水。第二個方案就是和俄羅斯合作,讓黑海的水補充裏海。然後將伏爾加河和第聶伯河入海口的水調入中亞和新疆。

從黑水一帶調水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家太多,尤其是需要俄羅斯的合作,因此難以進行。但是如果考慮到改善整個亞洲內部的生態環境,氣候狀態,就需要考慮第二個通道方案。

如果調水能夠成功,對中國西北的自然就會有很大的改善。例如,在引水成功後,大規模的管道就會伸入塔里木盆地,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網絡。然後通過滴灌技術給種植的植被提供水分,這樣蔬菜瓜果就會在沙漠地區迅速生長起來。有了綠色的植被覆蓋沙漠,沙漠的夏天的氣溫就會降低,更有利於保持水分。這樣,沙漠就很容易變成綠洲。如果中國的沙漠都成為了蔬菜、瓜果、糧食基地,那中國的糧食就應該不需要進口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KBfanEBrZ4kL1ViMj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