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是工程項目從開工到完成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管理性活動。
在施工過程中,常常會發生不安全情況,出現嚴重的安全事故。目前公路施工方面由於受到很多外部環境的影響,所以對施工管理和經營體制也要求非常嚴格。公路施工管理在整個項目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為了工程在實施過程中能儘量避免沒必要的事故發生和損失,就現階段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最後提出了完善的施工安全相關建議。
當今公路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公路工程施工企業的發展,所以,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顯得尤為重要。現在,公路工程施工企業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施工管理人員的安全,改善了公路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提高了安全施工管理水平,使公路工程施工企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一、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影響因素分析
公路施工中發生安全事故往往會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其影響因素概括起來包括:施工環境、施工的設備機械以及施工人員的施工素質。
1.環境因素的影響
環境因素分為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兩個方面。從社會環境來說,主要是社會政治、經濟以及公路沿線的治安管理水平。自然環境來說,在公路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氣候因素以及公路沿線的地質因素的影響。自然環境對公路施工安全是有重大的影響的,加上我國地域廣袤,自然環境複雜多變,在公路施工中遇到的困難就相對增加。
2.施工機械設備的影響
在公路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出現故障可引發安全事故。機械設備出現故障主要是有兩個因素造成的,一是對於公路施工中心的設備相關的管理水平是否能趕上設備技術更新的速度;二是表現在公路施工過程中,是否能進行及時的維修和保養,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3.施工人員的素質影響
在公路施工中施工人員的素質是直接影響著施工安全。一方面,隨著我國對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進程的加快以及各種技術水平的發展,對施工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在施工過程中的人員管理的制度及施工人員的素質還難以達到理想的情況,造成公路施工過程中事故的發生。
二、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監控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工期長,管理的時間長、涉及面廣、跨度大,同時也是直接接受管理是否有效的檢驗階段。既要嚴格控制關鍵工序安全操作規程,又要全面抓好一般工序施工的安全要求;既要抓好關鍵部位施工對象的施工安全,又應保證全部施工對象的安全生產。
1.控制兩個關鍵
保證安全生產關鍵施工對象(包括危險施工部位)和關鍵施工工序應作為安全管理的主要部位。關鍵施工對象(包括危險施工部位)如高空懸挑部位施工、深基坑開挖支護施工、土石方爆破開挖施工等。關鍵施工工序如大體積砼澆築、鋼筋焊接加工、大型構件吊裝作業、材料和構配件吊裝運輸、腳手架工程等。對以上兩個關鍵實行切實安全檢查制度及專人安全盯崗制度,真正做到制度落實、檢查落實、責任落實,保證施工安全。
2.堅持標準化管理
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安全生產控制,堅持標準化是安全生產的基礎性工作,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執行標準化、規範化施工是安全生產最強有力的保證。項目施工中應將每一天施工對象,作業人員及作業程序,安全注意事項及安全措施均執行標準化要求和規定,使作業人員在施工前和施工的每時每刻都能做到施工地點明確,施工對象明確,工作要求明確,安全注意事項明確。杜絕因情況不清,職責不明,盲目施工導致的安全隱患,保證了「三全」安全係數控制的要求。
3.作業現場抓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作業現場是安全管理的最終落實點,也是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最終發生的地點,必須嚴格監管作業現場的安全,安全施工。
3.1建立和健全各類現場作業管理制度,如責任制,抽查制,安全交底,防火、用電安全制,機具、設備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紀律等。應設專職管理員監督實施,發現任何安全事故隱患和苗頭以及違章操作,立即採取相應措施,並嚴肅查處。
3.2嚴禁各類無證上崗,嚴禁非專業人員從事專業工種,嚴禁非電氣人員安裝維修電器電路,嚴禁閒雜人員進入高空懸垂、危險作業,易燃易爆品堆場堆庫,避免發生各類意外傷害。
3.3實施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建立安全管理資料檔案,加強文明施工管理,建立安全檢查制度,經常對施工現場的安全設施、機械設備、施工用電、「三寶」、「四口」等進行檢查,並作好檢查記錄和安全整改記錄,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
三、公路施工管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1.深化建設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工程建設管理體制
政府主管部門應嚴格執行建築法、招投標法、公路法、合同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認真執行市場准入制、項目法人制、質量監督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加強政府對工程建設的監督。嚴格按合同辦事,監理、承包人、業主三方必須履行各自的合同義務。凡對分包、轉包的工程項目,其發包單位不僅應報建設單位(業主)審核,而且還必須報政府主管部門審查、批准、備案,嚴禁利用聯營、掛靠等形式將工程肢解和層層分包,或將主體工程轉包給無資質或資質條件不夠的企業或個人,建立相應的「誰批准,誰負責」的制度。
2.建立健全企業和技術人員的信用制度
建立健全建築市場企業和專業技術人員信用檔案,並同步建立相應的資料庫。凡對於發生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或者嚴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有關建築市場違法違規等行為的,政府主管部門將其處罰情況在網上公布,並記入檔案。
3.對施工企業實施ISO-9001達標認證和質量保證體系
對未能進行認證的企業不得進入建築市場投標競爭;對已獲得ISO-9001達標認證的企業在工程承包中實行動態管理,對有嚴重違規行為的可取消 ISO-9001 認證,經整頓重新認證方可進入建築市場。施工企業應建立一套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並承擔其應負的企業自檢責任。政府機構、監理單位應採取強有力的監控措施,強制其執行。政府部門應定期對施工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必須進行整改,該補的就補,該停的必須停,該返工的必須返工,決不手軟,對屢教不改的驅逐出建築市場。
4.適度提高監理人員的待遇
交通部規定監理費應占工程定額建安費的1.4%-1.6%,而實際執行中有的是1.2%,有的是0.8%,還有的是把部分監理費用與施工費用摻和在一起,讓施工企業承擔監理的吃、住和通訊等開支。監理費用不足,許多監理公司無力聘請一流的監理人員,有的甚至連必須的監理試驗室也無力建設,每公里配備的監理工程師都不到一名,更談不上積累和發展。因此,必須提高監理費用的預算比例,提高監理人員的待遇。同時要對監理機構人員的配置作定期檢查,嚴格要求監理機構配足監理人員。
5.提高監理人員的素質
監理人員必須具備管理、經濟、法律、技術等完整的知識結構以及一定工程管理實踐能力。目前我國的監理隊伍存在著「三多三少」(兼營監理企業多,專營監理企業少;兼職人員多,專職人員少;聘用人員多,正式職工少)的滯後狀況,從而使得監理隊伍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因此,提高監理人員的素質刻不容緩。對現行的監理培訓上崗制度必須徹底改革,應將監理分為決策監理、設計監理和施工監理,並按不同的培訓教材和培訓方式分別培訓。對施工監理應明確學歷、職稱、工程施工經歷、業績表現。除培訓外,還應參加國家註冊監理工程師資格考試,合格並取得資格後方可上崗。對監理實施動態管理制度,凡違反監理原則和規定的予以清除。
6.轉變業主觀念
業主應轉變職能和觀念,明確監理的職責和權力,充分發揮監理工程師的核心作用,對監理工程師要能夠「放手、放心、放權」。保證監理工程師「有職有權」,從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進度和工程費用。
總結
片面追求眼前經濟利益,輕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資金投入不足、現場施工人員安全素質低,這些都是目前公路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善公路施工組織管理、提高公路施工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加大對安全施工設備的投入、改善施工作業環境,這些都是公路工程施工企業針對目前出現的問題採取的相關措施,對於企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獲得巨大經濟效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本文來源於網絡,僅作分享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