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保定黎樞
來源:靴城情懷
近些年來,曾經的「火燒夾肉——好吃沒夠」(當時經濟困難,好吃的東西不多,突出了「肉」。那時驢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嚴禁宰殺,人們吃的多是豬頭肉),過渡到「火燒驢肉」(雖然突出了肉中精品——驢肉,但是還是「火燒」在前,填飽肚子為主),又固定成了「保定第四寶——驢肉火燒」(把「驢肉」擺放在第一位,「火燒」次要了,突出了人們想吃「真驢」)。以致於現在簡化成了「驢火」,如果不知道這個詞,好像此人就不是保定人似的。
火燒,也叫火燒皮
火燒,是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特色傳統名吃,當然和「火」有關,但絕不是直接「燒」出來的,是烙出來的。我們曾經親身經歷過南方的朋友乘坐火車到保定城,看到那時老火車廣場南側有「火燒驢肉」店,產生了好奇:用火怎麼燒制驢肉,那不就是「烤」嗎?!
驢肉火燒。老閆家也有這種,叫白皮的。還有一種火燒皮是用油炸制的,叫酥皮的。
雖然許多人都吃過驢肉火燒,可火燒怎麼烙,驢肉怎麼燉,您不一定非常清楚。今天,從網上看到了一段介紹保定驢肉火燒的視頻,請大家一起欣賞。曾經,新北街浴池門口有袁家,現在有華電西門閆家、三中操場拐角劉家、供水公司門口閆家以及按照序號排列的某「春」的,您認為還有哪家的好……曾經,驢肉火燒的叫法,有的地方叫火燒夾肉,有的地方叫火燒搋肉,有的地方叫火燒揣肉,有的地方叫火燒卷肉。您的家鄉怎麼稱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