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5集,豆瓣7.8分,《重生》怎麼就不如意了?

2020-03-09   廣角看影訊

《白夜追兇2》還沒等到,一部來自「白夜宇宙」的新網劇《重生》認親《白夜追兇》成功,在近日開播了。

有《白夜追兇》劇本上嚴密邏輯帶給觀眾的驚艷后,由原作者指紋繼續編寫的劇本,按說應該不會差,起碼故事邏輯性都會說的通。

而上一部有潘粵明的爆炸演技,這次則是實力影帝級演員張譯領銜。

靠這兩點,這劇熱度就已經不小了。

不料,開播5集,豆瓣評分從8.0跌落至7.8暫穩,與《白夜追兇》的9.0分傲人成績差了一大截!

《重生》到底哪裡不如《白夜追兇》了呢?

01 風格差異

一部推理刑偵劇,最重要的當然是懸疑點的製作,同時保持故事的邏輯性與可讀性。

《重生》和《白夜追兇》的設定很類似,一個「不正常」的男主,身帶一樁大案貫穿全劇,其中穿插其他與主角無關聯案件,增加故事性。

但顯然,「失憶」和「雙胞胎」的設定比起來,後者更吸引人些。

不過不要緊,好的編劇,能把「失憶」運用的恰到好處,最終的效果也不會差。

《重生》一開始,是介紹著故事的大背景,714案件之後,唯一倖存者秦馳升職加薪,但身體上不僅要遭受失憶的折磨還要忍受腿骨長期產生積液的痛苦,甚至比關隊的黑夜恐懼症還要慘。

但《重生》的開局不是刑偵風格,而是離大多數人比較遠的「文藝風」,不僅是節奏,更是秦馳的自白。

自白的台詞好像一篇自我思考的優秀文章,但和《白夜追兇》打造的「真實感」比起來,似乎不容易讓觀眾帶入劇情當中。

你看《白夜追兇》,一開始是案發現場,一個警局隊長,後面跟兩個年輕人,一路走著,用很口語化的台詞討論著案情,但卻不失職業的專業性,真實感瞬間能拉近觀眾與劇情的距離,讓觀眾迅速融入其中。

不一樣的劇,不一樣性格的人物,不一樣遭遇的主角,電視劇風格自然不能一樣。

《重生》的開始,設定在一起犧牲警員重大案件上,從情感上而言肯定是嚴肅的,就好比《白夜追兇》中劉隊犧牲後,從頭到尾從不穿警服的周巡都要「正式」起來,畢竟犧牲的是警隊成員。

所以在714這樣一起重大案件之後,西關支隊內部大洗牌,自然天天都很「正式」,所以用嚴肅的風格無可厚非。

問題在於,嚴肅風格配上文藝自白產生的化學反應會讓觀眾產生一定的距離感,尤其是在自白體量過大時,更讓人對「刑偵劇」的標籤會有所懷疑。

顯然,《重生》的自白體量太大了,大到第一起滅門慘案基本全靠張譯的自白式推理解開謎題,而周圍唯一參與到這一起案件中的人只有助手路銘嘉一個警員,這種讓主角如此「孤單」的存在,會讓觀眾對劇情沒有共情。

說白了,台詞很高級,只是離觀眾太遠,大家都還沒融入劇情呢?全被主角自白說完了。

反觀《白夜追兇》,甚至是《無證之罪》,都會在「案情分析」時存在「共享」,這種共享不僅是主角和劇中人物的共享,更是與觀眾的「共享」。

當然,如果非要理解劇情如此的行為,大概只有把原因歸結於秦馳腦部記憶受損,因為出現了社交障礙不願與人討論,才會如此設定劇情吧。

即使秦馳的高級自白沒什麼問題,但當路銘嘉都需要自白的時候,這劇徹底就降了一個檔次,況且這些自白的存在基本無太大作用。

路銘嘉的自白大概就是要說明別人因他是局長的兒子而表面對他很客氣,他很不爽。

事實上,這種「不爽」通過演員的表情和一些動作都能讓觀眾看明白,何必再多此一舉要加些獨白說明呢?

是生怕觀眾看不懂嗎?

02 節奏感

導演對劇情的節奏把握明顯不到位。

第一個滅門案,穿插在714案件當中,兩者的結合不夠緊密,甚至脫節。

說簡單些,秦馳去破滅門慘案基本上沒有和主線714案件的發展產生摩擦!

毫不客氣地說,這就是《重生》比不上《白夜追兇》一個重要的地方。

《白夜追兇》中,兄弟倆夜晚互換身份的事會不會敗露一直是個隱藏的炸彈,揪著觀眾的心。

這個設定自然是一級棒,但後續的「加料」也很夠味。

每一個案件的偵破過程都伴隨著這一擔心發生的可能,甚至要影響終極大案的偵破方向。

就拿第一個案件說,外賣小哥心理扭曲性而製造的命案,本來就已經被懷疑的關隊,不僅要避開耳目還要隱藏自己的秘密,同時還要破案,而這案子在最後差點就讓自己的秘密泄露。

再看《重生》的第一個案件,從頭至尾,督察的調查幾乎與秦馳偵破第一個案件毫無關聯,這樣不是導致節奏緩慢了,而是導致節奏混亂了。

兩個扯不上關係的案子相互剪輯在一起,難怪有些觀眾吐槽「剪輯」很亂,實則是節奏亂了。

此外,為了突出矛盾性,編劇還加了一條線,就是714案中被擊斃匪徒的妹妹復仇。

說實話,這條線目前5集看來,讓人很難理解。

首先是陳蕊的動機,哥哥持槍襲警,找警察報仇?

你好歹也18歲了,也接受過義務教育,這點彎轉不過來嗎?

你是警察,你可以抓他,不能殺他?持槍襲警有道理了?

另外是秦馳對待此事的態度,可以說是很「縱容」了,理由是在自己記憶破碎的時候,每個人都不可信,這個陌生的仇恨自己的女孩最可信,可能讓他知道真相。

而後強行給這對「活寶」加戲,看的觀眾很「暖」。

祝願,在這條線上後續會有驚喜。

除此之外,關隊的客串實在是該劇的一大賣點。

只是,潘遠明老師辛辛苦苦來客串,你讓人關隊這麼一個在全市警隊都赫赫有名的人物,去幫督導組查案,而且幾乎是在幫小忙,絲毫沒給關隊展現的機會嘛!

這難道不是強行想要關隊客串,打造「白夜宇宙」關聯性的居心?

怎麼說,關隊也是靠刑偵能力打響的名聲,就算不是秦馳找他幫忙破案,起碼讓人關隊給個關鍵性的決議吧?

不過,回到劇中,關隊的戲份應該還沒有結束。

希望後續會有潘粵明老師和張譯的精彩飆戲,哪怕只是幾分鐘。

03 市場環境

毫無疑問,《重生》在當下電視劇市場、尤其是刑偵劇類型中算得上一部合格的好作品,但既然你是在打造「白夜宇宙」,是認親《白夜追兇》的表兄弟,那麼就得允許觀眾去比較。

珠玉在前,但凡你比不上前者的好,那都是差的。

這並不是「無理取鬧」的說法,但凡「宇宙」,關聯性不能僅僅在於一些人名、地名上,而是要把握住宇宙故事的協調性和統一性,讓每個故事之間有「質」的關聯。

可惜的是,目前來說,《重生》與《白夜追兇》的這種「關聯」與「血肉融合」還差的遠。

尤其是在兩部劇的質量相差較大的情況下,更讓「宇宙」難以形成。

最後,必須再次點贊張譯在該劇中的表現。

而不知道第幾回瘸的張譯,對「瘸」的演繹更是信手拈來,途徑714案發倉庫時,下樓梯的顫巍以及內心受到衝擊後的表情,讓人著實心疼。

由於記憶受損的情況,張譯在認知周圍熟人的時候的試探和偶爾的呆滯表現的細緻入微,但在分析案情時卻又能毫不違和地過渡到一個「神探」的角色,性格掌握十分完美。

另外,《重生》的懸念設置也很到位,從神秘電話、特殊槍響、有人補槍等很多方面設立疑點,雖然沒有把滅門案融入進來,但把主案卻渲染的極為吸引人。

總之,《重生》比上(《白夜追兇》)不足比下有餘,是一部可以追的刑偵劇,尤其是在有張譯的演技加持下,讓該劇在後續的播出中有無限爆紅的可能,希望不會讓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