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桌子,4張椅子,竟然將燒腦演到了極致!

2020-09-22   電影雜誌

原標題:一張桌子,4張椅子,竟然將燒腦演到了極致!

去年,小妹推薦過網飛短劇《審訊室》,該劇用國家劃分了四個單元: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每個單元3集,總共12集。

四個單元劇,豆瓣評分均在7.5分左右,最近,第二季回歸,新鮮出爐的是英國篇——

《審訊室:英國》第二季Criminal: UK Season 2

看過第一季的寶寶應該記得,該劇沒有搜證,沒有回憶片段,也沒有,只有各種問話。

在一間審訊室里,一張桌子,四把椅子,嫌疑人,審訊員,有時還有律師的加入。

隨著雙方談話的深入,更多案件的細節展露出來,受害者的生前行蹤、嫌疑人的經歷、犯案動機等等信息都會相繼出現。

觀眾甚至可以在談話中了解到嫌疑人和受害者的性格和品性。就像一個拼圖遊戲一樣,越來越多的案件碎片拼接起來,事情真相也越來越清晰。

來到第二季,同樣的故事結構,同樣的故事背景,不同的是,這一季變成了四集。

而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某兩集之間產生關聯,大家看完就會明白。

當然,這一季在拍攝中也有了新的突破,譬如近距離的特寫,演員的微表情,小動作,都能豐富鏡頭語言。

不過該劇也有一些小缺點,就是審訊員太臉譜化,沒有人物特點,有些劇情安排得沒有什麼邏輯性。當然,這些缺點並不影響這一季的整體發揮,幾乎每一集都看點十足。譬如在第二集中,嫌疑人亞歷克斯被控強姦了女同事,審訊員對他進行了審訊。

一開始,亞歷克斯表現得很激動,一個七尺男兒竟然難過得哭了出來,審訊員立馬表態:「我們不會相信你的,你別演戲了」。

這樣的嫌疑人他們見過得太多了,明明就是施暴者卻在裝弱者,擺明就是想矇混過關。

面對詢問,亞歷克斯否認控罪,他指自己和女同事只是普通同事關係,事發當天,他和女同事,還有另外一個男性朋友去酒吧喝酒。

男性朋友離開後,他原本打算送女同事回家,但女同事卻提議到他家繼續喝酒,在酒精影響下,他和女同事發生了性關係。然而亞歷克斯卻一再強調,當時他們都是自願的。

一時間,審訊員似乎也找不到突破口。

於是審訊員想了個辦法,他們故意加厚了女同事的檢驗報告,用車輪戰的方式向亞歷克斯施壓。

果不其然,當亞歷克斯看到大堆文件時,明顯表現得有些不安,左腳不自覺地抖動,雙手開始顫抖。

這時,審訊員發現女同事最近想升職,他們推斷亞歷克斯在用升職一事脅迫女同事,從而發生性關係。然而,亞歷克斯卻始終否認一切。

就在場面一度僵持的情況下,另外幾名審訊員發現在女同事報案前曾和好友聊天,好友透露自己在上一家公司升職未果的情況下,指控上司性騷擾自己,公司為了息事寧人,賠了一大筆錢讓她離開。

原來,女同事是效仿好友對亞歷克斯進行報復,所謂的施暴者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然而在故事最後的五分鐘,卻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

審訊員在大庭廣眾之下,以「疑似強姦」的罪名把亞歷克斯逮捕了。到最後真相大白,亞歷克斯雖然無罪釋放,但是他的名譽已經被毀了,沒有人相信他是無辜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亞歷克斯今後的生活一定受影響。

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很多人習慣先入為主

就像審訊官一開始就把亞歷克斯釘在恥辱柱上,譬如他微微瞟了一眼前面的女審訊員,就被認定他喜歡跟女性調情,大家對他的印象就不好了。當揭露真相後,審訊員們並沒有想幫亞歷克斯澄清,此舉令人唏噓不已。

如果說第二集是從「施暴者」的角度出發,那麼第三集就是「受害者」的角度。

丹妮爾,一名義警,退役前是懲惡除奸的積極分子,她一直為自己的過去感到驕傲,甚至可以說有點自鳴得意。不管任何時候,檢舉不法分子成了她的愛好。

她曾經發現女兒學校的體育老師電腦里有兒童色情片,把老師給告發了,隨後老師被學校開除了。

然而當丹妮爾得知這名體育老師在另一所學校就職時,她將這名老師過去的信息資料寄給了該校校長,老師又被開除了。丹妮爾覺得這都是自己的功勞,這個社會也就是有她這樣的人存在才會更加安定,可最近,她卻因在網上發布不適當言論被捕。

起因是丹妮爾在網上假扮14歲少女,企圖釣出那些變態的戀童癖。

在此期間,她認識了中年男子安德魯,經過無數個夜晚後,丹妮爾斷定安德魯就是個變態。於是她把他們之間的聊天記錄列印出來,分別寄給安德魯的家人,公司,還有警局。

一石激起千層浪,安德魯身邊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的「惡性」,他的父母得了焦慮症,和妻子的婚姻關係岌岌可危,女兒被同學打得鼻青臉腫。

單憑几百條聊天記錄,丹妮爾單純地認定安德魯就是壞人,她以自認為戰勝了邪惡,她完全沒有意識到這麼做會誘發暴力,甚至報復。

最可笑的是,犯案者原來另有其人,安德魯只不過不小心當了別人的替罪羔羊。

沒有真憑實據,隔著螢幕盲目指責,站在道德高地審判他人,像不像如今網絡上的網絡噴子?無獨有偶,最近,「羅冠軍和女友分手被控強姦」一事引發大量關注。

9月初,羅冠軍在微博發布長文,稱自己與女方是「正常戀愛」,對女方的指控一一否認,稱自己多次想放下芥蒂,緩和矛盾但均遭到對方拒絕,由於壓力太大,現在是無業狀態。

同時,羅冠軍稱自己已「完全社會性死亡」,聲譽盡毀,即使自己公布全部事實經過與相關證據,也不會有人相信他了。

輿論從一開始就支持女方,女方一邊通過微博獲得幾百萬打賞,一邊還繼續放出羅冠軍的無碼照片,並打上「強姦犯」三字。

直到前幾天,重慶市公安局發出的通知書中說明,女方稱被強姦案經審查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決定不予立案。

女方隨即表示羅冠軍沒有強姦自己,同時向公眾和羅冠軍及其家人道歉,並退回微博打賞給各位網友。

鬧劇似乎就此結束了,但是他也會像電影《狩獵》中的盧卡斯一樣,因為永遠有人相信「他做了」,一輩子活在陰影之中。

施暴者和犯罪者有時真的很難界定,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社會需要我們少一點衝動,多一點理性,少一點盲目,多一點耐心,更不要急於下定論。

真正的善意不僅僅是「主持正義」,更是對他人的尊重,對真相的尊重。

「狼來了」的故事還會繼續,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不去當那些被放羊的小孩迷惑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