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所以能稱霸世界,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然而面對積貧積弱的阿富汗,美國居然也沒撈到多少好處——在18年的戰爭中,共計有超過2400名美軍士兵死亡,投入的資金超過上萬億,簡直是虧了血本。因此在美國和塔利班簽訂和平協議之後,不少美國人都鬆了一口氣。然而正當美國大兵們打包行李準備回家的時候,極端組織IS又發動了一次襲擊。
根據外媒傳來的消息,近日清晨,阿富汗的一座美軍基地遭到了5枚火箭彈轟炸,事後IS組織宣布為此次襲擊負責,這一消息表明IS似乎將和美國的鬥爭戰場擴散到了阿富汗境內,而一旦IS在阿富汗紮根開闢新的戰場,將會重新點燃阿富汗當地的戰火,讓國際社會陷入到憂慮中。阿富汗的極端分子組織已經將阿富汗變成了是非之地,加上大國的介入,阿富汗的形勢十分混亂。
作為亞歐大陸的十字路口,阿富汗地理位置優越,因此如果控制了阿富汗,將會掌控東西,這也是近代大國插手阿富汗形勢的主要原因。大英帝國、蘇聯、美國都曾出兵阿富汗,也讓當地民眾幾百年來一直蒙受戰爭的陰影。對於民眾和政府而言,戰亂帶來的不安定局面,是擾亂髮展的關鍵原因,但各方勢力在當地拉扯,如今IS還想要加入,阿富汗的形勢將會變得更加嚴峻,美國也很難從中全身而退。
美國從阿富汗的撤退看上去下了很大決心,即便在疫情之下,美國下令將海外軍隊行動暫停60天,卻還是給阿富汗撤兵開闢了綠色通道,但如果從美國的發展策略上看,和平協議的簽訂可能是緩兵之計。美國已經利用武力樹立了國際上的威名,與此同時一直懷揣著控制全世界的野心,其中一塊跳板便是石油。中東戰事頻仍,各方爭奪的主要目標是石油,美國也是其一,在這種目的下,美國怎麼捨得丟掉阿富汗這塊良土,放棄對中亞、中東政局的掌控呢?
但IS的攪局顯然讓美國目前面臨的形勢出現了變動,但是也給美國繼續在阿富汗投入精力一個理由,撇開了塔利班,還有著打擊IS的藉口可以對阿富汗進行掌控。美國選擇簽署和平協議,一方面是為了大選,另外則是讓經濟得到暫時保留,因為在戰場中的消耗太大。而在協議當中美軍的撤離在14月內,這樣漫長的時間內有足夠的機會去撕破臉面捲土重來,但IS終究是一個變數,會不會讓白宮放棄從阿富汗撤兵,尚待時間證明。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