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陪著愛人,常回家看看……」臨近年關,熟悉的旋律再次響徹大街小巷,撩撥無數遊子的思鄉之情。
每到這時,40歲的張和涵,內心卻無比複雜。
她是遠嫁,家鄉於她而言,不過是一團記憶罷了,她已經8年沒有回過老家,更沒有在娘家過年。
可以說,對於張和涵來說,回家是一個難圓的夢,是無法言說傷痛,更是不能觸碰的話題。因為一碰,她和丈夫之間的矛盾,就如同打開的潘多拉的魔盒,抱怨和指責便噼里啪啦往外冒。
她多次要求回娘家,都無情地被丈夫駁回,丈夫的理由,無非就是那幾條,自己父母年紀大了,自己工作太忙,女人不能回娘家過年,家裡經濟太困難……說來說去,就是不能回娘家。
張和涵據理力爭,試圖說服丈夫陪同自己回家,可每次都被大男子主義的丈夫拒絕。這幾年的怨氣積攢下來,幾乎讓她失去了對婚姻的信心。
有人說,真正愛你的男人,會願意陪你回娘家,更願意陪你在娘家過年,過歡樂祥和的春節。
深以為然。婚姻好不好,丈夫是否愛妻子,就看他願不願意陪妻子回娘家過年。
「我陪他吃遍了生活的苦,他卻不肯陪我回娘家過一次年。」
-02-
張和涵和丈夫在大學時愛得死去活來,畢業後面臨分別,她不忍心分手,便不顧父母反對,義無反顧地追隨男友,來到了他的老家,在一家事業單位任職。
丈夫家境貧寒,母親患了尿毒症,常年需要透析治療,家裡的有限的收入都用在了給母親治病上。父親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一年到頭賺不了幾個錢,一家人就指望丈夫這個山里飛出的鳳凰了。
她和丈夫結婚時,沒有彩禮沒有婚禮沒有蜜月旅行,可張和涵不在乎,愛情這偉大,丈夫如此孝順,未來自然是一片光明的。
結婚後,為了節省開支,更是為了照顧婆婆,張和涵和丈夫跟公婆同住。「我媽得病這些年,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你得好好孝順她。」
作為媳婦,伺候丈夫,照顧公婆,張和涵認為是很正當的事。她努力當好一個好媳婦,每天早早起床,給家人準備早餐,把家裡收拾妥當,再急匆匆去上班。中午還得趕回家給婆婆做飯,老人家身體不好,不能吃剩菜剩飯,每餐都得現做。每到晚上,更是忙碌,直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停歇。
一個女人,又要上班,又要伺候一家老小,工作量繁瑣又具體,很是勞累。可還有比勞累更難以忍受的,婆婆因為生病的緣故,脾氣變得很差,動不動就發火,稍不如她的意,就開始摔東西,罵人。
張和涵嫁進來之前,是公公伺候婆婆。婆婆辛苦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把孩子給養大了,沒想到自己竟然得了這煩人的病,心裡頭很是堵得慌,經常把氣撒到公公身上。
公公本來脾氣好,又因為婆婆病了,便事事讓著,也導致婆婆越來越驕橫,覺得自己是病人,就該被特殊對待,不能有任何的不如意。
-03-
這也導致,張和涵進門後,在照顧婆婆這件事上,吃了更多的苦,受了更多的委屈。以前,公公照顧時,婆婆尚且還顧念夫妻之情,又得依仗公公吃飯,還沒那麼人性。可現在媳婦進門了,她仗著自己是長輩,又是病人,發火就成了家常便飯,一邊使喚她,一邊辱罵她,就為了發泄因生病而積壓的負面情緒。
張和涵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她本來就善良,又是當媳婦的,認為婆婆責罵幾句,也沒必要放在心上。一開始,她這樣安慰自己,倒也能把自己糊弄過去,讓自己不那麼難受。可時間久了,婆婆越來越過分,她感覺自己要崩潰了。
丈夫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卻沒有替張和涵說話,「我媽媽身體有病,她罵你幾句,發泄內心的痛苦,你別跟她計較,讓著她一點。」「你是當媳婦的,受點委屈也正常。」張和涵能忍受所有委屈,卻無法忍受丈夫對自己的忽視和冷漠。
可無法忍受又這樣?婚已經結了,日子再不順暢,總得過下去,等孩子出生了,就有盼頭了。
嫁給丈夫的第三年,她生下了一個兒子。家裡依然窮得叮噹響,丈夫還失業了,一家老小都指望著張和涵那點工資過活。
這時,就算張和涵再想家,她也不敢提回家的事。別的不說,連路費都拿不出來。幸好,她父母提著大包小包,從千里之外趕來看外孫,總算緩解了她的思念之苦。
後來的5年,她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照顧家庭、公婆和孩子上,日子在曲曲折折中一日一日地走過,蒼老了誰的容顏。
-04-
婆婆的病治了幾年,最終抗不過病魔,還是走了。在感到傷痛時,張和涵感覺到自己終於解脫了,不會再有人隨意沖自己發泄情緒,自己也不用再低眉順眼地伺候他人。
她的丈夫和朋友創業,經過一兩年的辛苦打拚,每個月總算有了固定的收入,這讓這個家庭的日子總算好過一點了,至少不用再到處找人借錢。
而她的孩子,在她的用心培養下,乖巧聰明,越來越惹人喜歡。
這一切,都讓張和涵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愉悅,她感覺生活,終於要向她敞開笑容了。
她期盼著,在過年的時候,能帶著丈夫和兒子回一趟娘家,好好過一次團圓的春節。
「不能回娘家過春節。你嫁給我,就是我家的人,在你家過年,丟的是我老李家的臉。」
-05-
忘了介紹,張和涵的丈夫叫李然,雖然是山窩窩裡飛出來的金鳳凰,也接受了高等教育,思想卻還停留在封建時代,老是拿所謂的傳統壓制張和涵。比如說,什麼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什麼出嫁從夫之類的,一套一套的,硬是給張和涵的生活織就了一張細密的大網。
「我嫁給你8年了,這些年為這個家,盡心盡力,有目共睹。為什麼你就不能滿足我的願望?」張和涵很是絕望。
「不是我不滿足你,是這裡的習俗不讓你回娘家過年。」丈夫還是在拿傳統說事。
張和涵忍無可忍,自己買了車票,帶著兒子踏上了回娘家的列車。
她知道,娘家就是那個,不管她飽受了多少委屈,不管她歷經了多少滄桑,始終能待她如孩子的地方,能讓她完全放鬆的地方,能給她愛與溫暖的地方。
這地方,是她一生的嚮往。
張和涵說,她為家庭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她也早已在丈夫的老家紮下了根,她的孩子也在那裡長大,就算丈夫在以後的歲月里,依然不肯跟自己回娘家,她也不會因為這件事和他離婚。
「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我一定會嫁給一個願意陪我回娘家過年的男人。」說完這句話,張和涵滿臉淚水。
是啊,女人嫁人,就得嫁給那個願意陪你回娘家的男人。因為,男人願意陪你回家,說明他是愛你的,在意你的,才會和你一道,回到那個給你帶來愛和溫暖的家。
希望天下的每一個女人,都能找到一個體貼自己的丈夫,願意滿足自己的每一個願望,願意陪自己回娘家過春節。
今日話題:你和你的伴侶,因為回哪裡過年,鬧過矛盾嗎?歡迎留言討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