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一定使你媽快樂,但一定能使你媽精分

2019-10-28     格十三

上周每天有人給我發這個小視頻。一群學生在運動會上高舉「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的橫幅,嘴裡呼喊著這個與「更高更快更強」體育精神背道而馳的油膩口號,動作單一,神情呆滯,語調沉悶,如眾多被學習壓得沒有精氣神的中小學生一樣,還沒料到自己的這個選題即將走紅網絡。

視頻加載中...

這應該是中國老母第一次取代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登上了校運動會主席台前的C位。

以這樣的形式出現在運動會的橫幅上,應該是屬於這屆老母獨有的高光時刻了。看著同學們整齊劃一的動作,你會有一種錯覺:這難道是一整個班的喬英子麼?

喬英子愛學習,確實使她媽快樂。她媽快樂了,確實全家快樂。

但喬英子學習能進清華...是考進清華使她媽快樂!明白了嗎?

至於進不了清華甚至連做一個普通孩子都吃力的小孩,你們學習也許不會讓你媽快樂,只會讓你媽更累地追趕,到最後仍然會為無處安放的面子而感到不快樂:「你看看人家,進清華了,你呢?」

所以孩子就是孩子,他們只看到了表面,卻永遠看不透實質——

學習不能使你媽快樂,如果你不學習卻能考高分,那才能使你媽快樂。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學習只能讓你媽精分。

話說回來,這狗血而帶點惡趣味的口號,不僅戳破了喬英子她媽的底線,還讓今後老母帶娃的道路更加曲折艱難......

當「學習是為了我媽」取代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主流口號的時候,同志們,我們其實已經失去了核心競爭力。

我們的主動權已經被卡死在那裡,而我們所有之前覺得有效的軟硬兼施的教育手段將會陷入蒼白——

「快點去學習,學習是為了你自己,又不是為了我。」
「不,媽媽,學習是為了使我媽快樂!」
」不不,學習是為了你自己快樂,使你成為有用的人。」
「不不不,媽媽,學習是為了你快樂,你快樂我和我爸才不會挨罵......」

你看,被動了吧?元氣大傷了吧?

「你是為了滿足你自己的私慾而讓他學習,是為了自己獲得快樂才逼他做作業,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才要他考高分」,你還笑得出來麼……

當所有 不可言說的暗戳戳的小心思 低調而深沉的大愛突然被搬上檯面,暴露在聚光燈下,剝開美麗的外衣露出俗不可耐的私慾,並讓娃把你的私慾看穿且高喊出來時,老母們,你們已經輸了。

好多媽媽看完之後笑得很忘情,我也不知道她們這種忘情的快感來自哪裡。

神經病啊,你們不要面子的啊。

這真是一場好戲。這場戲,給並未在現場露面的「中國老母」來了一次正名的機會,你們終於有這麼一天可以享受一次在孩子學校里眾目睽睽之下獲得存在感,這大概是一種垂簾聽政般的快感吧。

真是看了自己的熱鬧還不嫌事大啊!快收起天真爛漫的笑容吧,沉思一下中國老母在近幾年到底是經歷了什麼,從教學的輔助者上升為教學擔當,如今更勝一籌,竟成了「學習的目的」,真偉大。

這屆媽媽大概是創造了一個新的紀元。過去幾個世紀,還從沒有人覺得學習是為了使媽媽快樂。

中國的孝子定性期提前到幼兒園,不好好學習,不孝。

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都沒當代老母成就大,她們被印上了橫幅,成為新時代少年兒童的座右銘。

歷史上最偉大的母親,鄉野賢母姚太夫人,畫荻教子歐陽鄭氏,感人肺腑陶家湛氏,都比不過當代老母感人。她們一改過去那種撂挑子只會嘴上鼓勵下一代的傳統,而是身先士卒,讓孩子學習時自己先學,教孩子學習時親自上陣。

陪伴式,共進式,責任到崗式。——這就是當代老母拔高於史上任何一代老媽的優秀品質。

但直到今天,對不起了,你的這些陪伴共進和責任到崗,到頭來成了一紙空談,並被認為是一己私慾——

學習是為了哄你?你是小公舉嗎?買包都哄不了,還靠學習來哄?

羅蒙諾索夫說:對我來說,不學習,毋寧死。

法布爾說: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

馬克思說:學習是為了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

中國當代學生說:學習使我媽快樂。

這本來就是一句流行於網絡里,供雞遭老母們樂呵一下的嘲諷,這一刻開始變成了堂而皇之進入學校,掛上橫幅,喊起口號,如靈魂吶喊一般響徹雲霄的真理了。

那這屆老母和這屆小孩,可真是歷史新河的開創者。

但是,這壓根就是一個偽命題,它就是一個錯誤的解讀。

學習怎麼使我快樂了?我並沒這種感覺,他學習,只能使我放棄每一個可以追劇看星星的夜晚;他學習,只能增加我雙休日四處奔波的幾率;他學習,只會把我的時間拆解得支離破碎;另外,他學習,還要改變我的銀行存款餘額......

我快樂在哪了啊?

這些被譽為「腦洞奇大」實則只不過在譁眾取寵濫用網絡暴力的小朋友們,我建議下一次你們給老母留點面子,同時拔高自己的格局,口號要喊對:

學習使人類進步,人類進步了我媽才能快樂。

所以,這次肯定是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不能讓這種錯誤理念繼續蔓延了。老母們,團結起來,抵制這股歪風邪氣!

有人要說了,這不就自娛自樂麼,至於想得這麼深刻這麼多?

沒錯,想得多正是因為我是一個被小孩的學習折磨到精分的中年老母,這種比量子糾纏還難以自救的生存方式,是當代老母的一大特徵。

學習使我精分。

我那年幼的小兒子早就已經看透了事情的本質。有次在飯桌上我當著全家人的面表揚他寫作文有進步,得益於我給他進行了長達一周的洗腦式輔導。外婆喜出望外地說:今晚讓你媽獎勵你看電視,玩IPAD。

兒子淡定地瞅了一眼單純的外婆,然後輕描淡寫地說:現在高興不代表等會她也高興。一會兒我還要做數學作業和訂正英語試卷,到時候她就又翻臉了。

我媽驚覺當代小孩的覺悟如此高深,走過人生六十餘載鉛華的耄耋老人居然還趕不上一個小學生的哲學思辨能力。

我兒子小學時期學習我從來不管,始終保持班級前茅,就連他不做作業被老師投訴我都不操心,他是那種被逮到一次絕不會有第二次的娃,就是這麼省心。

進了中學後呵呵呵(你們也知道我們進的是什麼學校了)第一次考試,考數學,不及格......(你們想像一下老母的情緒潮起潮落)

我跟我媽說:完了完了,小學管得太鬆了,啥也沒學,現在傻眼了,成了學渣。我得給他報八個補習班!

我媽劈頭蓋臉的懟了我一頓,隨後特別有詩意地給我發了一句話作為總結,把對我的訓斥提升到了哲學高度:

一朵花剛開,別評價,讓他長大、盛開。——約翰 塞巴斯蒂安 陳丹青

嘖嘖嘖,我媽到底是我媽。

能使我媽快樂的就是她外孫本人,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她都能給外孫戴上光環。我要是能以外婆的心態對待我兒子,那該多好啊!

所以,就算學習能使你媽快樂,但更能使你外婆不高興。你外婆不高興了,你媽也別想快樂。

這就是老母精分的一大原因——自憐自艾地努力半天,最後得到全家人的反對......

然後我熟練運用了自己強大的意識形態流,聽外婆的,自我安慰,降低標準,我只用了0.5小時就調整好了。我摸著兒子的大腦袋對他說:沒關係,我對你的要求不是學霸,你只要及格就行了。

我覺得這對小孩來說非常管用。

當「考滿分使我媽快樂」降級為「及格使我媽快樂」的時候,別管老母內心波瀾起伏了多少公里,至少孩子沒了壓力。

所以,別再說學習使你媽快樂了。要知道,你媽為了使你快樂,埋藏了多少可歌可泣的退讓啊。

幾周後,兒子拿了一張99分的全班最高分數學卷子回來(你們再想像一下老母的情緒潮起潮落)。

我摸著兒子的大腦袋對他說:很好,我對你的要求不是考100分,你只要考個前幾名就行了。

同時我對我媽產生了欽佩,果然姜還是老的辣,果然要等這朵花長大、盛開啊!哈哈哈哈哈!

又過了一周,他又拿回一張數學卷子,75分(你們可以再品味一下我的情緒走向)。

我用了5分鐘平撫自己的心情,然後摸著兒子的大腦袋對他說:我對你要求不高,只要你以後都能高於平均分就可以了。

短短一個多月,我對他的要求已經隨著命運的不可抗力而波動了好幾回。

這時我突然想起來,「一朵花剛開,別評價,讓他長大、盛開」確實是陳丹青說的,但卻是出自於他的《荒廢集》......唉,這意思是不是說,只要不管它,那就荒廢了唄......

老母又一次開始懷疑人生。你看,學習明明只能使我懷疑人生啊!

我想起陳丹青的另一句話:才情功力,有時不及真摯要緊。

這不就是說:學習成績,有時不及心態要緊。

前陣子我創造了一個詞來教育廣大媽媽:要做雞腦袋式老母。

你觀察過嗎,雞的腦袋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不管你怎麼運動這隻雞,它的腦袋始終保持在一個位置,不會隨著身體的晃動而改變。

娃的學習和成績儘管可以上下浮動,變幻莫測,但老母的心態必須保持穩定,就像我對兒子的那種態度,不管對他有沒有用,至少對我是有用的,血壓也不高了,心臟也不難受了,頭也不疼了。

此方法獲得了廣泛好評,大家一致認為,自從自己做了雞腦袋式老母,家庭地位不降反升,親子關係得以舒緩,連雲配偶都主動走出了廁所。

我還推薦媽媽們沒事可以讀一讀《九陽真經》,這裡面似乎道出了當媽的頂級防精分要義。

張無忌說:「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不論敵人如何強猛、如何兇惡,盡可當他是清風拂山,明月映江,雖能加於我身,卻不能有絲毫損傷。

然則如何方能不損我身?經文下面給出了寫道:

「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所以,學習不能使你媽快樂。能使你媽快樂的,只有她那吊二浪當的豁達心態,以及那一口取自《九陽真經》獨門絕學的真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C8OI24BMH2_cNUgNI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