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招商引商、安商穩商,奉賢區市場監管局創新機構設置

2020-05-07     話匣子FM

眼下的特殊時期,對區域招商引商、安商穩商工作都是新挑戰。作為與企業打交道最多的市場監管部門,也在主動出擊、主動求變。奉賢區市場監管局率先創新機構設置,新增「商事登記促進科」和「安商服務協調科」。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賽道上,它們會帶來怎樣的新動力呢?請聽上海電台記者胡旻珏發來的報道 :

這幾年,上海圍繞企業註冊便利化的改革舉措有許多,速度越來越快、材料越交越少,甚至可以全程網上辦、一次都不跑。但所有的服務,都是從企業遞交申請後開始,在奉賢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馬金舟看來,這有點像守株待兔。

馬金舟:「企業來了我們為他做好服務。讓我感受很深的是我們的園區開發區去招商,企業說我要註冊一個公司,他想了一個很好的名字,回來以後給我們一講,我說企業名稱使用是有一些規則的。」

再比如,很多企業涉及行業許可,即使拿到營業執照,真正開展業務還要再辦理許可證,一旦前期沒溝通好,或是等的時間長了,企業的感受度就會不好。馬金舟說,設立「商事登記促進科」就是要從招商引商開始就主動出擊。

馬金舟:「現場解答招商對象的一些疑問,然後我們給他們設計一條非常好的一條路徑,怎麼樣使他這個項目能夠落地最快,被動服務型向主動服務型延伸。」

當企業來了,發展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個時候誰來跟蹤服務?另一個新設立的「安商服務協調科」就擔此重任,受理的各種需求包括但不局限於市場監管。副局長曹棟帶記者去了一家區內的科創企業,這家公司發明了一款風暖床墊,類似於電熱毯,因為沒有電熱絲,利用暖風循環,尤其適合老人。但新產品沒有標準、無法檢測,一直沒有走向市場。

曹棟:「它這個產品既屬於家具類的床墊系列,風暖這一塊又屬於家電電器系列,他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所以就碰到了他這個產品送檢,到底是按哪裡標準?」

難題交給「安商服務協調科」後,一系列跨科室、甚至跨部門的服務舉措接力跟上,有的對接行業專家,輔導制定企業標準;有的找到市級檢測機構,當面溝通核心技術;所有舉措同步進行。公司總經理金麋鹿說,終於不用再發愁已經到手的訂單會跑了。

金麋鹿:「我們去年製作一個模具以後,國內外客戶的對我們產品的反響特別熱烈,像日本公司跟我們有合作意向。我們現在後期產品、企業標準、檢測工作順利進行, 7月份可以正式推出產品。」

曹棟說,像這些初創型企業,大多都是搞技術的研發人員,遇到這些操作上的困難,如果沒有人能幫忙給出一條解決路徑,有的或許就石沉大海了。而一旦走通,甚至開闢出一片新天地,就會帶來整個產業鏈的集聚。

曹棟:「他可能不光是自己的發展,下決心在我們奉賢紮根,他的產業鏈的客戶,以商引商,把他的一些合作方導入到、推薦到奉賢,這也是我們希望的。」

為了更大發揮這兩個科室的協調能力,奉賢局在人員安排上也選優配強,兩位科長由經驗豐富的基層市場監管所所長擔任,科里還有熟悉法律法規的一線執法人員,外語能力特別突出的年輕幹部等等。局長馬金舟說:這一個月來,已經能看到效果。今年1-3月,儘管受疫情影響,奉賢區新設企業數量仍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而到了4月,全區新設企業近1萬戶,同比增長近20%。

馬金舟:「我們13個市場監管所裡面將近有300多個同志,都是安商服務協調科的一線的情報員,可以去了解這個企業的需求。你只有俯下身子,拉近距離,用我們的實際的服務去感動我們的這些服務對象,我們就能做到貼心。」

作者:上海電台記者胡旻珏編輯:黃麗娜責任編輯:向曉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t9P7HEBnkjnB-0znmi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