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不讓學知識怎麼辦?學齡前培養這些習慣,孩子在小學不落後

2020-09-22     銀花育兒

原標題:幼兒園不讓學知識怎麼辦?學齡前培養這些習慣,孩子在小學不落後

原創 銀花育兒

前幾天教育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中,有一條關於「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的內容,引起了公眾的熱議,也引發了一些父母的擔憂。

「有些基礎知識,比如拼音,幼兒園不教,小學簡單帶過,孩子們怎麼能跟得上?」

「幼兒園沒有做好啟蒙工作,將來讀小學肯定落後!」

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幼兒教育的管理、教學模式及內容偏重於小學階段,提前教授小學課本的內容,忽視了幼兒該年齡階段真正需求的做法。

家長之所以對幼兒園教育去小學化有著方方面面的顧慮,主要是存在著這樣的誤解:

1.「去小學化」=「0幼小銜接」

家長通常喜歡用識字、算術、背誦來考察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如果孩子不會,就覺得很虧,孩子在幼兒園什麼都沒學到,這樣就成了一些幼兒園為了生源,會教授小學知識,讓孩子做作業,還測試,只為了讓家長看到「成果」。

其實,「去小學化」不是小學需要的知識技能都不學。而是以一種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氛圍中,更加容易接受和學習這些知識和技能,順應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

比如教授英語apple,如果老師用圖片、或實物在課堂上教授,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認識蘋果,那麼這就不是小學化教學。

因此,去小學化最重要的不是內容的小學化,而是方法的小學化;去小學化不是就不進行幼小銜接,這種銜接更多的是心態上的銜接,是行為習慣的銜接。

2.上了幼小銜接班就能「領跑」

有很多家長認為,參加過幼小銜接培訓班的幼兒要比沒有參加過的幼兒在小學學習階段更優秀。但是,這只是在一二年級,經過小學老師的反饋和觀察發現,兩者整體上差別並不大,相反,沒有上過培訓班的孩子,到了小學後,對新課程有更加濃厚的興趣,後勁更足。

為什麼學前教育要「去小學化」

幼兒教育主要關注的是幼兒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這五大領域。

3-6歲的孩子,身體系統和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成熟,教學過早小學化,容易造成孩子大腦損害和情緒波動,加上孩子小肌肉群尚未發育成熟,過早對孩子進行書寫訓練,會影響孩子的肌肉和骨骼發育。

說白了,幼兒心智還沒有發展到那種程度,幼兒教育小學化就是拔苗助長,嚴重損害了幼兒身心健康。

那麼提前進行知識的學習,真的能激發孩子的潛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嗎?

美國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加德納博士,在20世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顯示:智能是多元的,一個人身上具備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智能等多項智能,嬰幼兒在自由玩耍的過程中,通過體驗和感知,這些能力才能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並且兒童心理學早已發現,兒童的注意力多數由外部刺激決定,由內部動機決定的注意力在學齡前發展非常緩慢,所以我們會發現,孩子越大,我們用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就不靈了。

因此,學前教育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去體驗、去感知,讓孩子們去聽、去看、去聞、去摸、去嘗,這些方式才助於孩子潛能的激發,而不是一些機械的背誦和重複記憶。

比如你教孩子3+1=4,孩子通過符號記住了得數是4,可是孩子卻不知道1+3=?你讓孩子學這樣的內容有什麼意義呢?

家長在幼兒園階段培養孩子這些好習慣,讓孩子在小學不落後

1、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古語云:蜂以採花,故能釀蜜;蠶以食桑,故能成絲;海納百川,故能成其大;人讀百家書,故能養其氣。

讀過書的人,即使是最平凡的臉上也會讓人覺得不平凡,變得俊美起來,這種俊美就是讀書養成的氣質。

孩子小,當然無法看得懂晦澀難懂的書籍,但是家長可以培養他閱讀的習慣,比如陪他看繪本,晚上睡覺前給他講故事,一起進行親子閱讀,這都有利於閱讀習慣的養成。

2、培養孩子運動的習慣

體育是孩子的物質基礎,沒有一個好身體,再聰明也沒用。孩子在學齡前階段大多是愛動的,一般父母培養孩子運動的習慣是很容易的。父母儘量每天抽出時間,陪陪孩子,玩一些親子類的體育遊戲,或者在空閒的時候,帶著孩子一起做戶外運動。

3、培養孩子獨立自理的習慣

3-6歲的孩子已經擁有獨立穿衣、獨立吃飯、獨立行走的能力,孩子能做的事就讓孩子自己動手,不要包辦代勞。可能剛開始孩子做不好,但是漸漸地他會越做越好的。所以父母不要怕麻煩,也不要太過寵溺孩子,對孩子獨立習慣的培養與鍛鍊,都是貫徹在日常的生活中的,孩子到了小學,自己的書包、房間都要自己去收拾、整理。

4、培養孩子分享的習慣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家長因為寵溺孩子,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是讓孩子自己一個人享用,而不知道分享。如果孩子在學齡前還沒有學會分享,沒有體會過分享的快樂,就容易讓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心理。在學齡前階段,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學會感恩,當孩子懂得分享、懂得感恩了,這樣的孩子也更會受到他人的喜歡。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幼兒園階段,父母不要糾結孩子認識了幾個漢字,學了多少單詞,學會了多少數內的加減法,而是要注重孩子各種良好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孩子小學不落後的保障,更是為孩子未來十幾年的學習打的基礎。

高級育兒師,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hHrtHQBeElxlkkarN8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