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共情能力」做到極致是什麼樣?

2019-12-12     湖北樓市資訊

地產下半場,怎麼玩?

都在問,但很少有答案。

最常見的答案是轉型,即拓展新的業務、新的利潤增長點;但就目前而言成功者寥寥,即便提出了新身份角色的轉換,也缺乏清晰明確的宏觀定位。

不過,最近有家房企卻給出了更「接地氣」的獨特打法——聚焦城市、人、開發者之間聯繫,從產品開發到生活服務,把與城市、與客戶的「共情能力」做到極致,走心也走情。

這套打法叫做「歸心知造」。


地產下半場,怎麼玩?

都在問,但很少有答案。

最常見的答案是轉型,即拓展新的業務、新的利潤增長點;但就目前而言成功者寥寥,即便提出了新身份角色的轉換,也缺乏清晰明確的宏觀定位。

不過,最近有家房企卻給出了更「接地氣」的獨特打法——聚焦城市、人、開發者之間聯繫,從產品開發到生活服務,把與城市、與客戶的「共情能力」做到極致,走心也走情。

這套打法叫做「歸心知造」。


2019融創華中武漢共造者大會


10月16日,在一場名為「江湖共知音 融創華中武漢共造者大會」的發布會上,融創華中官宣了這套品牌價值圖譜:「歸心知造」。它更強調人與空間的連接,強調如何賦能和增值所有空間。

看完整場發布會,筆者認為,融創華中所說的「歸心知造」也正是很多人所追求的生活價值:


歸心,讓家回歸生活本源,

知造,就是一種強大的「共情能力

做城市的知音,做客戶(用戶)的知音。

在武漢業界,這是一個走心的新品牌價值觀。柔軟細膩的背後,是融創華中更具溫情的生活邏輯。


01

26℃ 的人情味


如何共情?

融創華中「歸心知造」價值圖譜


在發布會現場,融創華中以「知新、知美、知意」三大關鍵詞歸納城市維度、產品維度、服務維度的標準化價值:


知新,即更新共生的城市賦能力。

知美,即國際視野的產品設計力。

知意,即美好體驗的服務創新力。


知美


在「知美」產品力中,融創華中率先中提出「26℃心空間」景觀概念。

對景觀的重視,就是對用戶的重視。

因為景觀,其實是一個良心活。


你做到一流,或許也得不到表揚;但是你認真做,業主卻能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就如同26℃溫度般,最舒適的不是熱情似火,而是貼合人體觸感,舒服到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在融創華中看來:城市真正有溫度的生活場景,將在自然與美好之間找到平衡。



26℃心空間


對此,融創華中研發設計中心景觀管理部打造出26°引力環、引力公園、遊戲場、運動匯、成長空間站、幸福里六大場景,這其中,有3個用心設計,值得關注。

其一,26°引力環

融創華中對景觀的改造主張是,景觀應該成為帶動業主參與、滿足多類需求、服務全齡人群的「功能場、能量場」,而26°引力環的設計,串聯起入戶大堂、各功能模塊、地上/地下入戶空間,承載歸家、運動、社交等多元功能,豐富社交動線,打造喚醒業主社交因子的生活鏈。


26℃心空間

這種有磁場效應的園林設計,是融創華中人居升級的一種態度。

比如孩子可以遊戲場裡玩耍,年輕人在運動匯里揮灑汗水,幸福里是媽媽們的社交場,老人可以在引力公園打太極拳……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被呵護的專屬區域。

第二,成長體系

融創華中認為,在兒童成長發育過程中陪伴他們的,不應只有手機里的王者榮耀,社區應當被賦予更多責任。

26℃心空間遊戲場成長體系


遊戲場,三大體系、六大模塊,三十類活動項目:有屬於小baby的嬰兒車位、學步草坪、塗鴉牆、智趣遊戲板,也有屬於3-6歲孩子的主題器械、滑板道、微跑道、場地遊戲,還有大小孩子都喜歡的互動旱噴,適合親子的交流卡座、多功能階梯場地,四點半課堂……

此外,成長空間站里還有更多樣化的選擇:孩子們能夠以草木為師,對著果蔬寫文章,看一朵花開的故事,和夥伴一起在感受大自然的奧妙……

其三、場景融入

即便是商業部分——幸福里,融創華中26℃心空間仍然用開放式的生活場景重新定義消費體驗。通過邊緣處理即景觀融入,如活力廣場、互動水景、休憩節點等,逐漸淡化城市與商業配套界限,讓商業自然的和社區、和城市連接。

在26℃心空間裡,環境、人與情感之間,是一個自我閉環的有機系統,歡樂會蔓延,繁華在延續,溫暖被傳承。

在來勢兇猛的高周轉大潮中,融創除了堅持高品質,還向外界不斷輸出帶著溫情特質的獨特價值觀,相當難得。

02

產品時代下的C端思維


事實上,融創華中的「共情產品力」再細分,一直都有兩層邏輯:


第一層邏輯就是剛提到26℃心空間:從「產品「到「場景」,你在賣房子,融創在賣情境;



第二層邏輯,從「功能」到「尊重」,將產品上升到精神層面。


簡單的說,是通過產品讓業主發自內心的愉悅。而這體現在歸家動線的設計上。

融創華中認為,一切美好,從回家開始

從城市到社區,再從社區到家庭,三重介面,將讓業主實現從「社會人」到「社區人」、「家庭人」的身份的轉化,並以漸進的儀式感、一路的自然景觀鋪墊,讓業主的情緒更為平和,在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中,完成從身體到心靈的歸屬。

最終讓回家這件小事,成為每天值得期待的事。



更難得的是,融創華中市場客研小組升級成市場客研中心,在2019年,調研了武漢地區60個典型小區的256組精準客戶,將他們的痛點與顧慮逐一擊破,從「安全性,便捷性,尊崇感」三個維度出發,打造更貼近業主需求的歸家動線:



比如安裝高空攝像頭,最大程度防止高空拋物現象的發生;


比如在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等項目中,配置寵物電梯按鈕等人性化設計;


比如設置園區兒童分齡活動區、園區的適老化細節等,重點保障老人和小孩的安全;


又比如地上地下雙入戶大堂,地下車庫層大堂與首層大堂同樣是精工雕琢、空間朗闊,出入同享尊崇……


不論是景觀還是歸家動線,融創華中通過C端思維所打造的生活方式,將更多的注意力灌注到尊重生活本質的方方面面,甚至用戶平常所忽略的一面。


如果說「知美」,體現的是融創華中在產品硬實力上的能力,那麼「知意」,則體現的是其在服務創新力上的美好共情。


知意


《大學》有雲「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善是楚文化的根基與指歸。融創華中區域公司亦堅持「善發乎於心,美付諸於行」的理念,堅守「至善·致美」的融創服務核心價值,創服務之美,造生活之美。

這正是融創華中在做的事,也是他在武漢用四年時間想明白和做到的事。

如今,他已在謀劃更遠的未來。


03

融創的城市高度


謀局者,善假於物也。


融創華中城市大片《武漢造》截圖


2019年9月29日國慶節前,一部來自融創華中的武漢城市大片《武漢造》引爆了全網熱度,獲得千萬武漢人的關注。


武漢發布、學習強國、人民日報客戶端、招商武漢、武漢軍運會均發布了《武漢造》城市大片


該片在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信息發布平台「武漢發布」全網首發,並受到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武漢軍運會」、三聯生活周刊、長江日報、湖北經視、荊楚網、「招商武漢」、「學習強國」等數十家媒體及官方平台的關注與報道。


融創華中城市大片《武漢造》截圖


據悉,這部 210 秒的城市共造大片由融創華中區域獨家策劃出品,200 多組鏡頭,逐一展現了武漢歷史、城市、人文、自然、生活等等美好場景,呈現這座 " 江湖大城 " 的前世今生。截至10月8日,《武漢造》城市大片的全網流量已逾千萬,《武漢造》儼然已成為了武漢的現象級傳播事件。


在全網轉發的背後,筆者看到了融創華中的「壯志雄心」:打造與城市的共情能力


融創華中稱其為「城市價值共同體」,這也是「歸心知造」價值圖譜中「知新」的核心部分。


知新


從功能中心到價值中心,重新連接建築和城市的關係,融創在樓市中開闢出了一條全新賽道。


城市共同體


此次武漢共造者大會上,融創華中在武漢發布了15大新品,至此,三鎮共布局有24子。


入漢4年,透過項目,你總是能看到融創對城市,對業主表達出來的善意:既有以TOP級產品武漢壹號院為代表的住宅,也積極拓展商業商辦綜合體、文化旅遊城、科創產業園、特色小鎮以及歷史遺蹟保護等多元業務領域。

如今的融創,不僅在打造城市建築群,將生活、娛樂和辦公融合,還在更多地思考城市和城市裡的人需要什麼。

簡單說:是從「社區思維」轉化成「城市思維」

本質上,這是主次的變化:一般來說是先做產品設計,然後把它扔進城市裡;但融創以「基礎建設、城市版圖配套搭建」為線索,注重配套對生活的作用,至結合地脈資源,賦予有精神文化內核的美好生活,打造出極具武漢精神的城市封面。

它的意義遠大於字面。

想到武漢城市封面,就想到融創,還有比這更好的房企+城市強關聯麼?

比如融創·武漢1890

融創·武漢1890發布


項目位於晚清名臣張之洞創辦漢陽鐵廠舊址之上。

漢陽鐵廠,被西方視為亞洲雄獅覺醒的標誌,也是武漢城市精神的起源。

融創延續城市記憶,在百年文脈上打造百萬方地標綜合體集居住、文化、商業等多種業態為一體,構造當代城市復興新場域。

比如融創·一江源


融創·一江源發布


萬里長江和千里漢江,共同塑造了中華民族,也刻畫出中國大都會的輪廓。


融創·一江源,前城後江。以沿河大道為基,與核心商圈為鄰。打造了約66萬方城市地標。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更新,將江景、人文、文創、商業,住宅互相融合,彼此協調也彼此共存,一起打造屬於自己的微生態共同體。

又比如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

在此之前,筆者去看過北京的融創壹號院,上海的融創壹號院,「壹號院」三個字,就是一道高階的門檻,邁過就代表身份認證。


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新品發布


秉承融創TOP系血統,薈聚大師手筆,聯袂世界級匠心品牌,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旨在為武漢打造一座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封面之作。

除了位於武漢三鎮核心的融創·武漢1890、融創·一江源、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三大脊樑項目;此次發布會上,融創還同時發布了融創望江府、融創玖璽台、融創珞瑜路95號、武漢融創城、融創創谷中心等全新作品,同時,融創還與武漢地產集團深度合作,開發武地·融創金麟壹號、武地·融創錦上公館等7作品,共同深耕武漢、回報城市。


15大新品發布,融創24子共造大武漢


想想看,15個項目都是占有城市稀缺資源的收藏級資產,你方唱罷他再登場,難怪業內常感嘆「武漢已進入融創時間」。


而武漢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發布2019融創華中武漢共造者大會信息,也從官方敲定了融創華中的城市高度。


武漢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發布2019融創華中武漢共造者大會信息


融創進行的不是微優化,而是整個城市上的煥新,而從26℃心空間等產品力角度可以看出其打磨產品的態度,也為業內樹了個標杆在這裡——


在最好的地段,做融創最好的產品。


04

城市共同體


在地產下半場,未來誰能成為驅動城市?引領城市發展的力量?


答案已然明晰:具有「極致共情能力」的公司或平台。



正是讀懂了武漢,才有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融創·武漢1890、融創·一江源的歸心相融;



正是讀懂了武漢人,才會有融創華中「歸心知造」這樣的人居新標準;


融創華中的「歸心知造「,便是這樣一種「極致的共情能力」,以種種微小細緻的環節疊加,合力形成一個個人性化、顛覆式創新,與客戶(用戶)共情,與城市共情,做城市的價值共同體。

本質上,是融創對客戶的尊重,買一套房子,永遠不是為了躲在一個四方盒子裡那麼簡單,住得更好,也要生活得更好。

在同質化的市場之下,每一份創新和努力,都值得尊重。

不斷完善、創新,與城市共生長。所謂的共造者,或許就是這麼一個邏輯。

後記:



當更多人樂於大秀「規劃」

融創娓娓道來的是「共造」

當更多人愁著如何「快起來」

融創奔跑的動力是「慢下來」

當更多人熱衷搶占城市資源

融創已然成了城市知音

融創說,再見綜合體,你好共同體。

可以的,這很融創!


2019融創華中武漢共造者大會


10月16日,在一場名為「江湖共知音 融創華中武漢共造者大會」的發布會上,融創華中官宣了這套品牌價值圖譜:「歸心知造」。它更強調人與空間的連接,強調如何賦能和增值所有空間。

看完整場發布會,筆者認為,融創華中所說的「歸心知造」也正是很多人所追求的生活價值:


歸心,讓家回歸生活本源,

知造,就是一種強大的「共情能力

做城市的知音,做客戶(用戶)的知音。

在武漢業界,這是一個走心的新品牌價值觀。柔軟細膩的背後,是融創華中更具溫情的生活邏輯。


01

26℃ 的人情味


如何共情?

融創華中「歸心知造」價值圖譜


在發布會現場,融創華中以「知新、知美、知意」三大關鍵詞歸納城市維度、產品維度、服務維度的標準化價值:


知新,即更新共生的城市賦能力。

知美,即國際視野的產品設計力。

知意,即美好體驗的服務創新力。


知美


在「知美」產品力中,融創華中率先中提出「26℃心空間」景觀概念。

對景觀的重視,就是對用戶的重視。

因為景觀,其實是一個良心活。


你做到一流,或許也得不到表揚;但是你認真做,業主卻能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就如同26℃溫度般,最舒適的不是熱情似火,而是貼合人體觸感,舒服到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在融創華中看來:城市真正有溫度的生活場景,將在自然與美好之間找到平衡。



26℃心空間


對此,融創華中研發設計中心景觀管理部打造出26°引力環、引力公園、遊戲場、運動匯、成長空間站、幸福里六大場景,這其中,有3個用心設計,值得關注。

其一,26°引力環

融創華中對景觀的改造主張是,景觀應該成為帶動業主參與、滿足多類需求、服務全齡人群的「功能場、能量場」,而26°引力環的設計,串聯起入戶大堂、各功能模塊、地上/地下入戶空間,承載歸家、運動、社交等多元功能,豐富社交動線,打造喚醒業主社交因子的生活鏈。


26℃心空間

這種有磁場效應的園林設計,是融創華中人居升級的一種態度。

比如孩子可以遊戲場裡玩耍,年輕人在運動匯里揮灑汗水,幸福里是媽媽們的社交場,老人可以在引力公園打太極拳……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被呵護的專屬區域。

第二,成長體系

融創華中認為,在兒童成長發育過程中陪伴他們的,不應只有手機里的王者榮耀,社區應當被賦予更多責任。

26℃心空間遊戲場成長體系


遊戲場,三大體系、六大模塊,三十類活動項目:有屬於小baby的嬰兒車位、學步草坪、塗鴉牆、智趣遊戲板,也有屬於3-6歲孩子的主題器械、滑板道、微跑道、場地遊戲,還有大小孩子都喜歡的互動旱噴,適合親子的交流卡座、多功能階梯場地,四點半課堂……

此外,成長空間站里還有更多樣化的選擇:孩子們能夠以草木為師,對著果蔬寫文章,看一朵花開的故事,和夥伴一起在感受大自然的奧妙……

其三、場景融入

即便是商業部分——幸福里,融創華中26℃心空間仍然用開放式的生活場景重新定義消費體驗。通過邊緣處理即景觀融入,如活力廣場、互動水景、休憩節點等,逐漸淡化城市與商業配套界限,讓商業自然的和社區、和城市連接。

在26℃心空間裡,環境、人與情感之間,是一個自我閉環的有機系統,歡樂會蔓延,繁華在延續,溫暖被傳承。

在來勢兇猛的高周轉大潮中,融創除了堅持高品質,還向外界不斷輸出帶著溫情特質的獨特價值觀,相當難得。

02

產品時代下的C端思維


事實上,融創華中的「共情產品力」再細分,一直都有兩層邏輯:


第一層邏輯就是剛提到26℃心空間:從「產品「到「場景」,你在賣房子,融創在賣情境;



第二層邏輯,從「功能」到「尊重」,將產品上升到精神層面。


簡單的說,是通過產品讓業主發自內心的愉悅。而這體現在歸家動線的設計上。

融創華中認為,一切美好,從回家開始

從城市到社區,再從社區到家庭,三重介面,將讓業主實現從「社會人」到「社區人」、「家庭人」的身份的轉化,並以漸進的儀式感、一路的自然景觀鋪墊,讓業主的情緒更為平和,在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中,完成從身體到心靈的歸屬。

最終讓回家這件小事,成為每天值得期待的事。



更難得的是,融創華中市場客研小組升級成市場客研中心,在2019年,調研了武漢地區60個典型小區的256組精準客戶,將他們的痛點與顧慮逐一擊破,從「安全性,便捷性,尊崇感」三個維度出發,打造更貼近業主需求的歸家動線:



比如安裝高空攝像頭,最大程度防止高空拋物現象的發生;


比如在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等項目中,配置寵物電梯按鈕等人性化設計;


比如設置園區兒童分齡活動區、園區的適老化細節等,重點保障老人和小孩的安全;


又比如地上地下雙入戶大堂,地下車庫層大堂與首層大堂同樣是精工雕琢、空間朗闊,出入同享尊崇……


不論是景觀還是歸家動線,融創華中通過C端思維所打造的生活方式,將更多的注意力灌注到尊重生活本質的方方面面,甚至用戶平常所忽略的一面。


如果說「知美」,體現的是融創華中在產品硬實力上的能力,那麼「知意」,則體現的是其在服務創新力上的美好共情。


知意


《大學》有雲「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善是楚文化的根基與指歸。融創華中區域公司亦堅持「善發乎於心,美付諸於行」的理念,堅守「至善·致美」的融創服務核心價值,創服務之美,造生活之美。

這正是融創華中在做的事,也是他在武漢用四年時間想明白和做到的事。

如今,他已在謀劃更遠的未來。


03

融創的城市高度


謀局者,善假於物也。


融創華中城市大片《武漢造》截圖


2019年9月29日國慶節前,一部來自融創華中的武漢城市大片《武漢造》引爆了全網熱度,獲得千萬武漢人的關注。


武漢發布、學習強國、人民日報客戶端、招商武漢、武漢軍運會均發布了《武漢造》城市大片


該片在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信息發布平台「武漢發布」全網首發,並受到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武漢軍運會」、三聯生活周刊、長江日報、湖北經視、荊楚網、「招商武漢」、「學習強國」等數十家媒體及官方平台的關注與報道。


融創華中城市大片《武漢造》截圖


據悉,這部 210 秒的城市共造大片由融創華中區域獨家策劃出品,200 多組鏡頭,逐一展現了武漢歷史、城市、人文、自然、生活等等美好場景,呈現這座 " 江湖大城 " 的前世今生。截至10月8日,《武漢造》城市大片的全網流量已逾千萬,《武漢造》儼然已成為了武漢的現象級傳播事件。


在全網轉發的背後,筆者看到了融創華中的「壯志雄心」:打造與城市的共情能力


融創華中稱其為「城市價值共同體」,這也是「歸心知造」價值圖譜中「知新」的核心部分。


知新


從功能中心到價值中心,重新連接建築和城市的關係,融創在樓市中開闢出了一條全新賽道。


城市共同體


此次武漢共造者大會上,融創華中在武漢發布了15大新品,至此,三鎮共布局有24子。


入漢4年,透過項目,你總是能看到融創對城市,對業主表達出來的善意:既有以TOP級產品武漢壹號院為代表的住宅,也積極拓展商業商辦綜合體、文化旅遊城、科創產業園、特色小鎮以及歷史遺蹟保護等多元業務領域。

如今的融創,不僅在打造城市建築群,將生活、娛樂和辦公融合,還在更多地思考城市和城市裡的人需要什麼。

簡單說:是從「社區思維」轉化成「城市思維」

本質上,這是主次的變化:一般來說是先做產品設計,然後把它扔進城市裡;但融創以「基礎建設、城市版圖配套搭建」為線索,注重配套對生活的作用,至結合地脈資源,賦予有精神文化內核的美好生活,打造出極具武漢精神的城市封面。

它的意義遠大於字面。

想到武漢城市封面,就想到融創,還有比這更好的房企+城市強關聯麼?

比如融創·武漢1890

融創·武漢1890發布


項目位於晚清名臣張之洞創辦漢陽鐵廠舊址之上。

漢陽鐵廠,被西方視為亞洲雄獅覺醒的標誌,也是武漢城市精神的起源。

融創延續城市記憶,在百年文脈上打造百萬方地標綜合體集居住、文化、商業等多種業態為一體,構造當代城市復興新場域。

比如融創·一江源


融創·一江源發布


萬里長江和千里漢江,共同塑造了中華民族,也刻畫出中國大都會的輪廓。


融創·一江源,前城後江。以沿河大道為基,與核心商圈為鄰。打造了約66萬方城市地標。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更新,將江景、人文、文創、商業,住宅互相融合,彼此協調也彼此共存,一起打造屬於自己的微生態共同體。

又比如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

在此之前,筆者去看過北京的融創壹號院,上海的融創壹號院,「壹號院」三個字,就是一道高階的門檻,邁過就代表身份認證。


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新品發布


秉承融創TOP系血統,薈聚大師手筆,聯袂世界級匠心品牌,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旨在為武漢打造一座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封面之作。

除了位於武漢三鎮核心的融創·武漢1890、融創·一江源、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三大脊樑項目;此次發布會上,融創還同時發布了融創望江府、融創玖璽台、融創珞瑜路95號、武漢融創城、融創創谷中心等全新作品,同時,融創還與武漢地產集團深度合作,開發武地·融創金麟壹號、武地·融創錦上公館等7作品,共同深耕武漢、回報城市。


15大新品發布,融創24子共造大武漢


想想看,15個項目都是占有城市稀缺資源的收藏級資產,你方唱罷他再登場,難怪業內常感嘆「武漢已進入融創時間」。


而武漢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發布2019融創華中武漢共造者大會信息,也從官方敲定了融創華中的城市高度。


武漢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發布2019融創華中武漢共造者大會信息


融創進行的不是微優化,而是整個城市上的煥新,而從26℃心空間等產品力角度可以看出其打磨產品的態度,也為業內樹了個標杆在這裡——


在最好的地段,做融創最好的產品。


04

城市共同體


在地產下半場,未來誰能成為驅動城市?引領城市發展的力量?


答案已然明晰:具有「極致共情能力」的公司或平台。



正是讀懂了武漢,才有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融創·武漢1890、融創·一江源的歸心相融;



正是讀懂了武漢人,才會有融創華中「歸心知造」這樣的人居新標準;


融創華中的「歸心知造「,便是這樣一種「極致的共情能力」,以種種微小細緻的環節疊加,合力形成一個個人性化、顛覆式創新,與客戶(用戶)共情,與城市共情,做城市的價值共同體。

本質上,是融創對客戶的尊重,買一套房子,永遠不是為了躲在一個四方盒子裡那麼簡單,住得更好,也要生活得更好。

在同質化的市場之下,每一份創新和努力,都值得尊重。

不斷完善、創新,與城市共生長。所謂的共造者,或許就是這麼一個邏輯。

後記:



當更多人樂於大秀「規劃」

融創娓娓道來的是「共造」

當更多人愁著如何「快起來」

融創奔跑的動力是「慢下來」

當更多人熱衷搶占城市資源

融創已然成了城市知音

融創說,再見綜合體,你好共同體。

可以的,這很融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Xn2-m4BMH2_cNUg_d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