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像大考,中建三局為什麼能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2020-03-21     湖北樓市資訊

讓時間回到一個月前,疫情防控就像一場事關國計民生的大考。


8天建好火神山醫院,10天打造雷神山醫院,在和病毒傳播速度的比拼中,扳回一分,為大批危重病人帶去生的希望。


這是中建三局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這家被我們稱為「基建狂魔」的公司,能有這樣的建設速度,再次讓大家感到無比震驚。

更何況,這次建造的還不是普通建築,而是需要隔離病毒,高標準的醫用建築。

有消息說,正是由於火神山、雷神山近乎奇蹟的建造過程,在疫情結束後,它們的建築模型,有望在一個特殊場所展出,那就是中國建築科技館。


中國建築科技館效果圖


這是一座剛剛落成的地標建築,位於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地塊正中央,緊鄰中建三局總部大樓和光谷首個院落街區——光谷之星商業街。中國建築科技館是中國首個建築科技主題展館,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展示中國古代代表建築和現代經典建築,展望人類未來建築潮流。


由此可見,中建三局之所以能給出,諸如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這樣的完美答卷,背後不僅有龐大的動員組織能力背書,而且必定也有硬核的建築科技實力支撐。


NO. 1|壹


以火神山醫院為例,這家創意始於北京「小湯山」,標準又高於其的建築,採用了哪些硬核黑科技呢?


火神山醫院「魚骨狀」布局


比如,醫院採用獨特的「魚骨狀」布局,每根「魚刺」都是獨立的醫療單元,患者可以從病房外圍的「魚刺」部分進入病區,醫護人員可以從內部的「魚骨」部分進入醫院,最大程度減少交叉感染。


火神山醫院安裝通氣單元


再比如,整個病房護理單元內,共裝有700多套送、排風設備,就宛如給室內空氣裝上了導航,整個病房內可通過換氣次數,及送、排風量的控制,使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形成5~10兆帕壓力梯度,「指引」氣流從潔凈區流向污染區。


火神山醫院安裝排氣單元


此外,火神山醫院均為負壓病房,室內比室外氣壓低15兆帕左右,而每間病房設有1個送風口和2個排風口,排風管設置殺毒裝置,對排出的空氣先殺毒處理再排放。


火神山醫院建設伊始,就考慮到污水如何排放


除了空氣排放,火神山的醫療廢水也得到了妥善的處理。整個醫院在運營設計上,污水處理站採用雙迴路、雙保險系統,最大日處理能力2000噸,廢水從排出到處理合格,要經過7道工序,最終經系統檢測合格後,才會排入市政管網。


要讓醫院正常運轉,僅憑這些基礎、科學的空氣、污水處理系統還遠遠不夠,還有賴於看不見的信息化系統。


火神山病房內部的陳列,各類信息設備清楚可見


據了解,火神山醫院信息系統,共有5大類17個系統之多,為其快速運營提供了強大的軟硬體基礎通信方案,而且醫院專門搭建了4/5G無線網絡及專線網絡,為智慧醫療中的遠程指揮提供了網絡支撐。


這些建築黑科技,只是中建三局等企業龐大實力的冰山一角,卻提供了足以讓醫護人員和病患放心、安全的治療環境。


NO. 2|貳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中建三局讓人安心的,不止有雄厚先進的建築科技實力,還有旗下優質、貼心的物業服務。

疫情期間,暖心的物業很重要


疫情封城期間,呆在家裡的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除了家人就是物業。這場疫情,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好的物業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便利與安心。


就以中建三局物業為例,這家公司承擔著中建·光谷之星,及旗下中建三局眾多住宅、商業項目的日常物業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間受到不少業主的稱讚。


中建·光谷之星設置地毯消毒區


在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除了常規的消毒防控、送菜買藥等跑腿代購服務之外,物業工作人員還在大門口設有鞋底消毒區,並設置提醒告知牌。


劉惠珍在工作


劉惠珍是中建·光谷之星物業項目上的一名廚師。疫情期間封城、封路、封小區,但她每天徒步一個小時來到項目,只為物業留守值班員工們做好熱乎乎的飯菜。


彭文軍在工作


彭文軍是中建·光谷之星的一名物業秩序主管。但疫情來臨,物業需要留守值班人員,他毫不猶豫地選擇做大夥堅實的後盾。在嚴重缺乏人手的情況下,他毫無怨言的帶著項目值班人員每天兩次消殺,及時清理園區垃圾,打掃樓道衛生,為業主送菜,送米,分發免費蔬菜,親力親為,以身作則,每天都拿出他十二分的熱情,經常忙至天黑。


據悉,在整個疫情期間,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為零感染小區,在這份難得的成績背後,是中建三局物業不懈的努力,辛勤的付出。


在中建·福地星城,武漢出台小區封閉令之前,這裡的物業就用自己的私家車,來回數十公里,為業主拉回新鮮的蔬菜。

中建康城給業主送菜上門


在中建·康城,物業為了避免業主下樓交叉感染,用拖車將消毒好的蔬菜送上門。


封城期間,除了維持各小區正常工作之外,中建三局物業還積極投身火神山、雷神山抗疫第一線。


火神山竣工前夜,中建三局物業人員組成突擊隊,準備進駐醫院


NO. 3|叄


好的物業,對一個社區固然重要,但是在長久的封城期間,房屋自身的居住品質、公區硬體的使用體驗,也成為大家關心的另外一個重點。


對中建三局來說,物業僅僅是營造品質居住的其中一環,環視遍布江城的中建系,更多地是超過其項目定位的優質配套。


有人甚至形象的總結【中建三局這四個字,就是中建系產品,品牌溢價的保證】


圖中建·光谷之星效果圖


這一點,在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私人停機坪效果圖


以公區硬體配套為例,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不僅有一座2萬平的空中花園,還有私人停機坪、8000方市民運動中心、3.4萬方商業天街......


在疫情期間,不少人曾有過抱怨,比如小區密度太高擔心氣溶膠傳播;一家三口甚至四口,住百來平米是在太擠了;三個臥室就一個衛生間等等。


而在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這樣的問題幾乎都可以避免。


屋頂花園動圖


舉個例子,封城期間,雖然你不能出小區,但是你還可以前往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7棟塔樓,在2萬方的空中花園中徜徉漫步。


8000方市民運動中心內部效果圖

當然還少不了8000方市民運動中心,這裡配套室內游泳池、網球場、籃球館、健身房等,大都按賽事級標準裝備,不僅滿足運動健身需求,還能承辦賽事。


除了公區不俗的硬體配套,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的居住品質,高級感和科技感,從疫情防控的角度去檢視,也是頗具亮點。


NO. 4|肆


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的高級感、科技感,是如何助力疫情防控呢?


中建光谷之星公館堪比五星級酒店


首先,由專業的酒店設計大師楊邦勝設計的公館,整體風格趨向於五星級酒店,10.5米挑高入戶大堂及會客廳通風透氣;牆體、地面採用大量石材,及光面金屬材質,除了營造奢華感,還能便於日常保潔,減少衛生死角,這一點在疫情期間格外重要。


中建光谷之星公館電梯間


其次,公館出入配有7部電梯(含1部貨梯),速度可達4米/秒,正常平均等待時間不超過35秒,在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體驗之餘,較短的等候、乘坐時間,減少業主彼此交叉感染的風險。


中建光谷之星公館外立面玻璃幕牆


第三,外立面全雙銀LOW-E中空鋼化玻璃幕牆,外型上美觀,在材料及技術上也能保證房間的透光性、遮陽性,減少業主居家隔離期間的沉悶感。


建築內部中央空調,加上鏤空的中庭,讓空氣自由流通


最後也是格外亮眼的一點,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的科技感,比如採用智能中央空調,新風+PM2.5過濾,新風量達30立方米/小時/人,在有效去除空氣中的粉塵顆粒之餘,對減少病毒交叉傳播也至關重要。


有多重要,大家可以參照前不久的鑽石公主號郵輪事件。除了新風系統,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還有消防系統、公共廣播系統、報警系統等寫字樓才有的配置,這樣「超規」的配置,在武漢同類產品中實屬罕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Tf9AHEBnkjnB-0z4_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