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推薦使用的介紹環境及部位
1.酸鹼濃度超過70%的介質環境。
2.急冷急熱的工作環境。
3.反應溫度-50℃的氣相部位。
4.壁厚較薄的法蘭平面部位。
二、修工具
角向磨光機、電磨、碘鎢燈、天平或電子秤。
三、修復工藝
1.穿孔後焊補(如未出現磨穿現象,可直接表面處理)
焊補前,要用石棉或其他耐高溫物品覆蓋損壞部位,以防焊渣損傷施焊人員面部;
使用氬弧焊,儘量減少焊補部位熱輸入;
在焊補的整個過程中,施焊人員的臉部應避開修理部位的正法線方向,防止爆資損傷面部;
需要使用鋼板補焊時,應選用與釜體等厚的鋼板補焊,儘可能減小因鋼板厚度不同產生的應力;
補焊時應間斷施焊,以防溫度過高引起更多的爆瓷。
2.打磨
在打磨的過程中,施焊人員的臉部應避開修理部位的正法方向,防止爆瓷損傷面部;
用角向磨光機打磨修復面,打磨要細緻、徹底,金屬部位要露出灰亮的金屬表面;
打磨處理時應反覆打磨或火焰燒烤損壞部位邊緣
用電磨將修理部位周圍1~2cm寬。
3.表面清理
損壞表面打磨後,用工業酒精或丙酮洗滌去除附著在表面的油污、灰塵,防止修復與修理部位基材粘合不牢;(如條件不允許可採用氧乙炔加熱,處理表面油污、水分,用棉紗清理灰塵)
準備施工的表面應乾燥、無雜質附著。
4.修補劑配料
修補劑配料重量比例:A∶B=10∶1
配料器皿應乾淨、乾燥;
配料應快速攪拌均勻;
配料就在30min中用完。
5.塗敷修補劑
環境溫度以及修理部位溫度應為常溫,溫度過高或過低修補層都會出現裂紋,冬天溫度低應使用碘鎢燈為修理部升溫;
用少量配好的修補劑擦拭修理部位表面;
將配好的修補劑用力塗抹到打磨好的損壞部位,塗抹時不要將空氣封在裡面。
6.養護
常溫四個小時。冬天溫度太低應使用碘鎢燈照射修理部位或夾套通蒸汽升溫,修理部位溫度不能超過40℃;
第二階段修理部位升溫50℃~60℃養護5h;
第三階段修理部位升溫到90℃左右養護24h。
四、使用前檢驗
1.養護前和養護後修補層外觀應沒有大的變異。
2.養護後的修補層不能有鼓泡,發現鼓泡應重新施工。
3.養護後的修補層不能有裂縫,發現裂縫應重新施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FtDyHIBiuFnsJQVM23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