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前沒穿過鞋,1年只吃1個雞蛋,多次破產終成百億富豪

2019-06-24     背磚的秀才

何巧女,1966出生於浙江省武義縣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中,父母有兩兒三女,她排第二。

一家七口,擠在30平米的屋子,還得將這30平方一分為二。一部分放置兩張床,兄弟姐妹們睡一張,父母睡一張;另一部分則是廚房和豬圈,養著幾頭豬。

由於家境貧窮,何巧女直到10歲才第一次穿鞋,一年才吃一次雞蛋。

改革開放後,何巧女的父親覺得種地沒出路,開始轉型種起花木。當時花木市場興起,遇到風口的一家,很快賺到第一桶金。

有了錢,一家人的生活終於轉好,何巧女也能好好讀書,最後考上北京林業大學,畢業後進入杭州林業局。

1990年,何父受邀進京參加盆景展銷,充當翻譯的何巧女發現,外國人對幾百塊的盆景很感興趣。展銷會後,她辭職下海,在學校租下一個溫室花房,再到廣州購買一批盆景,培育好後賣給酒店和飯店。

那些高檔酒店中,許多管理層都是外國人,何巧女會英語,也能吃苦,經常親自維護盆景,外國人信任她,給了她第一個十萬元的大單。

此後,何巧女把生意越做越大,訂單越收越多,又開起了花店,幾年後身家超過100萬!

何巧女挖到第一桶金後,決心再接再厲,卻沒想到遭受慘痛打擊。

1992年8月,何巧女成立東方園林藝術公司,因為生意越做越大,一人無法兼并過多事物,就想著多找幾個人才分擔,但正是這次人才招募,使得她深陷困境。

1993年,她高薪聘請一位經理負責進貨,但他買了50多萬假花苗就逃之夭夭,不僅讓公司損失慘重,同時失去100多個大客戶。

她為挽回損失,聽信讒言,將所有積蓄拿去河南開礦,結果被騙得精光。最後,創業合伙人不辭而別,員工也跑了,只有債主每天跟著她...

何巧女在那段時間說盡好話,簽了許多欠條,但始終沒有逃避責任,因為她知道必須承擔責任。在一次去鄉政府簽欠條時,因為何巧女的守信,政府讓她接下綠化別墅的項目。

但由於團隊的人已經解散,何巧女親力親為,她將這個項目,當成救命稻草,用盡所有心血,只為能做好這個項目。

在她的努力下,這個別墅項目開盤就轟動一時,裡面的園林景觀更是交口稱讚,不少媒體聞風而來,何巧女與她的公司一戰成名。

此後,不少樓盤的園林工程都找到何巧女,公司也因此一飛沖天。

小有成就的何巧女鬆了一口氣,但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當時有傳言國家要推出創業板,有諮詢公司向何巧女拍胸口承諾這一點,何巧女信以為真,決定大幹一場。

2003年,她一口氣在12個城市拿下80多個項目,員工多達700多人,人多項目多,弊端開始放大,最重要的是資金鍊開始緊張。

景觀工程都是先墊付、先施工、後結算,項目越多,資金鍊就越緊張,再加上新人多、項目多,許多工程效果都不如意,客戶也乾脆拖欠資金。

就這樣公司元氣大傷,她只能裁掉12家分公司,不少下屬紛紛出走,一時間,公司沒人沒錢,處於破產邊緣。

那段時期,是何巧女生命中最艱難的時期,據她回憶,當自己撐不住時,會閱讀鄧穎超、宋慶齡等女性傳記,自己又會增添一點面對困難的勇氣。

2004年,何巧女過得非常艱難,費盡心血、想盡辦法才讓公司活下來,她帶著團隊到處討要貨款,甚至被威脅。

公司裁減到200餘人,接到500萬以上的大單,拿到錢後就去還欠款,公司才得以存活。

經歷許多後,何巧女意識到,欲速則不達,做生意不能一步登頂,而是要一步一個腳印。

她決定將公司轉型做市政園林,結果一舉成功,先後做出北京T3航站樓、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景觀大道、蘇州金雞湖、紹興鑑湖等項目。

2009年11月27日,東方園林成功上市,成為中國園林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2017年,何巧女夫婦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的身家是225.1億元,排名第79位。

如今的她,身家百億,卻仍住在租來的房子,開著一部員工都覺得破爛的小車,每天工作12個小時,從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一周工作6天,一年也鮮少有休息的時候。

百億身家,「摳門」不買房的何巧女,做起慈善卻絲毫不手軟。

2012年,她成立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並投身環保公益;

2015年,她承諾向基金會捐贈本人所持有的東方園林7630萬股股票,以2015年9月18日股價計算,價值29.23億元;

一年內捐贈5個項目,承諾捐贈額高達5億元。

曾經窮到連鞋都穿不起,如今身家百億,狂捐幾十億,何巧女用她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什麼才是奇蹟。

有一句話:

「或許從人類文明開始,就有兩件事情是不變的:一是人們生來並不平等;二是我們能夠用自己的努力改變這種不平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O_CWwBmyVoG_1ZRA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