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 | 優派新老大金剛比一比!進步到底值不值?

2020-01-16     極客灣

「大金剛」更新有些時日,老金剛也順勢降價了,這樣讓不少朋友陷入了疑惑「大金剛新老怎麼選?」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一個新老對比。可能還是有朋友不了解什麼是「金剛」系列,這裡就再贅述一遍:

最早的四大金剛分別是優派XG2703-GS、華碩PG279Q、AOC AG271QG、Acer XB271HU,這四個方案類似(友達2.6面板)的IPS 2K 144 G-SYNC的顯示器。

而新大金剛目前有優派XG270QG、LG 27GL850、Acer VG272UP等,用了LG nano-IPS面板的幾個顯示器,面板相同但定位差異更大。此外還衍生出了一批IPS 1080P 240Hz的顯示器,比如未曾介紹、卻可能更香的XG270(不帶後綴版),把他倆和上一代XG2703擺一起,又能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外觀對比

影 流 之 屏 ?

正面一看,好像也沒啥差別,就是老金剛綠了點,兩台新金剛外觀毫無差別,唯一的區別僅在XG270比XG270QG多了一個HDMI接口。

看看底座,差別卻大了起來,老金剛XG2703的底座占地非常大,(在寸土寸金的時代)桌面利用率偏低,

XG270系列用的T字底座就騰出了左右兩大塊桌面空間,方便你放個手辦、添個模型。更重要的,材質換成了金屬,採用磨砂+拉絲拼接工藝,更穩、質感也更棒。

底座的走線孔都是祖傳的六邊形設計,老版位置靠下,實際走線會不太好看,特點是底下的XG塑料塊是會發光的;新版的位置挪地更高,走線不容易被看見,美觀性做的更好。

順勢翻到側面,可以看到整個支架都做了升級,提供了155mm升降行程,高了約一拳距離、更加健康(特指預防頸椎病方面),不用在顯示器下墊東西、也省了買第三方支架的錢。

從支架的轉軸上可以發現,除了0~90°垂直旋轉,-5~20°俯仰調節外,還支持45°左右旋轉,老金剛的轉盤在底部,需要你帶底座一起轉。

此外XG270支架頂部還設計了一個提手,方便搬運;老金剛的是同心拉絲裝飾板,搬起來姿勢稍微彆扭些。

為了方便刷貼吧,相信一定有人喜歡把螢幕豎過來用,老金剛支持固定右旋90°,新大金剛支持左右90°旋轉螢幕,阻尼確認感更好。

可能細心的朋友注意到了,老大金剛的支架背面是帶一個伸縮耳機支架的,但說實話,背面的耳機支架使用率實在太低了,不方便,於是這一代新大金剛安排在了螢幕左後方,要用的時候拉出來即可。

整個背部風格更加圓潤,減弱了線條的誇張感,增強了協調性,去掉了容易沾染指紋的反光面,

為了設計語言的統一,頂部的一排散熱孔也從最常見的豎條格柵換成了梯形陣列。兩代金剛都支持VESA孔安裝支架,不過老金剛自帶的支架需要用螺絲擰上去,而新金剛換成了快拆裝式,底部按鈕一按就可以取出。

新金剛做了專門的音響孔,出聲效果比老金剛好一些,至少能聽個響,還有立體聲,留來備用還挺不錯。

底部接口處,新金剛加入了彈性較好的保護罩,左右各帶一條導線槽,很適合有線外設使用,滑鼠也不用專門買巨貴的電競理線器了。

接口方面,老金剛帶1x DP、1x HDMI、1x 3.5mm、2+2 USB,而新金剛底部雖然多了一個USB口,但取消了右側的USB HUB,老張覺得有點遺憾,

但因禍得福的是,新金剛加入了左右兩側的電競遮光罩,尺寸比較大,可以有效防止側光反射、干擾視野(A1高閃來一個,秋梨膏!),

子曾經曰過:「有RGB才有靈魂」,所以新大金剛XG270系列加入了滿滿的RGB元素,背面是整個六邊形RGB燈陣,可以通過顯示器設置或驅動更改燈效。

(由於沒有白牆,就拿豬王的隔音棉代替一下)

如果你靠牆放,它還能把燈光打在牆上,提供更好的氛圍。螢幕底部也有兩長條RGB燈帶,可以打亮桌面,更能打亮手辦!

不得不說,有了RGB,逼格提高了不只一個檔次,不知道的還以為這顯示器上萬(自信)。

再看到螢幕底下,原來大金剛用的是側後方的實體按鍵,說實話因為看不見,經常有誤操作的情況發生,

新大金剛使用了OSD搖杆操作方式,更加方便。OSD的UI做的也更好看,功能更多,這裡我們看一下這一代XG270QG(2K 165Hz)和XG270(1080P 240Hz)的UI,

除了字體大小略有區別外,功能基本一致,不過價格更低的XG270居然還多了HDR10和Adaptive Sync功能,我們也可以看到,顯示器的刷新率更是高達240Hz啊!你見過IPS這麼高刷新率的嘛?

▌螢幕對比

這兩代大金剛色彩上會有多大進步呢?這可能是很多人不太關心、卻很重要的東西。我們還是通過i1 Display + DisplayCAL檢驗。

對比只出肯定要做條件統一,我們把他倆統一到D65 160nit標準下,老金剛XG2703GS推薦參數「紅100綠94藍95亮度32」,新大金剛XG270QG推薦參數「紅97綠94藍100亮度29」。

色域方面,老金剛XG2703GS達到了115% sRGB、79% AdobeRGB、81%DCI-P3色域容積,以及99.8% sRGB、75% AdobeRGB、81.4% DCI-P3色域覆蓋。

新金剛XG270QG得益於採用全新的Nano-IPS面板、最強的KSF背光,以及出廠調教,達到了驚人的142% sRGB、98% Adobe-RGB、100%DCI-P3色域容積以及99.8% sRGB、86.1% AdobeRGB、94.4% DCI-P3的超廣色域覆蓋。

以sRGB IEC61966-2.1為樣本進行測試,二者出廠色准調教都還不錯,新大金剛白點ΔE0.77,平均ΔE 2.26,最大ΔE 5.2,這點是比老金剛高了n個級別的,達到了專業級需求,要說唯一的缺點就是新面板最大對比度稍弱於老版。

實際肉眼觀感如何呢?還是兩個字「漂亮」。下面用相機拍攝對比,實際肉眼看上去差別是比照片大不少的:(由於相機本身存在色彩取向,效果僅供參考)

通過色卡對比可見,兩者色彩差別很大,得益於色域大幅度提升,XG270QG的色彩會比老金剛鮮亮一大截,色彩顯得很到位很真實。

雖然不少人網上說這代Nano-IPS對比度變低了,實測在160nit亮度下,老金剛對比度達到了917:1,而新大金剛達到了854:1,

實際使用甚至放一起對比,肉眼也不覺得有什麼差距,反倒是得益於色域提升,色彩更豐富,反而覺得層次感更好,畫面立體感更強了。

好而正確的色彩表現,無論對於專業修圖調色,還是日常看番看劇,都是有幫助的。遊戲方面,兩代大金剛都有硬體級G-SYNC,可以有效防止撕裂,二者都是2K 165Hz,延遲和響應表現都挺好,

上面是用1/500s快門速度捕捉高速晃動的畫面(G-SYNCoff),老張覺得新金剛中的XG270性價比更好,240Hz超高刷新率對於電競來說有著顯著優勢,每一個瞬間的畫面信息量都巨大,在排位、比賽的時候,信息量往往是成敗的關鍵。即便是日常體驗,俗話說用了144就回不去60了,現如今用了240就回不去144了。

雖然是1080P 240Hz,很多人會在意「大果粒」問題,同樣27英寸下1080P和2K到底差多少呢?

在日常使用下,其實一看字體就知道是什麼解析度,高解析度確實優勢明顯。不過玩遊戲的時候並不會特別注意到解析度,刷新率的優先級要高很多。

▌總結

新老金剛的進步是顯著的,總的來看可以分為下面幾點:

螢幕面板大幅提升,色彩表現出色

外觀設計全面優化,更易用更好看

整體做工進步明顯,用料更加紮實

如果你預算充足,那新大金剛XG270QG是你的不二之選,做工體驗更好,樣子也更騷包,別人一看就覺得是頂級貨,打遊戲還能兼顧修圖調色剪視頻。

如果你只需要2K 165Hz,預算又不那麼充足,上一代大金剛XG2703GS也夠用了。如果更側重電競,是個硬核玩家,那買個240Hz的IPS,XG270他不香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remEXABgx9BqZZI3C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