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私了後還能立案嗎

2019-11-12   靈壽普法

 來源:找法網

根據我國交通法規定,如果交通事故發生之後沒有造成人身傷亡、沒有存在違法違規行為,雙方又對事故責任沒有爭議的,是可以通過私下解決的方式處理的,可以不走法定程序。下面找法網小編為你整理了車禍私了後還能立案嗎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一、車禍私了後還能立案嗎

  「私了」後又請求公安機關處理的,公安機關在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後,應當立案進行處理。公安機關應根據當事人提供的線索,儘量收集證據,儘可能準確地認定事故責任。但由於現場已不復存在,在無法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則適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規定》,推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即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不報案或者沒有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不報案或者沒有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無法認定的,應負同等責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應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一方負次要責任。公安機關作出責任認定並經兩次調解無效後,任何一方當事人均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開車違反交通法規,造成嚴重後果,可能會構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果行為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雙方採取「私了」手段未報警,這時候的私了協議只是針對雙方民事責任,並不能對「刑事責任」進行協商、計價還價。肇事人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對於「私了」協議,可以算做取得被害人諒解的一種方式,可以從輕處罰。

  如果行為人當時存在酒駕行為,會構成危險駕駛罪。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 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二、交通事故私了有哪些壞處

  和解具有很大的自由度,無需走司法程序,效率高,簽和解協議,可以儘快解決事情。但是,事情存在正反面,要是和解不當,很有可能會損害自己的利益。 發生交通事故後,受害者在病情未明、傷殘等級不清楚的情況下,不宜輕易「私了」,包括在交警組織下的調解,交警很多情況下是採取只要受害者、肇事者都同意調解方案,而不管是不是公平的態度的。

  而且,有些交警,對法定的賠償項目、標準、範圍並非十分清楚,有時難免有大的出入。 所以,發生交通事故後,無論是肇事方還是被損害方,應當謹慎,不要輕易和解。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諮詢專業人士,最好是交通糾紛律師,聽取專業人員的意見。

  三、交通事故私了注意哪些事項

  首先,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問題。一般要向保險公司理賠需要出具各種各樣正規的文件資料、收據等,而在雙方「私了」的情況下,很難會有這些手續齊全的文件資料和收據。當缺少這些完備健全的理賠依據文件資料和收據,保險公司一般是不會給與賠償的。當事人的這種做法無疑加重了自己的賠償責任,同時也使保險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其次,「私了」後的履行問題。現實中,肇事方在達成了「私了」協議後,拒絕按照「私了」協議履行其賠償責任的情況大有存在。也會出現很多肇事方為達成「私了」協議,作出大量承諾。但在協議達成後,受害方要求肇事方履行協議義務時,肇事方常常會以各種理由拖延,甚至拒絕履行協議內容,有時可能還會出現人間蒸發的情況,給受害方帶來很大困擾,造成無法拿到賠償。如受害方需要進行醫療診治的話,因缺少醫藥費,而延誤病情診治,會使受害人雪上加霜。

  最後,「私了」後續問題。很多交通事故發生後,受害人身體當時並沒有什麼不良反應,故在「私了」時,對於醫療費用的預算往往比現實中支出的低。可是,人體就是奇妙,原先看著還挺好的身體,這會兒卻被醫院檢查出了大問題。這時,就會涉及大量的後續醫療費問題。可是肇事方往往會為了自己以後安枕無憂,常常會在協議中寫明「對以後出現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而受害人在簽協議時,也認為自己以後不會有太大問題,而沉默答應。當出現後續醫療費問題時,交通事故雙方往往會因此爭得面紅耳赤,問題又一次出現。

  我們都知道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後,應該第一時間通知交警來處理,如果雙方對事故責任、賠償問題等沒有爭議的,一般都會採取私了的方式解決,而這也是法律所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