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是個坎,家長要保駕護航讓孩子邁過去

2019-07-20     魔耳教育總部

很多家長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剛入學上一、二年級時很容易得高分,90分、100分輕輕鬆鬆可以拿到,可是到了三年級,成績就突然降到70、80分了,而且很難再上90分,而且這樣的現象不止一兩個孩子會出現。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三年級是道坎」。

小學六年有三個階段

朦朧階段(1~2年級)

二年級剛入學的孩子,對上學和學習的概念還很模糊,相對來說的課本知識也相當的簡單,孩子處於萌芽狀態很容易接受。

在這個時期孩子還十分依賴父母,他們的自主意識還處於朦朧階段。

過渡階段(3~4年級)

到了三四年級孩子逐漸從萌芽狀態,他們開始對學習有了具象化認識,這個時候他們還面臨著心理的變化。三、四年級的孩子相比於一二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自立能力會有一定的增強,在學習和生活上都處於蓬勃生長的階段。

自主階段(5~6年級)

在度過三四年級的過渡期後,孩子進入五六年級,這是一個完全自主吸收知識的時期,在這段期間候家長能做的不是干預控制,而是為他們提供充足空間,讓孩子全面吸收知識。

由此可以看出,在這三個階段中,三年級處於過渡階段,是整個小學階段相當重要的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從萌芽期走向完全自立的橋樑,這個階段中的孩子心裡和生理都處於脆弱狀態,如果家長不夠重視,沒有在這個階段好好教育孩子,那麼可能會毀掉孩子整個小學學習生活!

家長該怎麼做?

國家教育研究院表明學習能力的三個要素包括: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的學習方法。

塑造孩子的學習態度

在一二年級學習成績哪怕得100分也不能說明什麼,到了三年級才是孩子真正理解學習的時期。

這個時候的孩子對學習有了完全的認知,他們可能會對學習產生消極甚至不喜歡的情緒,認為學習太累、好難,在這種時候家長一定要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

家長應該為孩子在過渡期期間塑造正確的學習態度,讓孩子明白學習不是他們不喜歡就可以不去學的。

初始階段孩子對學習態度將會影響孩子在以後的所有學習生涯的態度,一旦孩子端正了對學習的態度,那麼孩子就會學的比其他人快,從而引發他們對學習興趣。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當孩子的可塑性處於最強時期的時候,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他們受益一生。

習慣並不是一兩天可以養成的,如果說一二年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可以適當在學習上放鬆一點,那麼一旦到了三年級,不僅僅孩子需要有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家長也要開始有意識的形成自己對孩子的輔導習慣。

在這個階段家長一定要抓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那麼往後家長也可以輕鬆些。

反之,如果將來孩子學習習慣上出現問題,那麼則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修補。

鍛鍊孩子的學習方法

老師誇獎班級里的學習好的孩子,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他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學的很快,事半功倍。」

由此可以見,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是可以讓孩子走捷徑的。

一個好的學習方法會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習變得輕鬆,同時還能達到讓孩子愛上學習的目的,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學習從來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三年級是個坎,如果家長保駕護航讓孩子邁過去,打一個良好的基礎,那麼會讓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更加遊刃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d3XPGwB8g2yegNDeI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