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轟走物業的小區,現在怎麼樣了?

2019-11-20   物業小常識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建議取消物業?心裡有點數的人都知道原因,無疑就是覺得物業沒有存在的必要,或者是只能存在好的物業,黑心物業太多等等。無論是什麼原因吧,現在的物業確實是幾乎「全網黑」和「人人喊打」了。

華府小區趕走物業後

就像沒有保姆帶的孩子

生活過得一團糟

但是仔細想想,好的物業是存在的,只不過沒有被我們碰上罷了。一些沒有問題的物業看見物業這個群體這麼被人黑被人罵,想必心裡也是不痛快的吧,只能說大部分物業是有問題的,只有少部分物業是沒有問題的。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物業費和物業服務態度的問題。現在的人不單單是對物業規定和服務態度有疑問,還有一部分人乾脆認為物業是沒有必要存在的,他們的存在就是「收錢」,實際上沒有必要交這一筆錢。這個說法和物業好壞沒有關心,上升到了物業該不該存在的問題。

物業該不該存在?如果讓大家做一個投票,我相信大部分人會投「不該存在」那一個選項,因為之前做過類似的投票,結果顯而易見。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大家真的去聯合業主們提議取消物業了嗎?儘管大家對物業這麼不滿意,但是真正要轟走物業的絕對是少數,實際上,已經有不少小區在轟走物業後「一塌糊塗」。

那些轟走物業的小區,現在怎麼樣了?4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一塌糊塗」。

雖然口口聲聲對物業不滿意,但是一面也不去轟走物業。業主們是怎麼想的呢?其實很多業主只是說說罷了,要真離開物業,麻煩事就很多了。再者,很多業主不想管這些事,還要聯合業主一起罷免物業,誰有那個閒時間呢?所以大家也是悶聲交了物業費,不想管這檔子事。但是總有些業主比較積極,實際上,現在取消物業管理的小區也多了起來,但是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只能說是「一塌糊塗」了。

杭州黃金地段某小區

6年前趕走物業搞自治

在杭州有一個小區就真的「自治」了6年,因為對物業不滿意,換了物業還不滿意,乾脆業主自治了。明明是好地段的房子,也屬於高檔小區,但是取消物業後自己享受到的比老破小的待遇還不如,草坪枯了,公共設施沒人管。為什麼造成了這樣的現象呢?剛開始業委會倒是很積極,但是時間一長,大家就覺得辛苦了,所以造成了現在各掃門前雪的現象。環境不好,大家心情也不好,只能說是「一塌糊塗」了。

比這個更糟糕的事情還有呢,沒有物業只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但比這個更嚴重的後果你知道嗎?那就是小區房價的下跌!

眾所周知,我們在城裡買房都是要看房子的升值潛力的,是為了以後二手轉賣能有個好價錢。但是小區環境不行了,安全也不能保證,這個小區二手房房價直接下跌了幾千塊,中介明確表示:比周邊便宜多了,差不多戶型和樓層,單價要便宜2000~5000元/㎡。這可不是小數目,一平米下跌這麼多,房子貶值的太多了!也是「一塌糊塗」,房價直接讓人大跌眼鏡。

趕走物業後的小區

小區的環境和物業服務當然會影響房子的價值,比如一個高檔小區的服務和管理好,二手房房價都比周圍小區房價高。業主們想問題太淺薄,認為物業也有業委會管理,以前不也是沒有物業麼?話雖然如此,業委會當然可以管理,但是沒利可圖的事實誰也不願意干,而且業委會懂的東西總是沒有專門培訓過的物業懂的多,而且現在很多業委會組成成員都是退休老人,管理小區的那一套太陳舊了。今時不同往日,就拿上述例子來說吧,就足以說明問題。

物業固然有很多問題,但是好的物業固然能給小區更好的環境。現在不比以前的單元房,現在人們生活忙碌,對生活品質要求高,和以前是不一樣的,物業的存在十分有必要。這並不是為物業說話,而是我們要看到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究竟可不可以。

自然,有些人會說是可以的,有些小區沒有物業管理業主們也生活的很好,但是那些要麼是破舊的小區,要麼是自身條件就不怎麼樣的小區。其實這些小區的安全係數和環境都是不如高檔小區好。誰不想在一個好的環境下生活呢?

取締不現實,解決問題才是首要的。



來源:足夜思遠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