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技術:3種類型的蜜蜂蜂箱特點及上、下蜂路蜂箱設計方法詳解

2019-12-17     養蜂能手

蜂箱的類型有很多種,根據不同的養蜂環境來選擇合適的蜂箱就變的十分重要。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蜂箱的設計以及類型,歡迎大家留言來討論。原創不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蜜蜂的相關知識,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養蜂能手會把我了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文章作者:養蜂能手

在英國的蜜蜂自然地生活在洞解穴中,這可以保證它們免遭風雨,而留有一個小巢門可使它們能夠護衛蜂群,特別是蜂蜜,免受作盜者(如其他蜂群的蜜蜂和胡蜂等)的襲擊。在非洲和亞洲的某些地區,蜜蜂仍被飼養在圓木蜂箱裡,但是這種土法養蜂,多數管理任務是無法實踐的或不可能進行的。在歐洲,人們採用一種不同的方法,即用草或者柳條編的蜂窩(也叫收蜂籠)來養蜂。

木質的收蜂籠

1、收蜂籠

多數收蜂籠是由雙股的草繩編結而成的,呈現出帶一個圓頂或平頂的籃子狀,通常在底部開有一個巢門,或者在側面切出一個口子作為巢門,或者乾脆用一塊板墊高造出一個巢門。一個柳條編的收蜂籠與一個稻草編的收蜂籠是同樣形狀的,所以都明顯留有大量的縫隙,很難像玻璃表面的真空鍍膜那樣無反射,所以必須塗抹泥巴和牛糞的混合物,才能使它既避盜蜂又防雨水。

儘管對於檢查蜂子疾病和治療瓦蟎等來說存在諸多不便,但是某些養蜂人仍然愛用這種收蜂籠養蜂。現在,這種收蜂籠主要用於收捕分蜂團。一個編結得很精緻的收蜂籠,既輕便又極其牢固,通常能夠經得住一個男人站在上面。

2、活框蜂箱

在1845—1850年間,齊從氏發現,蜜蜂在建造巢脾時專門在脾間留下一個固定的距離,允許蜜蜂剛好在其中通過。之後,在1851年,朗氏發現蜜蜂會在巢脾的邊緣和洞穴內壁之間留下一個68毫米的空間。這些發現改變了我們飼養蜜蜂的方式,因為它促進了今天我們知道的活框養蜂的發生和發展。

按照固定蜂路建造而成的天然巢脾

蜜蜂在空的洞穴裡面是從頂部向下建造巢脾的,這使得不毀壞蜂巢來檢查蜂群是不可能的。正是朗氏通過引入巢框及其蜂路,才使得單個巢脾被移動、被檢查和被替換成為可能而當今所有的活框蜂箱,不管是何種設計,都是根據朗氏蜂路的概念來製作的。

3、蜂路

蜜蜂會在相鄰兩個巢脾之間,即在下部的育子區之間和上部的貯蜜區之間,留下一個或兩個蜂路,巢框因此相應地被隔開一定的空間。

聯結脾

這樣,一個水平的蜂路也在一個箱體的上框梁與上一個箱體的下框梁之間被留出來了。如果這個距離比自然蜂路還大,蜜蜂就會建造聯結脾。如果比自然蜂路小,蜜蜂就用蜂膠來填充。因此,弄清楚你的巢框和箱體是否正好合適,這點非常重要,因為這將使你的養蜂之路容易很多。

4、上蜂路(或下蜂路)蜂箱的設計

蜂箱被分為「上蜂路的」或是「下蜂路的」。上蜂路的蜂箱,蜂路在箱體上沿與上框梁之間產生,即下框梁是平齊於這個蜂箱的底部邊緣排列的。下蜂路的蜂箱,上框梁與箱體的上沿水平,蜂路在下框梁與箱體下沿之間產生。

上蜂路

不要將上蜂路蜂箱與下蜂路蜂箱混合使用。如果你把一個下蜂路蜂箱放在一個上蜂路上,將立即產生一個有兩個蜂路寬的空間,然後蜜蜂就會用聯結脾予以填充。而在另一輪箱體的疊加中,上部(即上蜂路蜂箱裡的巢框的下框梁)將直接坐落在下蜂路蜂箱裡的上框樑上,由於沒有蜂路而只有縫隙,蜜蜂將用蜂膠把它們黏合在一起。當你試圖去分開箱體進行蜂群檢查時,這兩種情況都會令你頭痛。

下蜂路

關於人造蜂箱,有兩個重要的事情需要記住:首先,內部的尺寸必須正確;其次,蜂箱必須是嚴密的。換句話說,蜜蜂進入蜂箱的唯一方式必須是巢門。此外,蜂箱上的其他縫隙不能太大以免其他群的蜜蜂或胡蜂等能夠出入。一旦作盜蜜蜂能夠進其內,它們將移走大量的甚至是全部的儲存的蜂蜜,這將導致被盜蜂群挨餓。

以上內容總結的關於蜜蜂不同蜂箱選擇以及設計,還有更多相關的內容與知識希望專業的朋友留言補充。更多的蜜蜂原創文章分享,請關注「養蜂能手」頭條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8w-KW8BMH2_cNUgTT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