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和田塔克拉瑪干腹地達里雅布依,自駕探訪沙漠最後的守望者

2019-11-10     汽車自駕游

中國首批重型拉力車勇闖達里雅布依

順利完成環塔ADV挑戰營所有路段訓練

達里雅布依,這個謎一樣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存在了數百年的村莊,也就是近些年才被外界逐步認知的。這裡的牧民逐水而居,在距于田縣西北約210公里處的克里雅河沿岸形成村莊,可至今仍不通公路。2019年的金秋,環塔ADV挑戰營的40餘位車手,成為首批駕駛重型拉力車勇闖達里雅布依的騎士。

由於田縣城向北出發,起先還可以通過90公里的柏油路直達新達里雅布依鄉,而後的120公里就只能開啟沙地行駛模式了。「新達里雅布依鄉」還是可以從導航APP上找到的,這裡安置了絕大部分達里雅布依人,而我們的計劃,是去探訪老達里雅布依鄉,還有許多人家在那裡「守護」著。

在克里雅河千百年的滋養下,一條長長的綠洲由南向北伸往塔克拉瑪干深處,河岸植被茂盛,多為胡楊、紅柳等,而環塔ADV挑戰營的車手們的「路」就在其間穿行!深秋季節,克里雅河不算湍急,但是河床寬闊。據說在豐水期,河水會漫溢、漂移、擺動,因此無論來過多少次達里雅布依,都不可能看到兩次一樣的克里雅河!

深入達里雅布依的過程,必經的是翻越數座沙丘,軟沙塘土和鹽鹼灘地交錯的地表形態,讓我們無法將之稱為「路況」,只能根據騎行經驗控制駕駛姿態。這可以算是最直接、最典型、最挑戰地親近塔克拉瑪乾的方式了,對與來挑戰營訓練的車隊來說,重型機車隊伍集體行動更是難上加難。為車隊教練們配備的「小越野」摩托車顯然應付這種路段更具有優勢,他們往返於車隊前後,往復協助、救援。

老達里雅布依目前還有相當規模的村莊,如今也在引導這裡發展旅遊業,例如:走出達里雅布依的姑娘妮莎,在大學畢業後又回到了這個沙漠中心的村莊,幫她哥哥經營起了牧家樂,她也成為央視紀錄片《沙漠最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之一。

目前,在達里雅布依,像這樣可以解決遊客食宿的牧家樂有十來家,接待能力已達百餘床位;小小的鄉村裡雖然生活條件有限,但是必要的生活服務一應俱全,商店、餐廳也會一直播放著歡快的民族音樂招徠;中國行動網路已經覆蓋(僅限於通話,但無數據網絡),因此遊客可以通過電話預訂食宿。可是,目前達里雅布依還沒有加油站,只有政府管理的加油店;這裡的用電也是計劃性的,因為均來自於太陽能發電;雖然沒有自來水,但是家家戶戶都有井水。

手抓肉、烤肉餅(沙漠披薩)、烤肉…這些雖是就地取材當地人的食譜,但是于田縣每天會固定向達里雅布依運送蔬果、副食等。以此,我們想要的糖酒飲料等等,都可以在村裡的小賣部找到,只比城市裡價格稍貴一點點。如果一定要找到這裡的土特產的話,就是沙漠裡的鎖陽,從達里雅布依居民的記帳本上看像是5塊錢一公斤。

入夜後,屋外將近-10℃,車手們忘在門外的水袋已經結冰,吸管則完全被凍實;而泥漿和著紅柳枝砌牆的屋內,卻被爐火烤得暖融融的。奇怪的是,和其他鄉村不一樣的是,除了聒噪的羊、豐滿的駱駝、低調的土雞,就只有幾隻閒散的貓和幾群翱翔的烏鴉。

除了四處遊走、拍照,當地會漢語的年輕人們還喜歡和車手們聊天、打量摩托車,畢竟來這裡的人很少,而駕駛重型機車進來的這更是首次。

如有疏漏或錯誤,請不吝賜教。

文圖版權屬於原創作者,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為了保護原創作者版權,該篇只採用小圖示意,

歡迎關注《汽車自駕游》雜誌刊載的全文、美圖及地圖。

更多自駕遊資訊與交流,請關注頭條號「汽車自駕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6imbG4BMH2_cNUggV3-.html












世上本沒有路

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