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淘媽
在假期里,除了過節的喜悅,多數家長也會被一個問題困擾著,那就是孩子學習不主動。為了能讓孩子寫作業,磨破了嘴皮,操碎了心。孩子不寫作業,母慈子孝,家裡一片祥和。只要讓孩子寫作業,家裡就雞飛狗跳,雞犬不寧。但是也有些孩子很省心,學習的事情從來沒讓家人操過心,作業不用父母催自己就能主動完成,這些孩子及家長總會引來別人的羨慕。其實那些學習主動的孩子,家長都做對了這5件事,看看你有做過嗎?
1.不催促,不嘮叨
有多少家長,孩子放學剛進家門就開始嘮叨「趕緊寫作業,早點寫完早點睡。」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又會在旁邊一直說「你看看你,這麼簡單的題又算錯了。」「別磨蹭,抓緊時間寫。」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你越嘮叨,孩子越不聽你的,甚至會很反感。父母的嘮叨並不能成為孩子學習的內驅力,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懶惰、拖延。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不要干預太多。讓孩子自己發現學習的樂趣,引導孩子要為自己負責,這才是重要的。
2.不包辦太多
我們上邊也說過,孩子學習要靠自己主動。在學習方式、學習習慣上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但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例如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當「監工」,時刻盯著孩子,一發現孩子做錯了就趕緊糾正,甚至批評。而且你一直盯著孩子,孩子心理負擔也比較大,寫作業時也難以集中精力。其實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坐在旁邊看書,練字,和孩子一起學習。
3.從小幫孩子立規矩
好的學習習慣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家長一定要有這樣的意識。想要孩子長大後學習主動,在小的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立規矩了。例如放學回家就寫作業,寫完學業再去玩,寫完作業要檢查好等。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給孩子立好規矩就要堅持執行,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妥協。讓規矩來督促孩子自主學習,比家長念叨千百遍都管用。
4.幫助孩子設立學習目標
在學習的過程中,少不了目標的設立。有了目標,孩子學習的時候就有了動力。當然了,這個目標的設立要與孩子的學習情況相符。一旦孩子達到了目標,就會產生成就感,這樣孩子接下來的學習就會更有勁。孩子會對每一次學習都感到愉快、喜悅,從而產生繼續學習的濃厚興趣。
5.家長樹立好榜樣
很多家長光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自己卻時刻手機不離手,並沒有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在這種家庭氛圍中,孩子能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怪。所以,平時多看看書,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孩子想不學習都難。
淘媽說:想要孩子能主動學習,家長不要光說孩子,自己也要做好這事。如果家長能做好輔助工作,孩子的學習也能讓你省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