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家長願意相信圈內其他知名家長,卻不信任康復機構?

2020-07-16   羿雲天說

原標題:為什麼很多家長願意相信圈內其他知名家長,卻不信任康復機構?

在自閉症圈呆久了,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星兒家長,對於因為孩子剛入圈的星爸星媽來說,他們的心路歷程總會經歷一種過山車似的的漫長迴旋和相信命運後的帶著孩子進行按部就班的康復訓練。

曾經有一個星媽帶孩子去過北京、廣州找過當地最有名醫院的有名專家,診斷的結果其實都是大同小異,因為如果是真正的自閉症患兒,每個經驗豐富的專家都已經練就了火眼金睛,結論的差不多讓家長相信自己孩子的不同,便建議開始尋找康復機構進行有效且長期的康復訓練。

後來,這個家長如尋找知名專家一樣,開始在國內各大城市尋找知名的康復訓練機構,期間遇到過種種相同的坎坷和煎熬。要麼是機構名額已滿需要等待一段時間,要麼是自己覺得機構老師不靠譜,要麼就是在這家機構康復兩個月沒有效果又前往另一家機構。

轉的時間久了,這位星媽也算入了自閉症圈子,自然就結識了很多「同病相憐」的星媽,加入了很多星媽或者機構組建的微信群,目的在於互相慰藉和尋求信息互動與互通。

當然,這是一個新的星媽的必經之路,但是,與這位星媽一樣,很多星媽在尋求康復訓練的道路上總會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

究竟該相信同樣命運的星媽,還是相信康復機構的諄諄善誘?

於是,就會出現一個緊隨其後的疑問——

為什麼很多家長更願意相信圈內其他知名家長,卻不信任康復機構?就像開篇提到的這位星媽,之所以在很多機構之間來回奔波,也不願意長久地選擇一家機構(暫且不論機構的知名度和實力)進行長期的適合的康復訓練?

其實,最大的心理障礙還是來自於更願意相信圈內其他家長,尤其是知名家長,卻不願意信任康復機構或者醫院醫生們的「誘騙。」

沒錯,她認為機構老師和醫院醫生的對話和讓其來機構進行康復訓練都是「誘騙」。

一個「誘」字,體現在老師和醫生虛假宣傳和包裝,甚至有一部分只是家長或者毫無經驗的阿姨照顧自閉兒,但是卻收著不菲的學費;

一個「騙」字,體現在 自閉症兒童被定義為需要長久乃至一生的康復訓練,所以,無論是良莠不齊的機構還是媽媽型的「半瓶水」工作室,都可以招生訓練,騙取自閉症兒童長期的康復費用,而且還有理由在訓練沒有進步後將原罪扣在自閉症兒童終生無法治癒的定論上。

說實話,這種「誘騙」在如今越來越多的自閉症患兒和為數不多的優質康復機構和特教老師兩者的矛盾中,的確存在而且愈演愈烈。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經寫過。

但是,矛盾的客觀存在並不是一棍子打死所有康復機構、醫院和特教老師的理由,也並不是所有的機構醫院和老師都在「誘」和「騙」。

我們當然要譴責那些「誘騙」的機構和老師以及一部分「半瓶水」的媽媽型機構,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是「利益衝突」。

即,有利益衝突的選擇躲避,沒利益衝突的選擇靠近。所以,這就是很多家長更願意相信圈內其他知名家長,卻不信任康復機構的真正原因。

然而,她們中的大部分卻忽略了其中最關鍵的兩個因素:

第一、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別人孩子進步再大,其訓練和教育方法也不能套用到其他孩子身上。第二、那些知名星爸星媽們,更多的只是講述自己孩子的成長故事,調動家長情緒,從而賺取一波眼淚之後,再收割你們的智商稅罷了。接觸過一些知名星爸,也看過他們帶自己自閉症孩子的情況,一部分知名家長就會利用圈內家長對其的信任度和好感度,漸漸地自學了很多康復訓練技能後,再進行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和體系支撐,然後就開始了名正言順的「傳道受業解惑」,開一個公眾號和微博,開啟了藉助撰寫康復技能方法和文章賺錢的康莊大道。

那些圈內有名的星爸們,一方面不厭其煩地訓練自己的孩子,一方面把自己孩子的訓練方法或者說進步總結成文章,然後,智商稅收了一波又一波,自己卻還不清醒。不信,你看看他們編織的課程大賣特賣,有些雖然免費宣講卻並沒有多少真正實用和有用的價值,但是他們卻贏得了名氣和名聲,而如今卻可以用名氣和名聲賺錢。套取政府的信任和榮譽及資金獎勵,一舉多得。

其實,很多星爸們只是在製造焦慮,有名後販賣自己嚼過而且還是嚼不爛的饅頭,沾血的饅頭雖然熱乎,可是請不要再把自己的一套經驗拿來複製粘貼了,大機率來說,根本沒有用,而且只是初次學完熱血沸騰,過後就全部忘完了。

就說有沒忘的,那拿來直接套用到自己孩子身上也不一定有多大效果,反而更容易因為自己的無知和盲目崇拜以及缺乏獨立思考精神而被套牢。奉勸那些,更願意相信圈內其他知名家長,卻不信任康復機構的星爸星媽們,改變心態,啟發心智,打開心扉的確沒錯,關鍵後續還是需要專業的康復訓練方法和特教老師,而不是指望那些圈內知名的星爸星媽一知半解甚至一招鮮吃遍所有家長的忽悠。

互相學習沒有錯,互相借鑑也無可厚非,關鍵是作為星爸星媽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精神和判斷能力,你的孩子終究是由你們來陪伴成長和康復訓練,自閉症康復訓練方法上百種,你只要堅持一種適合的也是有效果的,而不是只會一味地聽其他家長的辦法套用一百種方法用在孩子身上,那樣,和被幾十家康復機構「誘騙」又有什麼不同呢?

千萬不要自以為聰明,也千萬不要質疑專業,你的業務終究無法打敗專業。關鍵是要學會讓自己變得專業,然而帶領孩子找到適合的方法。

羿雲天,鄭州市作協會員,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閉症療育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蝸牛世界觀(ID:wnsjg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