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熊孩子吃飯太燒腦:菜都被地板吃了!對策來了拿走不謝

2020-02-29   媽咪讀呀

媽咪讀呀原創

「寶寶乖,你吃完這幾根青菜,我們就去玩托馬斯小火車。」這邊媽媽端著碗苦苦勸著孩子吃菜,那邊孩子一點都不領情。

「壞媽媽!我不吃青菜,不要!」四歲的孩子使勁兒揮著自己的雙手拒絕,一不小心,碰倒了碗,菜撒了一地,湯粘的桌子椅子上全是,讓人一看就上頭。

「你這麼不乖,今天都別想玩遊戲了!」再好脾氣的媽媽看著這一地菜湯葉子也忍不住動了氣。

孩子則是委屈地哇哇大哭,覺得青菜更加可惡了。

老母親還能怎麼做,只能默默收拾了這一地雞毛,再去安撫孩子。

1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吃飯都挺順利的,到了自己家孩子這裡,喂點青菜就難於登天?

而且,有時候孩子的挑食令家長們摸不著頭腦,青菜不吃,胡蘿蔔不吃,豆芽不吃,有的連山藥也不喜歡吃?

老父親和老母親的真實疑惑:那他們到底想吃啥?想幹啥?

你是不是也被這樣的「神獸」搞得無可奈何?

其實,孩子挑食並不是哪家孩子的專利,即便是家財萬貫的明星,她們的孩子也是一樣挑食。

比如今年年初,林心如就曾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一篇內容,說自己的孩子挑食。她宅在家費盡心思給孩子做粥,最後還是被孩子把不喜歡吃的東西挑出來。

看到這配圖,各位媽媽是不是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心酸?

孩子在家這不吃那不吃,給他們做飯讓他們好好吃飯,比自己上班都累!

2

那為什麼孩子會挑食呢?

首先,孩子的輔食是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逐步添加的,這就造成,孩子吃飯時的食材都是由家長無意識中選擇並限制了。

比如家長在第一批輔食中先給孩子吃米糊等主食,然後在能吃第二批輔食的時候,只選了蛋黃、面片湯、水果泥等,忽略了綠葉菜,這樣就會造成孩子早期沒有接觸到青菜。等以後直接吃青菜,孩子會因為不熟悉青菜的味道,而討厭吃青菜。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還強制孩子吃青菜,只會讓孩子覺得更反感。

其次,過於追求精細食物,沒有培養孩子吃粗糙食物的意識。孩子很小的時候,因為腸胃嬌嫩不能亂吃東西,只能吃些打碎的泥或粥。

但是在孩子長大過程中,家長沒有注意及時幫孩子添加一些粗糙口感的蔬菜、主食,這樣孩子在以後再吃纖維比較重的青菜時,就會不喜歡這樣口感的食物,表現出來就是挑食或偏食。

然後,家長還應該看看,孩子是不是缺少鐵、鋅等微量元素。當缺乏微量元素的時候,孩子的腸胃功能會受影響,也會讓他們變得挑食。

最後,家長要檢視一下自己的行為和習慣,是不是自己或家人也挑食?給孩子做了不正確的榜樣?

比如,父母或家人在帶著孩子去超市採購的時候,當孩子拿起某個他不認識的食材,問能不能吃這個的時候,你不喜歡吃會如何回答他?

會說這個菜不好吃,還是這個菜我們不要?

如果你直接這樣回答,就有可能給孩子造成一種印象:這一類的菜都不好吃,或者我爸爸媽媽都不喜歡吃,我也不喜歡吃。

3

那搞清楚了孩子為什麼會挑食,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解決挑食的問題。

01多讓孩子接觸不同的食物

在孩子從添加輔食之後的時間中,要慢慢幫孩子接觸多樣化的食物種類,不管是青菜、水果,還是主食。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就是要吃得越豐富越好。

過去幾年,為了減肥,國外很多人都追捧完全素食的減肥方法。但事實證明,完全素食或完全肉食都不可取,不是過於肥胖,就是因為缺少蛋白質過於瘦弱導致營養不良。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各種各樣的能量和元素,更需要吃得豐富、多樣化、有營養。

按照膳食指南,每天最好吃12種以上不同的食物,每周能吃到25種以上不同的食物。

02變換烹飪方法,把孩子不喜歡吃的菜「藏」起來

在前文當中,我們看到林心如把孩子不喜歡的菜切成丁放到粥當中。雖然這樣改變了胡蘿蔔和洋蔥原來的樣子,但它們顏色鮮艷,在白粥也非常顯眼。

這個想法沒錯,就是還不夠小,當然被孩子一眼發現了。

我們可以直接把孩子不喜歡吃的菜打成泥或汁,搭配其他水果或者他喜歡的菜,做成其他樣子的食材。

比如綠色蔬菜都可以打完之後添到麵粉中,做成餅、手擀麵或蝴蝶面。如果孩子喜歡喝果汁,可以在榨制果汁的過程中,少量添加一些蔬菜。

還可以打破常規的做菜方法。比如水煮雞蛋孩子不喜歡吃,那我們可以做成雞蛋羹,加入蝦皮或蝦仁,味道會更好。

在做飯的過程中,要注意儘量多用顏色鮮艷的蔬菜水果搭配,這樣在視覺上更有衝擊力,提起孩子吃飯的興趣。

在國外動畫片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帶著家長製作的便當上學。這樣可愛又充滿愛意的便當,孩子能不喜歡嗎?

而且,在烹飪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煎煮烹炸多種多樣地結合,不要只使用單一的烹飪方法,這樣才能讓孩子對吃飯保持熱情和興趣。

03給孩子制定飲食計劃,儘量不要給零食

其實,孩子挑食很大程度上是他在該吃飯的時候,根本就沒什麼胃口。

現在每個家庭對孩子都是極盡寵愛,什麼好吃好玩的都先給孩子。哪怕是玩耍時間,也要給孩子準備很多酸奶、零食。

想想零食裡面,大多添加糖、鹽、調味劑,相比家裡清湯寡水的飯菜,他們更願意吃零食而不是家裡的菜。

長此以往,孩子的興趣點就只在零食上,而不再喜歡吃飯。

所以,一開始就給孩子制定好飲食計劃,幾點到幾點吃飯,每餐有幾葷幾素,加餐時間是幾點,大概吃什麼,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規劃。

這樣,孩子不僅能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能給他比較正確的時間觀念,讓家長減輕不少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