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猶太人告訴你:11年前6124點買入的股票,持有到現在會怎樣?

2019-07-24     周勤諾

「在最高6124點買入股票,放到現在會怎樣?」我給大家最後一組數據:

2007年10月16日,6124點,當時滬深A股僅有1459家上市公司。

截止2019年5月18日,當時的1459家股票還有861家處於買入虧損狀態,占比59%左右。

但當時只要你買入的是格力電器、貴州茅台、伊利股份、雲南白藥、美的集團、上海家化、萬科A、招商銀行這些當時公認的白馬股,哪怕是工商銀行這樣的超級大盤股。在如今大盤大跌52.9%的情況下,放到現在都是盈利的。

可要是當時買入的是無業績支撐的題材股或周期股,比如宏達股份、中海遠控、保變電氣、、焦作萬方、西部礦業、中船防務、江西銅業、東方電氣、湖南黃金、一汽夏利等等,那到今天都是虧損累累。盈利就別提了,還不知道何時何日猴年馬月才能解套?

一晃,11年半就過去了。

關於退市制度:

A股退市總計100家左右,遠低於其它股市的退市率。

新興市場的退市率較低,如香港退市率為2%左右,而成熟市場退市率較高,如英美資本市場在10%左右。

而A股的退市率據數據顯示,如果從1990年交易所成立算起的話,28年時間內平均每年僅有2.6家公司退市,年均退市率僅為0.075%。

一家A股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就會戴帽成ST,再虧損一年將被暫停上市,暫停上市期間有一年整理期,若這期間還是虧損的話才會被強制退市。

而如果在暫停上市的一年整理期內,通過重組等方式讓主營扭虧為盈、凈資產為正、營收超1000萬元,是可以申請恢復上市的。上市後又可以再玩最少四年。

企業想上市不易,想退市也是一個漫長過程。退市制度名義上是發揮市場優勝劣汰作用,實質上卻起到對退市公司變相保護的作用。

從監管部門來說,要考慮法律風險、政治風險、社會風險等,也面臨不小的壓力。

上市公司退市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為何強制這家退市而不是那家,為何過去不強制退市而現在強制退市,一些公司會質疑這是不是有選擇性執法的嫌疑。如果某個公司被強制退市了,中小投資者可能會去證監會抗議等。

曾擔任過證監會主席的郭樹清談及退市難問題時也很無奈:「退市制度的實施,理論上大家都贊成,一具體到企業、地方和投資者個人,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阻力。

美股發展史: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於1811年由經紀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樹協議》建立起來並開始運營,從此有了美國股市。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200年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

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

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範發展期。

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由此看來,咱們A股還很年輕,未來大有可為。

希望咱們A股能多借鑑國外成熟的市場經驗,少走彎路。各項制度能越來越完善,當權者能真正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給大家謀取真正的福利。


易成功很難,這是必然的。否則,社會上就沒有工人和企業家了。交易成功之難,一點都不比創業成功容易。沒有為什麼,誰用誰知道。交易成功的聖杯是什麼?小虧大賺!小虧——是指你累計虧損的少,不是指虧損的次數少。大賺——是指你累計賺的金額多,不單指單次暴賺。所有的手段和策略,都是圍繞著這個目標展開。如何能夠做到?

三要素:遵守紀律+資金管理+進出場信號系統

遵守紀律,是第一位的。所謂的心態很重要,指的就是紀律。不情緒化、不衝動、不非理性交易,表象看是心理問題,其實,根源還是在違反紀律。 「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這就是紀律。

遵守交易紀律重於一切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難的是什麼?你可能會說是預測市場,確實,預測市場最重要,但它不是最難的,而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就是犧牲在這個無解之迷上的。市場存在的基礎是不確定性,而不是可預測性,這是一個最重要的交易問題,相當於哲學上的物質論和意識論。這個問題不弄清則接下來的一切努力都將帶來完全不同的交易結果。

遵守交易紀律重於一切

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難的是什麼?你可能會說是預測市場,確實,預測市場最重要,但它不是最難的,而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就是犧牲在這個無解之迷上的。市場存在的基礎是不確定性,而不是可預測性,這是一個最重要的交易問題,相當於哲學上的物質論和意識論。這個問題不弄清則接下來的一切努力都將帶來完全不同的交易結果。

我接受市場是不可預測的這一觀念,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再問一遍: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難的是什麼?我的回答是:遵守紀律!遵守紀律最重要!遵守紀律最難!遵守紀律重於一切!紀律是交易獲利的保證!

交易中的一切行為都需要紀律來約束,而不是自己對市場的判斷來決定。嚴格而有效的紀律必須建立在嚴密而有效的交易系統之上,請你相信你自己認可的交易系統而不要相信自己的盤感。遵守紀律的前提是你必須有有效的交易規則,而獲取有效的交易規則並不難,任何有關交易的書上都有,在獲取了有效的交易規則之後,剩下的工作就是遵守紀律,執行規則,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分析和判斷來破壞規則。一百多年形成的規則不是憑你幾天或幾年的交易經驗就可以否定和創新的,聖經上說:陽光之下沒有新鮮事,就是這個道理。

資金管理,控制單次交易的最大虧損上限。用倉位控制+嚴格止損,來實現它。為什麼要資金管理?這與交易聖杯有關:為什麼不承諾小虧是虧損的次數少?就是因為,這無解。你永遠沒有辦法做到虧損的次數不多。

進出場信號系統,它排在了最後,為什麼?因為,再你怎麼努力,在不破壞系統完整性的前提下,幾乎不存在超過50%成功率的系統存在。任何理論,任何智慧都做不到。評註:本人多年使用趨勢跟蹤系統交易,統計結果勝率在40%左右,雖然勝率不到一半,但這幾年不怎麼好的行情下,整體上仍然是盈利的。所以說交易成敗與勝率沒有必然的聯繫,而是需要在勝率、盈虧比和破產率之間尋求平衡。

什麼是交易的單次成功?方向+空間。這兩條,方向是可以通過所謂的技術做到90%以上的正確;但空間大小,是無法準確預測的。沒有空間保證的方向正確,結果就是:過山車和賺錢不走虧損走。這就是成功率低的真相。(纏論和蟬婕,都是用這手段在坑爹的。)交易成功聖杯,就是這三要素,要求是100%做到。時間限期是:一輩子。

所謂的道法術的問題,道是心法理念,法是執行紀律,術是方法技巧,按重要程度來排道最重要,法次之,術第三,但學習時,則要由術入道,才能比較順利。如果一上來就大談道,只能是空中樓閣,無根之木,也許可以讓你成為優秀的評論家,但成不了合格的交易者。

當你按照交易原則去操盤,從短期來看,市場不一定會給你正面的反饋,不一定會獎勵你的行為,你有時不得不為你的交易原則付出一定的代價,而某些不遵守交易原則的人反而得到了市場的獎勵。這就是交易的最大難處之一。如果市場總是及時地獎勵我們的好行為,懲罰我們的壞行為, 這個真相就是,從長期來看,市場會慷慨地獎勵那些長期堅持交易原則的人。而那些人必然是少數人,他們不為短期的紛紛擾擾所迷惑,堅守自己的理念,堅持交易原則,經受住考驗,終獲成功。

其實,人生大概也是如此。很多做人的原則,比如誠實、勤奮、務實、善良,等等,從短期來看,會讓人很吃虧,似乎那些狡詐、偷懶、虛浮、兇惡的人反倒占了很多便宜。而從長期來看,堅守做人原則的人最終還是得到了生活的豐厚回報,那些惡人們總歸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懲罰。只不過,大多數人或者迷失於短期的「不公平現象」,或者急功近利,沒有耐心去等待長期的回報。只有少數人懂得:「不管怎樣,我還是要堅持原則!」


股票的生命之操盤線

深度解剖趨勢交易

第一張圖:趨勢跟蹤體系圖

道:從市場、技術、人三個角度來理解整個交易。

術:由拐點->波段->趨勢->倉位,最終整合到一張圖,形成趨勢跟蹤的技術體系。

法:從怎樣進場?何時操作?怎樣操作?操作對象?四個方面制定了紀律,保證交易的執行。

器:由均線、ATR、MACD、BOLL等指標來輔助趨勢跟蹤的操作。

第二張圖:交易流程圖

有了成熟的趨勢跟蹤系統,我們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流程來進行交易:

制定交易計劃->等待拐點形成->執行交易計劃->

整個流程也就三個步驟:訂計劃->等待->執行。

其中正如課前所分析的,每次訂計劃和執行的時間也就1分鐘左右,所以交易的大部分時間就兩個字:等待;所以交易者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耐心;所以交易是一件很輕鬆,但又很無聊的事.

上面說的趨勢跟蹤的三步走流程,可以畫成一張圖,就是趨勢跟蹤交易流程圖。

第三張圖:趨勢跟蹤技術核心圖(葛蘭碧八大法則)

交易計劃包括試探、建倉、加倉、減倉、清倉等,怎麼制定交易計劃,可以根據下面這張葛蘭碧八大法則圖來制定。

葛南維均線八大買賣法則

交易定理六則

1、合理控制倉位。資本量分成5份,不在一次的交易中拿超過1/5的資本冒險。

2、保住本金,設立虧損線。強勢位置-7%,弱勢-5%保護交易。切忌讓贏利單變為虧損。

3、不輕換股,不過度交易。尤其在牛市中,熊市除外。

4、沿趨勢操作,順勢而為。如果根據走勢圖無法確立趨勢,堅決不參與交易。

5、心存疑慮時退出,或猶豫不決時不買股票。

6、累積盈餘。當交易獲利一定比例或較為豐厚,把贏利或本金取出,以備不時之需。

操盤定理六則

1、選擇活躍的股票,避免介入成交稀少,運動緩慢的股票。

2、均攤風險。如果可以,選擇3-5支股票。避免所有資本集中一支或一個行業或一類股票上。分散投資。

3、不均分損失。交易最容易犯的低級錯誤,也是最糟糕的。

4、沒有好的理由,不要了結。不斷設立止贏線,保護利潤。

5、避免贏小虧大。不隨意更改或不更改交易下單時設立的虧損線。

6、不要因為失去耐心而賣出股票,也不要因為急不耐而買入股票。

交易計劃,計劃交易

1、趨勢確立後再參與交易。不要因為股票低價而買入,高價而賣出。

2、謹慎加倉。選擇合適的機會加倉——等股票非常活躍並股價突破阻力並企穩後加倉。

3、避免在長期的成功或贏利後增加交易或加倉。

4、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沒有好的理由,就永遠不在市場中改變你的立場。在交易時,讓它處於某種或幾種好的理由,或根據某種明確的計劃;然後,不要因為沒有明確的趨勢變化跡象而離場。


莊家出貨手法

1、拉高出貨

主力常以龐大資金收購股票並故意散布對其有利的消息,誘使一般人跟進,使股票求大於供,股價大幅上升,當股價達到一定高點時,主力已在暗中分批或集中出貨,造成股價突然回跌,致使跟進買到高價的人被套牢而虧損累累,拉高出貨是主力在利用人性的弱點針對投資者盲目追高的心理玩出的騙術,令許多中小投資者防不勝防,深受其害。

2、漲停板出貨

莊家短期內發力將股價拉至漲停板,由於急拉資金成本較小,然後在漲停板上封住大單,此時散戶便會跟風而入,隨後主力撤掉之前的大買單,在漲停板上偷偷出貨,待買單減少時再封大單,不斷循環,跟風的散戶一一被套,因此高位放巨量漲停,大機率是莊家出貨。當下面買盤漸少時,主力又封上幾十萬的買單,再次吸引最後的一批跟風盤追漲,然後又撤單,再次派發。因此放巨量漲停,十之八九是出貨。

3、假突破出貨

假突破出貨是指莊家為了造成股價將要繼續上沖的假象,將股價推高至先前高點之上,讓投資者認為已經突破前期高點,後市將上漲,匆忙跟進。而此后庄家開始不斷地進行出貨操作,等到股價下跌了一定幅度後,投資者才恍然大悟。

如圖所示,股價突破前期高點,並且成交量持續放大,看似股價將要形成一波強勢的上漲走勢。但該股隨後快速回落,跌破前期高點,說明此前莊家是在假借突破派發籌碼。此時,投資者如果盲目追高,則會被套。

4、打壓出貨

打壓出貨則是利用跟風盤正旺盛的時候,趁投資者好夢未醒時,莊家突然對股價進行反手做空,將先進來的買盤給套住,接著再將那些敢於搶反彈的散戶一網打盡。從盤面上來看,雖然打壓出化也是快速下跌,但盤中經常會有反彈出現,以吸引買盤跟進,同時也能起到穩定套牢者持股信心的效果。另外,股價總體走勢呈逐波下探之勢,重心快速下移,日K線上往往形成長陰線。由於股價下跌過程中,莊家賣出的成交量是真槍實彈,所以經常出現一張賣單就把股價打低數個價位的情況。而盤中向上做反彈時,卻有對倒盤出現,其目的是引誘跟風盤。因此打壓出貨未必有巨量成交放出,相反,由於搶反彈的人越來越少,成交量還會逐步縮小。

5、慢火煮青蛙型

很多個股在主力資金的積極拉抬操作後,出現放量不漲,並且成交量急劇放大,且短期技術指標也開始鈍化,那麼,投資者會很容易地聯想到主力在開始出貨。問題是,去年5178點大盤見頂以來,很多個股並不是採取如此的放量出逃方式,從日K線上看,這些個股的換手率和成交量一直沒有超過10%,有的甚至連7%的幅度也不超越,可是,最後這樣的個股卻跌個沒完沒了。

這就是典型的慢火煮青蛙型。

尤其是在每天的收盤時候,主力總會利用幾筆大單把個股價格拉上昨收盤一帶,縮小跌幅,淺套資金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結果,在未來的時間裡,股票價格越跌越低,哪怕是股價腰斬,連任何反彈都沒有。


洗盤實戰應對技巧

不少的投資者在實際操作中可能經常追漲殺跌,被莊家洗盤洗掉,事後看見股價上漲而懊悔不已。下面我們按照莊家的洗盤方法分別探討應對技巧:

高開殺低法

莊家一般是在股價高位無量時採用這種方法。當低位接手盤強勁之時,投資者可以看到,股價一到高位,即有大筆拋盤湧出,這些拋盤不把股價打到跌停是不會甘心的,但是股價往往並不跌停,或者在跌停價位不斷湧出大筆的買單。此時缺乏信心的持股者,會在這種恐慌的氣氛之下,把自己手中的籌碼賣出,而莊家則會統統吃進。等到沒有人願意再低價賣出,賣壓不那麼大時,莊家再逐步向上拉升。如果拉了一兩檔壓力都不大,莊家可能會急速拉到漲停然後再封住漲停。所以當投資者看到某股在低位大量成交時,應敢於大量買進,相信必有收穫。

跌停掛單法

跌停掛單法即莊家一開盤就以跌停掛出,把股價封死在跌停板上散戶看到跌停打不開,害怕第二天會再來個跌停,於是就會以跌停的價格掛單賣出。待以跌停形式掛單賣出的投資者到達一定程度而不再增加時,莊家會迅速撤銷自己在跌停處的賣單,並一下子將散戶的跌停拋單通通吃光,然後往上拉抬股價,其拉抬的意願視所吃進的籌碼多寡而定。通常莊家在擁有大量籌碼時,才會展開這種行動。如果籌碼不夠多時,在第二天可能還會如法炮製。投資者此時也應該低價買入。

在固定價位區域洗盤法

採用這種洗盤法的特徵,是股價幾乎不怎麼動,但成交量卻在不斷放大。如某股漲停是11元,跌停是9元,莊家會在10元處以超大量的買單掛入。這樣的結果導致一整天股價都「靜止」在10元價位區域。只要股價久盤不動,大部分持股者就會不耐煩,從而拋出自己的籌碼。不管再多的賣單,都全部以10元落入莊家手中,直到量大到莊家滿意為止。其後的漲幅,就由莊家來決定,散戶只有追高買入的份兒了。

上衝下洗法

出現這種情況,是莊家利用開高走低、拉高、壓低再拉高的手法將籌碼集中在自己的手上,因此,稱之為上衝下洗法。這種方法是綜合高開走低法和跌停掛單法形成的,會造成特別大的成交量。當股價一會兒高一會兒低,而成交量卻在不斷擴大時,投資者應該設法在低價位掛單買進股票。

主力拉升前試盤往往有以下四種方法:

一、長上影線試盤

當天在盤中主力資金以大單買入的方式發起進攻,在短時間內迅速拉高股價,測試拉升過程中的拋壓盤,如果市場跟風盤資金較輕,且上方拋壓明顯,成交量迅速放大,主力資金則盤中撤出買盤資金,觀察賣盤拋壓狀態。

因此當天最常見的走勢為沖高回落。若試盤時股價漲幅較小,成交量溫和放量,則後市開啟拉升行情的機率較大,如果試盤時股價徹底翻綠,且成交量出現異常倍量,則意味著短期內主力資金不會發起上攻,維持震盪走勢。

長上引線試盤的情況:

該股票在區間內震盪運行的時候,多次發起試盤,只到第三次試盤成交量處於微幅放量的狀態時,才出現第四根K線的突破走勢,說明前兩次試盤拋壓較大,主力仍耐心洗籌等待時機,直到達到足夠的控盤力度後,才發起上攻,走出單邊上漲行情。

二、長下影線試盤

長下影線試盤,是主力資金為了尋求強支撐位,測試股價跌透了沒有。主力在盤中故意向下砸盤至技術支撐位,看股價回撤到低位時是否有資金進場搶籌,如果多次下探均呈現反抽的跡象,這說明下方支撐力堅實,股價已經跌無可跌,適合建倉收集籌碼。

同時也可迫使部分投資者因害怕虧損而恐慌性拋出低價籌碼,達到再次吸籌的目的。向下試盤時,只要收回關鍵支撐位即為結束試盤。

該股在地不經過長期整理以後,形成重要底部支撐區域,隨後股價深度下探到該區域底部位置,買盤力量表現較強,迅速收復下跌空間,至收盤時間股價收於支撐位上方,對於這樣的個股,大家可以跟隨建倉,把握後期上升行情。

三、漲停試盤

主力主要通過封漲停的方式,觀察盤中拋盤量與跟風資金量的對比情況,分析和判斷籌碼的穩定度。

這種方式的漲停,股價往往不會太快的進入連續拉升走勢,漲停後悔維持兩三個交易日的整理,直到封單力量強勢,甚至後期會出現連板行情。

股價啟動前每次漲停後都會迅速回調,前前後後經歷了四次漲停試盤,第五次漲停後才開始真正拉升。

四、打壓挖坑試盤

主力不斷向下用大單砸盤,用意是測試下方買盤力量的強弱。可以使得部分短線投資者因害怕巨大虧損而拋出,主力趁機在較低價再次悄悄買入。

打壓挖坑試盤的過程中,成交量持續萎縮。當出現地量結構時,往往宣告試盤動作結束。

該股在回調至60日線附近之後猛烈打擊,快速擊穿60日線,但是在打壓的過程中量能卻是大幅萎縮的,隨後快速收回60日線,明顯的挖坑走勢,挖坑結束後股價連續上漲。

主力資金吸籌時通常會先試盤,試盤就是主力資金利用手中的籌碼和資金對盤口進行試探性進攻,通過試盤查看股票的籌碼分布情況和場外資金的動向,為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指明方向。

試盤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從方向上來分,本質上只有打壓試盤和拉高試盤兩種情況,前者是測試壓力位,後者是測試支撐位。

打壓試盤是主力資金通過把股價向下打壓,可以查看市場跟風的拋盤有多少,測試市場籌碼的穩定程度及持股者的信心和容忍度,同時也可以測試出市場的承接力量又多大,看出有無機構或大戶進場等狀況。

拉高試盤是主力資金將股價拉升到某一高位之後再放任其發展,以此來測試市場接單和拋單的狀況。

若接單較多則表示買盤跟風踴躍,市場看好該股,如果拋盤較多則表示外部浮籌較多,籌碼不穩定;若是接單多拋單也多,則說明浮動籌碼不穩定但市場看好者眾多。

試盤目的:

1,測試該股是否還有其他莊家存在,以免影響自己的操作;如果有,該股很可能成為雞肋股。那就很難炒作了。

2,通過試盤決定該以何種方式拉升,是緩慢拉升還是波浪式的上漲;

3,觀察盤中籌碼鎖定程度,外面浮籌的程度,如果外面浮籌較多,拋盤較大,則需要等待時機拉升;

4,看看市場的追漲殺跌情況,追漲的多,拉升就輕鬆,殺跌的多,拉升就困難。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這在股市投資中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常聽說一贏二平七虧,此話不假,意味著股市整體風險很大,最終獲利的機率很低。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獲利群體和虧損群體比較穩定,常獲利的股民會常獲利,常虧損的股民會常虧損。因此,股市中虧贏並非總是隨意性、偶然性和賭博性的,而是有一定規律和技巧的,關鍵法寶在於投資心態和投資技巧。實踐證明,能贏利的股民大多具有穩健的投資心理和技術分析。

為什麼我們有時買對了股卻沒賺到錢?因為沒有及時出局!為什麼我們有時買錯了股越陷越深?因為沒有及時止損!為什麼我們沒有勇氣及時賣出股票?因為賣出後不知下一隻該買什麼股票!這是股民博弈時常見的狀態,在廣大股市中頗具有代表性。這些股民為什麼如此盲動?因為不會看盤,缺乏對股市的度量和判斷,於是常常被小道消息和盲從心理所左右。因此,學會看盤是進入股票市場的必修功課。

看盤時要關注開盤後半小時內股價變動的方向

一般來說,如果大盤指數或個股股價開得太高,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落,如果大盤指數或個股股價開得太低,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升。

我們經常會發現這種情況:某股在開盤後突然出現急速的放量上攻態勢,往往半個小時甚至十五分鐘的成交量就要超過平常一天的成交量。對此有一種明確的說法:放量跟進。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對於任何一隻股票來說,拋盤每天都會有,而且上漲後拋盤會更大。所以股價上漲的話,成交量自然是會放大的。但這裡所說的放大並不是一個很短的時間概念,比如大勢走好的中期背景,或者個股基本面的長期利好等。而如果在個股的基本面上沒有任何消息,大盤的走勢也比較平穩甚至下跌的情況下開盤後就放量上攻,那就不能輕言「放量跟進」了。假設基本面和大盤都比較平靜,那麼開盤後的一小段時間裡成交量仍然應該是非常小的,現在突然出現放的很大的成交量,明顯是不正常的,一般來說這其中大部分的成交只能是主力之類的投資人在運作。

可能性有兩種:主力想往上做,或者是想出貨

既然想往上做,那麼為什麼還要自買自拋呢?就是衝著「放量跟進」這句話來的,想吸引市場的注意力,吸引市場參與。道理很簡單:主力已經不願意再增加籌碼了。實際上在短暫的放量上沖以後股價馬上就被打回原地的例子並不少見。主力在大部分情況下面對的就是拋盤。對於手拿拋單的投資人來說,一旦股價漲上去以後就會把心裡預期的賣出價提高,從而相對減少市場的拋壓。為了達到儘可能的少增加籌碼,主力只有在一天中交易最清淡的時候往上打,開盤以後就是最好的時段。

儘管盤中經常會看到主力運用這種招數,但其實要達到這個目的並不一定要放很大的量。關鍵是股價上去以後不能很快就掉下來,這才是解決之道。如果高開又不回落,而且成交量放大,那麼這個股票就很可能要上漲。當然,有時候大盤指數或個股股價高開後就一直高走,低開後就一直低走,但這種情況出現不多。因此,有經驗的投資者即使要買進股票,他們也會在大盤或個股高開回落時買進,不會貿然追高;反之,要賣出股票時,也會在大盤或個股低開回升時賣出,不會貿然殺跌。


股市成功的思維方式

一、我們永遠不可能全面理解和把握證券市場的全部運行機理和內在邏輯

在這個市場中想要生存,只有在順應市場規律的基礎上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從市場中獲取一定的利潤。

在市場中要用綜合和辯證的方法去應對各種變化,要有適應市場複雜變化的思維方式,若想用單一的方法研究和應用是不可能的,只能使用綜合辯證的動態思維方式,即只有綜合研判影響市場發展的多種內部因素和辯證影響市場的外部因素,才能夠有準備地把握住適合自己的機會,也只有在綜合內部要素和外部因素的基礎上研究市場運行在哪個過程、哪個階段,在不同的過程和階段採取靈活的方式,才能達到獲利的目的。

二、證券市場沒有固定的規律和模式

證券市場沒有固定的規律和模式可循,因此,要了解以下幾點。

(1)要用發展和動態的觀點來看待市場和個股。

(2)要綜合各種信息研判對未來市場的影響和走勢,要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市場外部因素的影響。

(3)要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對市場各方面、各參與者進行分析,從而了解對方可能採取的行為。

(4)歷史雖能參考,但不能完全依靠歷史來推測未來。

(5)技術雖然要用,但也不能純粹迷信技術,要綜合各種技術進行分析。使用技術要因時因地而變,要明確知道不同背景下技術面的意義是不同的。

(6)基本面、市場面、主力面、心理面、資金面、技術面、成本面等不可偏廢,要綜合辯證分析。

(7)要認真分析市場管理層、機構和大眾的心理狀況,要在心理分析的前提下研究技術面,要明確知道不同心理狀態下技術面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同樣的股票用不同的觀點看,價值是不同的,投資者要有自己的價值觀,不能聽信別人。

三、交易之道,雖曰無法,亦非非法,雖無一法,我有萬法,萬法有用,一法不用

(1)任何一種方法都應結合市場的現實,在不同的客觀條件下採取不同的操作方法。

(2)不要用方法去解釋市場,而要用市場去解釋你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是說,市場什麼樣,你就用什麼樣的方法;市場怎樣變化,你就怎樣讓自己的方法去適應市場,而不是用你的方法決定市場怎樣走。

(3)不能持股就看多,而持幣就看空,不能做死多頭和死空頭,尊重市場的變化。

(4)所謂趨勢,是眾緣和合而生。緣聚則勢生,緣散則勢滅。趨勢來時應知之隨知,此趨勢去而彼趨勢來時也應知之隨知,無趨勢時觀之。

四、成功等於小的虧損和大的利潤多次積累,做到不大虧極其簡單

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勝可知,而不可為,寧守不敗之地,不攻不勝之敵,守不敗之地,攻可勝之敵,知其雄,守其雌,唯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

(1)要把風險放在第一位,要學會有自己的機會就戰,無機會就休。

(2)要認為市場是最偉大的,市場讓你賺錢時才賺,否則老本無歸,不要什麼時候都想賺錢。在什麼人都能賺錢的時候,抓住機會做到底;別人不能賺錢的時候,不要認為自己能力大。在市場面前,任何人都是渺小的。

(3)市場不是你我能戰勝的,在這個市場上可以獲勝的關鍵是市場讓你勝你就能勝,而逆市場去做永遠是虧損。

五、資金管理之道,動則動於九天之上,藏則藏於九地之下

(1)趨勢不來,看不准或看不清時不妄動,要有耐心等待;趨勢來時,要看準、要細心,有把握了、準備好了、策劃好了、計劃好了,要敢於全倉介入。趨勢不壞,敢於持股;趨勢破壞,快速跑出。

(2)堅決否定無論什麼時候都有機會的方法,要講究機率。

(3)不要小看每年20%,若十萬元每年20%,有生之年能成富翁。

(4)人生並不是謀略之爭,某種程度上也是生命和時間之爭,就看誰生存的時間長。

六、君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1)證券市場沒有萬勝之道,只有把市場上各種知識精通後才能有真正的技巧,要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2)對於任何一種技法,都要知道它的原理、應用條件、應用前提。

(3)任何一套好的方法不應是封閉的,而應是開放式的,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條件下靈活改變,讓方法去適應市場,而絕不能認為市場會按你的方法運行。

達·文西的偉大之處在於不同心理的人看蒙娜麗莎都是在笑,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是因為對那一代的人都有意義。

(4)任何方法不在於表面,而在於為什麼這樣用,在什麼條件下怎樣用,機械地套用任何一種方法都是致命的,不要迷信在於適應,在於變化,無招才是真正的有招。

(5)分析判斷時,一定要有章可循,實戰時無招便是有招,這才是應用技巧的最高境界。

(6)任何好的技巧只是工具,它只是提供你一個可能的信息,或者應該怎麼做的方法,而不是判斷,判斷要根據這些信息讀懂證券市場,技巧是在讀懂市場後使用的一個工具。

(7)哲學藝術、科學政治、戰爭、三教九流、諸子百家之道,均可用於交易之道。


了解更多股市資訊,追擊熱點龍頭,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周勤諾(gg600519),每日更新大盤熱點,個股具體每日操作策略,以及更多的潛力牛股策略!乾貨源源不斷,畢竟炒股的錢都是自己的血汗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t_YaJGwBmyVoG_1Zl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