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不了男教師,也拯救不了教育

2019-08-09   老汪說教育

近日讀了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先生的文章《中高考「高分通脹」背後是教育的悲劇》,感慨萬千。

讓我感慨萬千的陳先生文章

個人認為,中高考「高分通脹」背後的悲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應試教育會更摧殘人。2.男教師將進一步邊緣化,甚至退出中小學教育。

對於第一點,陳先生的文章已有論及,我將重點敘述陳先生文中未展開的內容。第二點主要是個人的感慨。

一、應試教育將更摧殘人

陳先生文章的主要內容有二:一是近年來中高考難度降低。二是作為選拔性考試的高考因難度降低而難以選拔最優秀的人才。

陳先生用大量的數據得出結論:近年來中高考難度降低,選拔性考試變得越來越水平化、簡單化,甚至模式化。

個人以為高考主要是選拔性考試,而中考則是選拔性和水平性並存的考試。陳先生的論證材料詳實,論證過程科學,結論應該能基本反映目前中高考的現狀。

我一直以為,目前的中考題目較為簡單,導致題海戰術和重複教學最能出成績。然而,題海戰術和重複教學也最能耗盡學生對學科的學習熱情。當所有學科都變成刷題模式時,學生對學科的熱愛就在反覆的刷題和重複中消耗殆盡。備考中學生耗盡所有的心力只為少犯低級錯誤,當學生被訓練成不犯各種錯誤的高手時,他們的思維就逐漸僵化固化下來。

題目簡單,應試教育更摧殘人

題目越簡單,考生之間比拼的就不是思維水平的深度、廣度,而是少犯低級錯誤的能力。無休止的重複教學、反覆訓練會對學生會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相反,當題目變難時,學生的備考就會有一種學無止境的感覺,反而能培養其學習的興趣,也能將優秀人才和普通人才拉開差距。

我認同陳先生的觀點,題目越簡單,應試教育對學生的摧殘就越大,越不利於人才的選拔。因此我一直提議中考加大難度,讓一味的刷題和題海戰術失去作用,讓應試教育也能培養學生對學科的熱愛和學科基本素養。然而,我沒想到的是,陳先生的文章告訴我,作為選拔性考試的高考題目竟然也在變簡單:「考試變得越來越水平化、簡單化,甚至模式化」——這一直是我對中考評價方式的批評。高考竟然在補中考的後塵!

我是上個世界90年代的高中生。我記得那時的高考試題真地讓我們敬畏。無論哪門課的高考試卷都有思維的深度、廣度和靈敏度。一份高考試卷真地可以把普通學生、優秀學生、精英學生區分開來。那時我們的老師都反對題海戰術,反對刷題模式,因為那沒用。那時的老師培養學生的都是學科基本素養和基本思維,而後是適當做題,適當強化。我們並沒有感受到應試教育對我們學習熱情的壓抑,相反,那時的複習備考在一定程度上還強化了我們對學科的熱愛。記得當年,90年到94年的全國高考語文試卷讓我大開眼界,我覺得每份高考語文卷都是一份厚重的文化。有一年的高考語文卷有一題是王國維用宋詞名句象徵做學問的三重境界,題目給出宋詞名句,要求考生按正確的順序排列。這樣的題目是任何題海戰術,任何刷題模式都不可能對付的,這考查的考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當年,高一、高二,絕大所數老師都在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到了高三才開始適當做題,做精選的題,做有思維深度的題,做歷年的高考試卷和高質量的高考模擬卷。想想,當年,我真地感覺不到,那時的應試教育對學生有什麼摧殘。

上個世紀90年代的高考

然而,陳先生的文章讓我感受到,如今作為選拔性的高考竟然在步中考後塵。水平化、簡單化,甚至模式化的高考題自然是題海戰術和刷題模式最能對付的。於是思維訓練讓位於重複訓練,智力的比拼讓位於細心、耐心的比拼,學科素養的比評讓位於少犯錯誤的比拼。於是高考的備考和中考的備考一樣系統化、重複化、無聊化、乏味化;於是考生對學科的熱愛耗盡在這折磨身心的備考過程中;於是高考結束,所有的備考資料會被考生當作仇人似的被撕得粉碎,扔得漫天飛舞。考生把對應試教育給自己帶來的傷害折磨化作恨,統統發泄在堆成山的備考資料上。

總之,中高考題目變簡單,尤其是高考也在水平化、簡單化、模式化,使應試教育徹底變成考試工廠——老師是工人,課室是車間,學生是考試機器,各種備考資料是考試機器加工的材料,分數是產品。這裡沒有學科素養,沒有對學科的熱愛,沒有對知識的熱情,更沒有智慧。這裡只有通過一道道既定的程序「生產」出來的分數。學生的青春、知識的魅力、智慧光輝全部被吞噬在冷冰冰的考試工廠中。近年來,那些著名的「高考工廠」正在迅速擴張或許也跟高考題變簡單有關。

高考工廠

一言蔽之,中高考題目變簡單,應試教育對學生的摧殘就更嚴重。

二、男教師將進一步邊緣化

男教師在中小學本就稀有成「瀕危」,隨著中高考題目越來越水平化、簡單化,甚至模式化,「瀕危」的男教師將一步邊緣化,甚至在某些地區徹底退出中小學教育行列。

老汪長期執教初中,我早就發現,只要中考題目的難度不變,男教師在抓成績這個應試教育的命門上永遠不是女教師的對手。如前文所言,只要題目水平化、簡單化、模式化,那麼題海戰術和刷題模式就是最有效的應試教育之法。題海戰術和刷題模式考驗老師的是細心、耐心和對懶惰學生足夠的狠。在這方面,一般情況下,男教師遠不是女教師的對手。

男教師已經瀕危了,但還在被邊緣化

我曾經發文《請善待初中男教師》。文中提到男教師抓成績雖然不是女教師的對手,但相對而言,男教師更幽默,更大度,教育更有前瞻性,也更注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雖然這些往往無法在中考成績上體現出來,但這些對孩子未來的學習很重要。我又在文中提到,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需要女教師,也不能缺少男教師,缺少男教師的學校教育不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

沒想到,我的文章發出去不到半小時,就有人到校長那舉報我。校長責問我,學校哪裡沒有善待男教師了。

當天下午的全校教職工大會上,校長在發言中談到,男教師就是要向女教師學習。女教師更細心、耐心,男教師要學;女教師對懶惰學生的「狠」, 男教師也要學,該狠就要恨,該亮劍就要亮劍。校長特彆強調,對懶惰學生一定要像女教師那樣狠起來,男教師你要是狠不起來,成績抓不上去,就只能讓位給女教師,你只能退居二線,去搞後勤。

別人不明白校長為何大談這些,但我非常明白。那些對學生極為嚴格的女教師常被學生稱為「滅絕師太」。滅絕師太的學生倘若一次作業沒做,她們會罰學生補完作業,再抄課文10遍、20遍,甚至50遍,讓所有的學生都不敢懈怠任何一項作業。在這方面,男教師一般都是讓學生補完作業就算了,即使個別會罰,也罰得很少。校長的發言就是要讓我們這些初中男教師要麼也變成「滅絕師公」,要麼退居二線。

夠「狠」的女教師

以X城的某初中為例,全校每個年級14個班,分一類重點、次重點、普通班,為數不多的幾個男教師基本都教普通班,個別教次重點的,還是因為他是管理層,學校照顧他。一類重點班清一色的娘子軍,次重點班除了個別班有男教師,多數也基本是娘子軍。

當下的初中,女教師中考成績好,男教師更受學生歡迎。但是,受學生歡迎是沒用的,學校和家長要的是中考成績。因此,多數初中,本就稀有的男教師正在邊緣化,弱勢化。未來的縣管校聘和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的形成,恐怕首先被退出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多數是受學生歡迎的男教師。

這絕非危言聳聽。以X城的某初中為例,該校男教師李老師教數學,學生特別喜愛,領導和同事也認為他的課上得很好。但是,就是因為李老師天生的寬容和「狠不起來」,幾乎從不責罰學生,導致他所執教班級數學成績在普通班連續兩年的四次大考中都墊底。學校領導讓一位女教師替代了他的崗位,他成了學校後勤部門的「閒人」。

老汪原本以為,這一切只是發生在初中,高中男教師還是有很大優勢的。有朋友提醒我,高中也差不多,女教師抓成績也普遍強過男教師。我有點不相信。因為我讀書的年代,高中絕對是男教師的天下,成績最好的班多數是男教師教出來的。

陳志文老師文章指出作為選拔性考試的高考題目越來越水平化、簡單化,甚至模式化,正在步中考的後塵。抓高考成績也得靠題海戰術和刷題模式。難怪朋友會說,高中男教師抓成績也普遍不是女教師的對手。我現在完全相信朋友的話了。

我真為中小學教育行業的男教師感到悲哀。你們再學富五車,再幽默智慧,再大度從容,你們也難以在中小學,甚至高中生存下去。因為現在的中高考並不需要老師學富五車、幽默智慧、大度從容,它只需要細心、耐心和必要時對學生「夠狠」。因為現在的中小學教育並不需要智慧、愛心,只須要刷題的技術、力度、廣度和機械的重複。男教師,你們在教育上的優勢,無用武之地,你們很可能在未來被掃地出門。

原以為,初中實在混不下去,就去高中,沒想到,高中也初中化了,真是無路可走。

男教師,我拿什麼來拯救你?

不過,如果拯救不了男教師。我相信,也拯救不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