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以為這個世界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狀態。
但是長大之後,看過世間的荒謬絕倫,面臨著錯綜複雜的環境時,才明白有一些對錯需要自己去評判,有一些正義也需要自己去捍衛。
道家強調的是大道的自然,儒家強調的是中庸的權衡,佛家強調的是隨緣的順應,而唯獨紅塵俗世,有時卻在強調以名利為首的庸俗。
所以對於紅塵來說,不是所有的觀念都值得我們去遵守,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我們去信奉。
身處紅塵俗世之中,面臨著名利的與正義的較量時,遵循天道,站在正義的這一邊才是最正確的決定,不要被世俗的觀念模糊了自己的本性。
信仰,是人生最好的力量
《菜根譚》中說:進德修道,要個木石的念頭,若一有欣羨,便趨欲境;濟世經邦,要段雲水的趣味,若一有貪著,便墜危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
修身養性追求真理,要像木頭一樣有冷靜堅定的意志,如果一旦有了羨慕俗世的念頭,就會落入充滿慾望的境地。救助蒼生治理國家,要有行雲流水的淡泊情懷,如果貪戀富貴虛榮,就會陷入危機的深淵。
古代有一個人叫梅頤,他曾經對陶侃這個人有恩。
後來梅頤擔任豫章太守,因為一些事情被誤解,丞相王導就派人逮捕他。
陶侃就說:「天子年輕,日常繁忙,公務都由大臣來定,丞相王導能夠逮捕梅頤,我怎麼不能放了你呢?」
於是就派人在江口把梅頤奪下並且釋放,梅頤見到陶侃之後,屈伸行跪拜之禮,陶侃攔住他。
梅頤說:「我梅頤正直的雙膝,難道還會為別人下跪嗎?」
陶侃這個人性情耿直,從小的時候母親對他管教甚嚴,這也讓陶侃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
為官廉潔奉公,為人知恩圖報,而且當官名聲一直不錯。
因為梅頤早先於他有恩,梅頤因為犯了事之後,被丞相王導逮捕,並且想要治罪。
陶侃並沒有畏懼權勢,也沒有畏懼丞相王導的位高權重,而是順應正義,站出來力保梅頤並且把他釋放,這也顯示了陶侃重情講義,敢作敢為的真性情。
反觀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因為俗世的名利而蒙蔽了雙眼,因為俗世的愚昧觀點而不敢站在正義的方向。
在現在這個時代,除了名利和權勢的蠱惑和影響之外,我們總會被世間一些庸俗而又錯誤的觀念所蒙蔽了內心,左右了自己的言行。
但是在某一些情況之下,堅持正義與天道,才是最合理的智慧。
所以,惟有天道值得奉行和堅守。
一個人說街上有老虎,其他人可能不信,但是如果兩個人三個人都說街上有老虎,或許就會信以為真。
但其實,街上只是空無一人,何來的老虎?
很多人所認為的真理,未必是真理,或許只是以訛傳訛的烏合之眾之言辭而已。
在很多時候,懂得辨別是非,懂得堅持正義,堅持正道。
甚至當世俗的大多數觀點,都在偏頗於一個愚昧的觀點時,自己仍然能夠堅持真理,信守正道,這才是人生正確的價值與信念。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品讀國學智慧,以古人文化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