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著買就對了!兒科醫生媽媽的家庭小藥箱

2020-09-16     父母世界Parents

原標題:照著買就對了!兒科醫生媽媽的家庭小藥箱

天氣轉涼,聽說,不少寶寶最近都生病了。今年情況特殊,寶寶生病,家長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應該就是 「能不去醫院還是別去了~」

生病在所難免,想要少去醫院,自然少不了家庭小藥箱的支援。今天Parents請來了家有倆寶的兒科醫生潘慧,透露一下自家的小藥箱都有啥,你可以照著List來補齊自家的小藥箱。

緩解感冒症狀

艾暢 (小兒偽麻美芬滴劑 )

可以幫寶寶緩解鼻塞、流鼻涕、緩解咳嗽等各種不適症狀。每4~6小時服用一次藥,24小時不能超過4次,效果很不錯。

諾斯清( 生理性海水鼻腔護理噴霧劑 )

我家寶貝每次感冒,鼻塞明顯的時候,我會給他用這個藥物, 能幫助緩解鼻腔乾燥症狀,寶寶會舒服一些。

治腹瀉效果好

蒙脫石散(思密達)

它是我家的常備藥,治療寶寶腹瀉的效果很好。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等有極強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對消化道黏膜還具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修復、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禦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的作用。但在使用的時候,注意觀察寶寶大便性狀,好轉後可減量或停用,否則容易引起便秘。

安全退燒

泰諾林和美林

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是目前已知較安全的退熱藥成分,我常用的就是泰諾林和美林,劑型為口服滴劑糖漿或混懸液。當體溫大於38.5℃時使用上述一種藥物,4~6小時後監測體溫,並且 我會嚴格按照孩子的體重參考劑量來服藥,不會刻意追求最大劑量,同時謹尊每種藥物的服藥間隔和每日服藥最大次數。

兒科醫生媽媽貼心提醒

  1. 如果孩子體溫在38.5℃以下,精神也還可以,沒有表現得特別難受,可以繼續觀察,不必急於服用退熱藥。
  2. 6歲以下兒童不建議使用復方感冒藥。
  3. 6個月以下孩子不建議服用布洛芬。

腹瀉便秘都能用

培菲康、媽咪愛、紐曼思

針對寶寶常見的腹瀉和便秘,我家裡 常備這三種益生菌。這些藥物 具有雙向調節作用,腹瀉、便秘都能給寶寶用。作用主要是補充正常生理菌群,調節腸道菌群,抑制腸道中對人體具有潛在危害的致病菌的生長。由於含有活菌,保存時要在冰箱裡冷藏,使用也要用低於40℃的水送服,並且不要與抗生素、蒙脫石散等藥物同服,一般建議間隔1~2個小時以上。

開塞露

少用,但家裡得備上。開塞露可潤滑並刺激腸壁,軟化大便,起到協助排便的作用,而真正對因的治療則需要從排便習慣和飲食結構上調整。 如果屬於習慣性便秘或排便困難,則需要到醫院除外嚴重性疾病,如先天性巨結腸等,再輔以使用。

放心用的過敏藥

仙特明 ( 鹽酸西替利嗪滴劑 )

我家寶寶有時會在春天出蕁麻疹,家裡會常備一些適合孩子用的過敏藥,以防萬一。我的藥箱裡常備的是仙特明, 孩子使用很安全,對於緩解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過敏症狀,起效也很迅速,效果明顯

外傷用藥不可少

醫用酒精、碘伏、百多邦

寶寶在家裡小區玩耍,少不了磕碰一下,家裡必須常備一些簡單的外傷用藥。我家裡常年少不了醫用酒精、碘伏、百多邦。 酒精用於擦拭傷口周圍的血跡或污穢,碘伏用於傷口黏膜的消毒。輕微外傷感染、膿包等,需要測試局部抗生素百多邦(莫匹羅星軟膏)。

寶寶藥箱管理的5個注意

1、設置寶寶專用藥箱

不要將成人藥品與兒童藥品混放在一起。許多成人藥品並不適合寶寶使用,有些藥品雖然名稱相同,但寶寶與成人使用的劑型、規格、劑量都是不同的,不能亂用。

2、藥品分類保管,貼明標籤

藥品最好按功效不同分類放置,如退熱藥、止咳祛痰藥、止瀉藥、抗過敏藥等,以便緊急需要時能夠快速找尋。 把內服藥分門別類放好,貼上標籤,寫上藥名、用法、用量及主要作用。外用藥的標籤應該醒目,以引起注意。如果家庭需要用無菌的消毒物品,如棉球、紗布等,最好在開袋一周內使用,最多不超過兩周,並註明使用的開始時間。

3、合理放置藥品

寶寶的一般藥品應該存放在潔凈、乾燥、陰涼、避光處。一些零星藥片最好裝入棕色的玻璃藥瓶內,避光保存,以免見光分解藥效。糖漿類、液體類製劑或魚肝油等藥品可以放入冰箱冷藏貯存。對於易揮發、易失效以及刺激性較強的外用消毒溶液,宜裝在密閉較嚴的容器內保管,用後應蓋嚴,如酒精、碘酒及紅花油等。

4、定期清理小藥箱

每隔3個月應清理一次藥箱,檢查一下藥品是否有發霉、粘連、變質、變色、鬆散、怪味等現象。凡是過期、變質、標籤脫落、名稱不詳的藥品,要及時清除並更新,以確保用藥安全和有效。

5、注意不建議在家裡常備咳嗽藥

嚴格來說咳嗽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所以治療咳嗽主要是針對引起咳嗽的病因,如感染、過敏,當病因去除時,咳嗽自然緩解。咳嗽藥本身是相當複雜的,大體分為祛痰藥、鎮咳藥和復方製劑,每一類下面還分小類,使用不當甚至會加重和延誤病情,如果沒有把握的話, 最好是根據孩子每次咳嗽的具體情況遵囑服藥,切忌自行用藥。

這些情況別在家生扛

雖然大家今年都不願意帶孩子去醫院,但是 北京美中宜和婦兒醫院麗都院區兒科主任朱建宏提醒大家,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形,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孩子的病情,造成危險。

1.小於3個月的寶寶出現發熱症狀。

2.孩子反覆高熱超過3天仍不退。

3.咳嗽劇烈,持續時間在1~2周以上,服藥沒有好轉,或咳嗽3~5天,突然出現發熱。

4.頻繁嘔吐或明顯腹痛腹瀉。

5.嗜睡,精神差。

6.進食變差,孩子喂養困難。

7.安靜不發熱狀態下呼吸增快:3歲以上孩子大於30次/分,1~3歲孩子≥40次/分,1歲以下孩子≥60次/分。

8.孩子出現張口呼吸、喘息、呻吟,甚至出現口唇、面色變紫。

撰文/ 閃閃

編輯/ 雅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tAoXlXQBd8y1i3sJKUqH.html












《Parents BEST》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