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白馬大跌慘案!誰在砸盤?工程師紅利,才是A股未來大方向

2019-11-25     價值線傳媒

來源|價值線
編輯|丹丹 邊江

親愛的A股投資者:

這個周末,因為周五白馬股大跌,不少投資者對A股的未來更加擔憂。股市雞毛信特別推薦兩篇文章,希望對投資者下周的操作有所幫助。

第一篇是券商中國發布的《復盤"11·22白馬慘案"!籌碼被外資撿走,誰在砸盤?緣何砸盤?》

第二篇是廣發基金副總經理朱平的文章《工程師紅利,才是A股未來大方向》。

有關文章附後。

請看《股市雞毛信》正文

價值線編輯部

11月24日


11月22日,本周五早盤向好的股市遭遇突襲,多隻高位白馬股突然集中出現賣盤,好好的多頭氣氛被擾亂,市場持續殺跌。截至當日收盤,滬指跌0.63%,收報2885.29點;深成指跌1.51%,收報9626.90點;創業板跌幅慘重,大跌1.95%,收報1679.80點。

今年表現優異的白馬股為什麼下跌?究竟誰在砸盤?為何砸盤?A股的未來大方向是什麼?價值線研究院希望投資者從以下兩篇文章中找到部分答案。

文章一:

究竟誰在砸盤?

那麼,究竟誰在砸盤呢?當天上午大盤跳水之後,在某個微信投資群里,華南兩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開始互懟,並且皆指對方就是砸盤元兇。且不管他們兩家誰是砸盤元兇,基金應該是11月22日最大的賣方。

首先來看一下基金重倉指數的表現。該指數22日殺跌1.6%,而上證指數僅下跌0.63%,中證500也僅下跌0.84%。

其次,從殺跌的貢獻度來看,基金重倉股貢獻很大,來看上證指:

以下是創業板跌個股幅貢獻度:


再來看龍虎榜的情況。從幾隻上榜的股票來看,如我武生物、聖邦股份、藍思科技等,都可以感受到基金濃濃的賣意。


值得注意的是,當國內機構在賣的時候,在買方席位都出現了一個身影,那就是北上資金。其中,北上資金買入藍思科技1.12億元,買入聖邦5500餘萬元,買入我武生物2300餘萬元,皆是當日最大買家。最近市場雖然低迷,但北上資金一直處於買勢當中。可以說,內資扔掉的籌碼都被外資撿走了。

而就在內資互砍之際,國內一些大鱷級私募的凈值也受到負面衝擊,可謂「躺槍」。據知情人士透露,重倉歌爾股份等股票的百億級私募就因此受損。此外,一些基金凈值單日回撤亦非常大,據天天基金網的數據,中信建投醫改混合C,單日殺跌5.66%,屬跌幅最大的基金。

緣何砸盤?

很多市場人士認為,這次砸盤有些突然,有些莫名其妙。一些被砸跌停的公司,基本面其實並沒有什麼變化。比如藍思科技還為此召開了一次電話會議。該公司在互動平台上表示,當前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前三季度,公司在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式設備、智能汽車等各業務板塊均實現了高質量增長;第三季度,公司各園區均進入滿負荷運行狀態,呈現量價齊升的局面,實現經營業績的大幅增長,為公司第四季度生產經營持續向好、全年實現高質量突圍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還是非常正常的狀態,藍思科技的財務真實可靠。

那麼究竟為何砸盤?說好的長線投資呢?據平安證券首席投顧李信軍分析,其實市場的基本面近期並無太大變化,有些情況甚至還在變好,比如說資金價格在下行,國債收益率也在下行,這些都有利於中小盤股估值進一步延展。此次殺跌,可能與機構年終業績考核有很大關係,有的機構為了保住業績排名,保住獎金,也為了來年更加順利地發行基金,可能會兌現收益。


還有業內人士透露,今年年底基金凈值排名戰上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甚至可以追溯到9月中下旬那一次殺跌。前期,基金經理砸科技買銀行,最後科技還是漲了起來,銀行則崩了一下。11月22日,基金經理們換了思路,只要在「高位「的,大漲過的,管你茅台、平安,還是愛爾、歌爾,無論估值和前景,一律砸,然後去拉超跌的周期,如基建、鋼鐵等。


上述人士認為,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方面砸人家的凈值。另一方面,將深套的周期股拉起來一些,順便做高自己的凈值,排名又能往前挪一挪,可謂是一舉兩得。


其實,基金機構的考核往年都會在特定的時候,給市場帶來較大的擾動,也因此被市場「詬病「。近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就在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動員大會時強調,要把握好行業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和關鍵環節。通過制度執行,增進認知認同,使文化建設與公司經營、個人執業行為相融相通,為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和市場生態。同時,要抓考核激勵,採用適度拉長考核周期、薪酬遞延發放、員工持股計劃等辦法,建立長周期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收入分配機制,更鮮明傳導行業文化和價值追求,避免激勵扭曲、行為失范。


此外,11月26日將迎來史上最大的MSCI擴容,機構預計將帶來增量資金2500億~3000億。擴容後,共472隻A股被納入MSCI,較上次268隻大盤股標的,新增204隻A股,其中189隻中盤股,15隻大盤股。本次調整後,創業板標的共40隻。此次擴容,最利好中盤股,也就是22日被基金拋棄的這些股票。而這也恰恰是讓人想不通的地方,如果必須要賣,明明可以在26日當周將籌碼賣給外資,為何硬要在此之前打折甩賣呢?

文章二:

朱平:工程師紅利,才是A股未來大方向!

中國股市的長期機會同樣取決於經濟基本面這個最大的「趨勢」和「規律」。過去中國經濟最大的故事是人口紅利。中國人口快速增長大約從60年代初開始,一直到70年代末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告一段落,每年新生人口最多時能達到2700多萬。這些人口進入勞動力市場後,其生產的產品和服務通過WTO以出口的形式輸出,這帶來了經濟的持續增長,也帶來了房地產的持續繁榮。而房地產是一個數量巨大的資產,在增加全社會槓桿的同時,房地產的上漲也給中國居民帶來了巨量的財富。近十年中國人的房地產財富增長起碼超過200萬億。茅台、伊利、萬科等牛股的誕生,基本都與這個基本面相關。


但我國人口紅利大約在2016年就進入頂峰區域。目前雖然總人口還未出現下降,但總就業人數可能已經見頂。這差不多表明中國經濟總量擴張期的結束。其實2008年中國股市大幅下跌,結束了2006、2007所謂「世界工廠」的十年黃金大牛市,就可能已經把總量擴張的行情兌現了。從此之後,中國股市再也沒有出現過所有股票全部上漲的全面牛市;每一次行情都是結構性的上漲,而今年的上漲不僅是行業間漲跌互現,既使是同一行業內,不同股票的表現也是天壤之別。


幸運的是過去30年的人口紅利已經讓中國成為全球進出口及製造業第一大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全部製造業門類的國家。只要我們能保持人口總量不大幅下滑,中國人口數量還是所有已開發國家人口數量的總和,是最大的單一市場。所以美國制裁華為本來是一件利空,卻使華為產業鏈,尤其是晶片產業鏈上的公司業績估值實現戴維斯雙擊。這個結果,與當年遭受美國制裁後日本的無可奈何大相逕庭。這就是大國崛起的紅利,它可以給中國企業提供主導全球產業鏈的機會,也會給中國的優勢企業尤其是製造業企業帶來全球最高的天花板。大國紅利是A股將來的第一大紅利。


雖然中國的人口總量承受壓力,但中國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紅利:工程師紅利。中國恢復高考是從1978年開始,當年新生只有40萬,到1997年才超過100萬。到2018年,中國大學新生人數已升至近800萬。每年800萬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工程師紅利。這個紅利大約會持續到2000年後入學的這一批大學生退休才會結束,所以我們看到今年許多技術人才密集型的行業和公司,比如新藥產業鏈的CXO和晶片設計類公司表現極其搶眼,中國這類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應該是下一階段投資的一個核心方向。

附件:

一周全球市場概覽

1、美股

美股三大股指周五均出現上漲,截至收盤,道指漲0.39%,納指漲0.16%,標普500指數漲0.22%。具體如下:


2、港股


香港恒生指數周五收漲0.48%,收報26595.08點。而本周漲1.02%。

AH溢價率最小前10名

AH溢價率最大前10名

註:港元/人民幣 0.8992


3、人民幣

截至本周日發稿,離岸人民幣(香港)(USDCNH)收報7.0393美元/人民幣,本周漲0.48%,今年以來漲2.49%。


4、黃金

截至本周收盤,COMEX黃金期貨1912報1461.50美元/盎司,本周跌0.48%。



5、原油


截至本周收盤,布倫特原油期貨2001報63.50美元/桶,本周漲0.32%。

6、比特幣

截至本周日15:18分,比特幣報收7216.80美元,本周跌13.87%,本月以來跌21.1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f94om4BMH2_cNUgAM4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