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屬於蕈類好吃營養,吃不對能中毒並造成腎衰,如何正確食用

2019-09-19   走進醫師

野蕈種類很多,但100多種野菌中可食用的只有30~40種。蕈類作為飲食的一部分,包括靈芝、雲芝、木蹄層孔菌、銀耳和香菇。當然我們最熟悉的是香菇。

雖然香菇美味,但是毒蕈中毒表現很複雜。有幾小時發病的,也有2-3天逐漸發病的。有的表現像胃腸炎,在服用後的數小時內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有的主要損害神經系統。

有的出現紅細胞溶解,肝細胞壞死,出現嚴重的乏力,小便尿液顏色像醬油一樣,或皮膚、尿液發黃。但嚴重中毒最為常見的表現是急性腎衰竭,國內研究顯示急性腎衰竭的發生率高達75%以上。

大多數腎臟受累的患者會出現少尿、水腫、血壓升高、腎功能檢測提示尿素氮、肌酐水平升高。甚至出現心慌氣短等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表現。

少部分患者可沒有尿量的變化,這就更容易漏診而危及生命。絕大部分接受血液凈化冶療的病人可以痊癒,但有二些病人卻進入不可逆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最終依賴血液凈化洽療維持生命。

急性腎衰的患者腎臟病理檢查可以看見腎小管壞死、腎間質性水腫。病程慢性化的病人會出現腎間質纖維化的改變。如何在享受野蕈美味的同時,保護我們的腎臟?從選用到食用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四點:

1選擇熟悉的採摘環境,有些野生蕈可能本身沒有毒,但是可能其生長的地方受到了污染,那麼吃了在這些地方生長的蕈類,也會引起中毒。

2要熟透:野菌久煮沸騰後可以部分揮發出其內所含有毒的成分,起到減少毒性的作用。煮

沸時間一定要長,一般需要90分鐘。不建議短時炒食。還要特別注意粘在鍋鏟上的蕈片,以免由於沒有加熱炒到而引起中毒。

3不宜「雜」:採回來的野生草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蕈混炒可能會發生化

學反應,產生毒性物質。而且在食用野生蕈的時候,最好不要喝酒,因蕈子的成分可能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而引起中毒。

4注意食用後的反應:如有不舒服,在家中即刻採用簡易的方法大量飲水,進行催吐、洗胃、等處理,儘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蕈或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從而減輕中毒程度。

經過這些處理後,還要儘快轉送醫院診治。有些患者則需接受透析的支持,排除毒素,挽救腎臟。當我們做好了以上幾條,就可以明明白白享美味,妥妥噹噹護腎臟。魚和熊掌兼得。

以上是腎病相關科普,可以【私信】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