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得懂得一些實用的溝通方式與溝通技巧

2019-12-20     令狐我大哥

要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得懂得一些實用的溝通方式與溝通技巧。

從小,我的父母就很愛我,但是我和父母的親子關係不算太好,我甚至在很多時候很想逃離我的原生家庭。我學習過非常多的心理學,知道生命是一場輪迴,以前父母怎麼對待我們的,我們會在潛意識裡面延續這種模式,糟糕的親子關係會帶入到我們的下一段親密關係中(夫妻關係、以及親子關係),所以自從當了媽媽後,我就不斷的學習育兒知識,下定決心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現在和孩子溝通順暢完全無障礙,經驗告訴我溝通方式與溝通技巧真的很重要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天,我帶著我家 兒子去超市裡面買東西,正好碰見另外一位媽媽帶著她的兒子,兩個孩子同時看上了放在超市架上的巧克力。我看得出來兩個孩子都很想買巧克力吃,但是我和另外一位媽媽都不想給孩子買巧克力。兩個孩子都在巧克力架的旁邊周旋。

那位媽媽對他的孩子說:「你又要吃巧克力,我不是昨天才給你買了嗎?你不知道吃多了甜食,會長胖、牙齒會疼嗎?」,孩子一聽媽媽這樣說,就生氣的說「不,我就要」,然後媽媽就不耐煩的說道:「你這孩子,怎麼和你爸一樣倔。」孩子不理媽媽,拿著巧克力就是不放,然後媽媽越來越生氣:「你再不放,今天晚上就不要想看動畫片呢。」孩子聽到媽媽這樣說,就開始打媽媽。兩個人自然就鬧僵了,有一陣子孩子還哭了起來。

而我是怎麼處理的了,我對我家孩子說;「你想吃巧克力了嗎?」他點點頭,然後我繼續說道「媽媽知道你很想吃巧克力,媽媽也希望可以給你買巧克力。小時候媽媽也很喜歡吃甜食,後來牙齒就長蛀牙了,所以如果你能把巧克力放回去的話,媽媽會特別開心,會覺得你是特別有自制力的孩子」。當然我家孩子還是猶豫了一下,才主動把巧克力放回了巧克力架。

那位媽媽看到我成功的讓自己孩子主動把巧克力放了回去,然後她就學著我對孩子說的,對她家孩子說。結果當然是沒有成功,孩子非得要買巧克力。(當然我並不是想表達孩子買巧克力是多麼大一個錯誤,是必須得阻止的,每個家長的接受度不一樣,我只是想以這個例子來引出我接下來想表達的東西)

同樣是孩子想買巧克力,為什麼我就能輕鬆的讓我家孩子把巧克力放回巧克力架,而另外一位媽媽不行呢?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說,孩子非得要看電視,比如說,孩子非得要買玩具;比如說,孩子非得要玩不離開。同樣一件事,為什麼有的家長一說自己孩子,孩子就聽;而有的家長不管怎麼說自家孩子,孩子就是不聽家長的。看似相同的事情,甚至是家長說一模一樣的話,每家的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許多家長會想,看嘛,我都和你說一模一樣的話了,我家孩子就是不聽我的,這哪裡是我的溝通方式有問題嘛,這分明是我家孩子不聽話;或者會覺得,沒有辦法,該講的道理我都講了,他就是要鬧,讓他鬧吧,我就在邊上看著,這件事鬧過了就好了。

其實這看似很普通的一件事情,其背後反應了家長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我們在反思和尋找當下和孩子某個矛盾的解決方法的時候,除了看到這件事情本身外,還應該反思更本質的東西——我們和孩子的親子關係、親子連結是否出問題了。許多家長只能看到表面,卻不能看到更本質的東西

我舉一個例子:有一位離婚的媽媽,因為平時工作忙,每周只帶一天孩子,且他說,有時候,他在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候,自己還在忙工作。有一次他帶孩子去公園裡面玩,因為只有他們兩個人,所以他在要上廁所的時候,必須拉著孩子一起去。有一天,孩子玩得特別開心,她要去上廁所,要把孩子拉著一起去,但是孩子就是死活不去,這位媽媽告訴我,他平時其實有關注育兒方面的內容,且在這件事情上,他嘗試著使用了各種方法,包括我接下來要將的溝通方法,還有嘗試遊戲比賽,看誰先跑到廁所,可孩子就是不去。其實我當時和他諮詢完了之後,覺得他當時的處理方法並沒有任何的問題。那為什麼孩子不跟他去上廁所了——仔細思考後,我明白了,是他對孩子的陪伴太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太少,對孩子的關注太少,孩子和他沒有建立起連接,所以孩子不會聽他的

類似的事情,還可能發生在家裡。如奶奶從小幫助帶孩子,那麼同樣一件事情,孩子可能會聽奶奶的不會聽父母的。因此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第一要點是,多陪陪孩子,多關注孩子嘛,否則接下來要講的再好的溝通方式,再好的育兒技巧也是無用的。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但還是低估了陪伴的重要性

同時,我們在尋找解決當下和孩子問題的方法,處理和孩子的一些小矛盾的時候,還應該反思,從長遠看這種處理方式,是否會傷害到我們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如孩子非常想看電視,因我們覺得看電視對眼睛不好,覺得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於是我們強制把電視關了(對於某些大一點的孩子,他可能不會吵鬧,但是內心是不滿的),在關了電視之後,我們並不對孩子的心靈進行撫慰,我們以為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常年以往,這種小事累積多了就會形成很差的親子關係。親子關係在我們和孩子長時間相處的點滴中行成,一旦形成較差的親子關係,要扭轉,也需要我們長時間的努力改變

因溝通方法在親子關係的形成與改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溝通方法可以避免許多矛盾,以下我就以我們在親子溝通中常犯的錯誤,以及該如何糾正,來展開今天的話題。(部分內容也適合兩性溝通)

錯誤一,喜歡和孩子講道理:就如上面那一位媽媽,許多家長特別喜歡給孩子講道理,而且講完道理後,還自認為自己是特別通情達理的人。如:你不能吃糖,吃糖對你牙齒不好;你不能再在這兒玩了,咱們家裡面來客人了,得馬上回家;你必須好好吃飯,不吃飯的話長不高。你現在必須吃藥了,不吃藥病好不了。而我們這麼講道理的結果是什麼,孩子依然無動於衷,我們家長們被氣得半死,多講幾次不聽自然忍不住要發脾氣。

天知道孩子多大能聽懂道理(不是還有那麼多成年人在情緒化的時候還不聽道理嘛),想一想我們竟然和幾歲的孩子講道理。其中的邏輯、因果他們怎麼聽得懂呀。真可憐了我們的家長朋友一遍又一遍講。

而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該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對不能滿足他們的願望感到抱歉,但是依然堅持我們認為正確的做法。我們全神貫注的聽孩子表達,試著說出他們的感受,當我們能說出孩子感受的時候,孩子就會認為我們懂他們,我們了解他們,於是他們更願意聽我們的。同時,我們要懂得表達我們的感受以及需求,因為孩子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能體會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

拿上面買巧克力的例子來分析:媽媽知道你想吃巧克力,巧克力真的很好吃(說巧克力好吃的感覺,就是表達了理解)。小時候媽媽也很喜歡吃甜食,後來牙齒就長蛀牙了(用自己的故事更能然孩子產生共鳴),所以如果你能把巧克力放回去的話,媽媽會特別開心(表達感受及需求),會覺得你是特別有自制力的孩子(給予孩子正面評價)

大家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知道?表達感受和講道理的對話,給孩子的感覺完全是不一樣。

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如一歲左右的孩子,他們還不會說話,他們只會哭,用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引起關注,甚至許多大一點的孩子,當他們的想法不被家長理解的時候,當他們覺得委屈的時候,依然會選擇哭泣,許多家長面對孩子的哭聲時會心煩意亂,不准孩子哭泣,甚至自己情緒失控。而哭泣能讓孩子的情緒自然流動。當孩子哭泣的時候,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當面對孩子所有情緒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做的就是幫孩子表達,或者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如「你是傷心了嗎,你是想爸爸了嗎,是痛了嗎,或者是媽媽知道你想家了,媽媽知道你感覺痛了」,當我們說出他們的感受的時候,他們很快就能恢復平靜,自己面對問題。

當然這樣的做法並不一定能很快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我們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溝通的基礎。

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如果這樣溝通不成功,我們還可以用幻想的辦法。比如「媽媽也希望可以給你買巧克力,買好多好多巧克力,橘子味的,夾心的.....」「我們也希望可以快點回家,睡在自己的小床上」,運用幻想的方法,是在表示我們理解孩子的心情,因為,當孩子對某種東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們就能比較容易接受現實。當孩子情緒穩定一些後,我們就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而成功。

在這兒我提醒一下大家,任何一種溝通方法,並不是學習了馬上就能用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面對孩子的哭鬧、或者無理取鬧,我們的情緒早已經奔潰,早就把這些方法忘了,又或者當我們想起來了,我們根本不知道如何靈活運用於當時的情況,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試著去用。面對孩子的洶湧而來的情緒,如果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我們就給孩子一支筆和一個本子,讓孩子畫出自己的悲傷,又或者我們就是在旁邊安靜的陪著孩子,看著、抱著哭泣或者發脾氣的孩子,什麼也不說,你會發現,當孩子把他所有情緒發泄完之後,你們的親子關係反而會更親密,孩子又成為了那個活力滿滿的孩子。

為了幫家長更好的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我想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給家長們講講孩子情緒的重要性,但因為文章篇幅原因不一定講得清楚,於是我引用一段內容分享給大家,大家能抓住多少是多少:破壞性的情緒是孩子生命力的一部分,如果我們一味的壓制,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朝氣、沒有創造力、沒有活力。孩子需要獲得母親或客體可以在他發出攻擊性後而得以倖存的感覺,孩子攻擊了我,而我帶著愛接納了他的攻擊性,還深深地理解了他的不安,這就意味著,他的黑色生命力被我看見,被我允許,並經由我愛的目光看見,轉化成了白色生命力。即親子關係未破壞,孩子的生命力也未被破壞。接住孩子的情緒之後,孩子就會越來越親熱我們,相反,如果家長接不住孩子的情緒,反而責怪孩子,孩子就會和我們越來越疏遠。

錯誤二:喜歡懲罰:雖然說現在這個社會,家長已經很少體罰孩子了,但是我們都還是或多或少的會用語言懲罰孩子的某些行為。

就如上面我舉的那個例子啊,媽媽就說如果你吃了巧克力,你今天晚上就不能看電視了,「不能看電視」就是對孩子的一個懲罰,(家長們注意,自己是否也經常對孩子說「如果你不……就不能……」)。關於是否懲罰孩子,許多人會有不同的觀點,我個人不太同意懲罰孩子,因為懲罰很多時候只能帶來孩子的敵意,仇恨,抗議,甚至是罪惡感、沒有價值感、自憐。懲罰並不會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因為當孩子在接受懲罰的時候,他會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用到如何去報復、對抗家長,錯失了對自己不當行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錯誤的機會,換句話說,懲罰孩子,我們實際上剝奪了他從內心深層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而這個過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那做家長的實際上應該怎麼做呢?我個人認為對於不太重要的事情就讓孩子去犯錯,然後承擔自己的錯誤,就比如說如果孩子不吃飯,那你千萬不要逼迫孩子,懲罰孩子說:「你不吃飯我就不給你買零食了,我就不讓你看電視了呀,」而應該告訴孩子「你現在不吃飯,我們要等到很晚很晚才吃飯,中途什麼零食也沒有,到時候你會餓的」,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飢餓的感覺。

同時呢,與懲罰相對的就是讓孩子明白自己做了錯事,是需要彌補的,讓孩子把重心放在彌補這件事情上。就比如說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把媽媽的花瓶碰碎了。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呢,並不是一直在邊上嘮嘮叨叨,說孩子多麼不小心,而你應該讓孩子花一上午的時間,先把花瓶清掃了,再把花瓶貼好,這樣子就行了。當孩子知道花瓶打碎了,他會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彌補這件事情之後,他下一次就不會再容易犯錯了。而嘮嘮叨叨的,說他做的不好,只會招致他的怨恨,然後他下一次還會繼續犯同樣的錯誤。

錯誤三,給孩子貼標籤、負面評價,當孩子想要的東西我們不給他買,孩子還在鬧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怎麼說,你這孩子就是不乖。當孩子說了再晚5分鐘就不玩了,結果還玩耍了10分鐘還不想走,這時候我們的火氣就來了,我們會說「你這孩子一點也不守時」。當我們告訴孩子玩了玩玩具,要把它收進玩具筐裡面的時候,說過許多次還是依然不收,這個時候我們會說「你這孩子真邋遢」,其實「不乖、不守時、邋遢」,這些就是我們在給孩子貼標籤。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會影響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進而影響到他們的行為。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否定。孩子就會在心裏面形成一種否定的內在自我評價,「對,我確實是一個不乖的孩子,我確實是一個邋遢的孩子,所以我確實做不好,這些事情也沒有必要做好,反正大家都知道我做不好」,當他們有了這樣的內在的評價之後。孩子會對許多事情越來越消極,最後也就真成了我們父母所說的不乖的孩子。

但是當發生這些事情,我們需要孩子們和我們合作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問題「我看到家裡面到處都是玩家」、提示「玩家把家裡面弄得很亂」(切記不要鬧鬧叨叨),或者用簡單的詞表達「玩具」,說出你的感受「我不喜歡家裡面亂七八糟的」,表達需求「媽媽希望你能把玩具收回去」,如果你覺得之前和孩子關係不太好 ,說了孩子不會聽,那麼可以試著用寫便條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就算是不識字的孩子,當我們給他們寫便條,並把便條讀給他們聽的時候,他們也更願意配合我們。同時,對於某些衝突,我們可以試著和孩子一起來想解決問題的辦法,並把它寫下來,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像中更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我們寫下孩子的這些想法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我們特別重視他們。他們就願意和我們商量著做事情。

那如果你已經長期給孩子貼了不好的標籤了,該怎樣讓孩子從這種不好的角色中解放出來了?

第一,要尋找機會讓孩子重新認識自己。我們家長要看到孩子的努力並鼓勵和表揚。(因鼓勵與表揚是一把雙刃劍,正確的鼓勵、表揚方法非常重要)

第二,給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另眼看待自己。許多家長經常認為孩子還小,許多事情做不好,其實我們可以試著讓孩子幫我們做一些事情,就比如說打掃衛生,洗洗碗什麼的,當孩子做完了之後給孩子一個正面的評價。比如說家裡面來客人了,讓你家孩子去把瓜果分享給大家,然後表揚孩子說你把東西分得很均勻。我看到你這樣子我很開心。

第三呢,就是讓孩子無意中聽到你對他們的正面評價,就比如說你打電話給孩子,爸爸說,哎,今天小強很主動的把自己的作業完成了,我發現他最近很很乖。

第四呢,要記住孩子以前的做的特別好的一些事情。當別人給孩子貼標籤,她自己給自己貼標籤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上,就比如說當奶奶說孩子邋遢的時候,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媽媽不覺得你邋遢,在你兩歲的時候,就已經懂得自己把家裡面的東西收好了,你把你自己的橡皮夾什麼的都弄得很好,當然這個最好是基於一些事實。

第五,當孩子又按照原來的方式行事時,表達你的感覺和期望。如當你跟孩子說了不要吃零食,她又吃的時候你可以這樣說「爸爸跟你說過不要吃餅乾,你又吃了,我很不開心(談感覺),希望你能克制自己(表達期望)。」

除了講道理,懲罰、貼標籤外,在溝通中還容易犯錯的有錯誤誇獎, 錯誤的獎勵,錯誤批評,家長的嘮叨等。鑒於篇幅原因,本文分享到此。


評論1:我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畢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

我一直和我老婆說,我們要給孩子制定一個規則,讓他遵守。而不是隨意變化,讓孩子最後看我們的臉色去做事。這樣他長大了以後就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也許會成為一個會看臉色的媚上欺下的人。

你讓孩子以你開心不開心作為做事的準則,會不會也會這樣?

我不懂誰對誰錯,只是拋出一個觀點。

回覆:本文想說的不是以開不開心為標準,而是用感受的方式溝通。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沒有統一的行使規則,但我個人對於養育是否成功有一個判斷標準:1.孩子和家長相處是否融洽,是否經常產生矛盾。2.孩子和他人相處得怎麼樣,是否融洽。3.孩子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是怎樣的,能否很安靜的干自己喜歡的事。

評論2:那不成了討好型人格嗎,為了讓媽高興把巧克力放回去


回覆:這個反思非常好,所謂討好型人格是因為他們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過父母「無條件的愛」。父母對他們的愛都是有條件的,只有當他們滿足父母的需求、表現出父母期望的樣子時才能得到父母的關愛和讚賞,他們才能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是不會被拋棄的。當他們違背父母的需求和期望的時候,就會被父母大肆的否定,批判,甚至是打罵。於是乎,他們會表現出主動迎合父母。

那麼這有幾個點:

第一,當孩子把巧克力放回去的時候,我們表達的是開心,一種感受,而不是大肆表演孩子,你真乖、你是乖娃娃,你是最棒的。第二,這種溝通方式,父母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沒有否定孩子,

第三,討好型人格不是一天形成的,如果家長長期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不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是有可能的,而這種溝通方式運用的前提是孩子的要求是比較無理的時候。

第四:在我們的兩性親密關係中,我們不也希望對方能為了我們妥協他自己的某些想法,當對方真這樣做了的時候,我們是感覺對方是愛我們的,還是感覺對方是在討好我們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McVJm8BMH2_cNUg8B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