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4TB!稅收大數據告訴你,深圳如何「復工復產」

2020-04-11   深視新聞

「復工復產」是最近的熱詞

全國各地紛紛迎來了「復工潮」

打響了「復工戰」

那麼深圳的情況如何呢?

我們通過一組稅收大數據

來看看深圳復工復產的真實情況

什麼是稅收大數據

想要了解一個地區社會經濟恢復的情況,我們需要掌握哪些數據?

交通流量數據?貨運數據?或者人口流動數據?

這些數據固然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對交通貨運承載量、人口流動分析、城市人口活躍度等多維指標的監測,來推測這一地區復工復產的基本情況。

然而反應企業真實的情況,這些數據又有些片面,比如,並非所有城市都擁有地鐵,而貨運數據也會由於原材料等生產要素價格的波動而使貨運量失真,人口的流動也無法直觀判定為復工。

稅收數據,特別是增值稅發票的開票量,可以被認為是最能客觀全面反應經濟活動的量化指標,也是判斷「復工復產」情況的重要依據。

為更好地服務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深圳市稅務局主動利用增值稅發票數據、企業調研信息等,深入分析企業的真實復工復產情況,整合了超過1084TB的大數據「戰略資源」,同時整理了超過20份分析報告。

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深圳復工復產的真實情況到底如何。

1084TB稅收大數據下的

深圳「復工復產」

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深圳共32.4萬戶企業開具增值稅發票,累計開票金額1.2萬億元,累計開票戶數占去年同期的比重達到92.8%,累計開票金額占去年同期的比重達到80.4%。

可以說,稅收大數據下,深圳的復工復產情況稱得上穩中向好,同時也呈現出幾個主要特點:

01

從總體情況看,累計開票戶數占比從第一周的29%逐漸提高到第八周的91.9%,累計開票金額占比也從第一周的65.6%逐漸提高到第八周的82.7%,整體復工復產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0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8534戶開票,戶數占比近96%,復工復產進程穩步提升。近期,更多的中小微企業也陸續加入到復工復產大軍當中,漸成復工復產主力軍。

03

建築業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行業,但在「新基建」加速推進的帶動下持續回暖,目前行業金額占比已恢復至67.2%,日均開票金額從第一周的3.5億元增加到第八周的15.6億元,其中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的累計開票金額增長27.5%。

1084TB!稅收大數據告訴你,深圳如何「復工復產」

04

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與「新基建」相關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復工復產表現良好,戶數占比達到100%,累計開票金額增長15.9%。

另外,稅收數據還顯示,騰訊科技開票金額占比達到150%。受益於網絡娛樂、線上辦公、在線教育等網際網路業務,深圳信息技術服務業復工復產呈現良好態勢,兩個月來日均開票金額25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2倍。同時,金融、商務服務業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資金及專業服務,復工復產狀況優於其他一般行業。

飲食類銷售、電氣水產供、交通運輸等涉及民生保障的行業基本維持平穩運行狀態。疫情背景下,居家生活對食品糧油及水電的需求增加,各大超市紛紛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

截至今年4月8日,天虹、沃爾瑪、永旺等零售企業及頂全等便利店的金額占比均達到100%以上。電氣水產供業共410戶企業開票,金額占比91.4%;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共1.3萬戶企業開票,金額占比83.7%,在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時也為其它行業順利復工復產提供資源保障。

此外,防疫生產業在防疫需求爆發的急劇拉動下,基本實現全面開工、超額復產。截至4月8日,深圳市與防疫直接相關的重點企業開票戶數占比105%,金額占比高達129%;與防疫間接相關的藥品製造、醫療器械生產、銷售、服務、醫藥研發金額占比也很高。

從數據上看,深圳整個社會生產已經在疫情防控常態的情況下,逐漸復甦。但是稅收大數據也顯示:部分生產型企業面臨著原材料「斷供」風險,可能會制約未來產能擴大。對此,深圳將優化完善惠企政策,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更好利企、援企、穩企、安企,與企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 廣東出台最大力度環評改革指導意見;深圳被賦予省級環評管理權限!

  • 復工復產後,更大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 銳視角|新冠病毒基因正在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