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肌肉與小肌肉檢查

2020-08-03     合民言語康復

原標題:大肌肉與小肌肉檢查

影響孩子一生的[動作發展]

大肌肉運動(粗大動作)培養孩子主動參與體能活動的習慣,建立健康的體魄、生活習慣和社交能力,是孩子 發育成長的重要環節。

什麼是大肌肉運動

大肌肉是指 全身性的體能活動兒童透過大肌肉活動去探索及認識四周的人物和事物。由初生時的轉頭、1-2 歲幼兒發展爬、扶物橫移、走路、跳躍等,全是生活必備技能,也是滿足個人發展和建立學習基礎的重要工具。

3 歲以後孩子的大肌肉發展,開始進一步 發展體能,例如:跳得高一點遠一點 ; 跑得更快點、身體更靈活點; 做一些難度更高的平衡動作(如單腳站,攀爬等); 進入四歲這個階段,孩子們能做出有節奏的動作及技能(如舞蹈),以及各種不同的操控技能(如拍、抓、傳接等)。

大肌肉發展除了讓個體具備生活必能之外,還是促進孩子學習能力、身體健康和運動表現(體育發展)。在學習上能力上,可透過大肌肉運動 增強動作概念Movement Concept 的學習,例如:時間性、方向性及空間等的概念; 在健康及運動表現方面,提升心肺功能、柔韌性、平衡能力、靈敏性、協調性、力量和速度等發展。

大肌肉運動好處列表

·增加抵抗力,減少疾病

·消耗熱量,健康控制體重

·增強心肺功能

·促進血液循環,靈活大腦

·鍛鍊肌肉、強健骨骼,促進骨骼生長

·增加關節柔韌度,降低受傷幾率

·舒緩壓力,增強自信,提升社交能力

大肌肉運動學習內容

1. 身體移動技能

身體移動技能是指整個身體在空間移動的各種不同動作。

·其中地面活動技能包括初生至步行階段進行的:仰臥 - 俯臥- 側坐- 滾動- 四足跪- 爬行- 跪立- 長坐- 單膝跪姿- 坐凳。

·基礎移動技能涵蓋了攀爬、站立及步行等活動和動作的變化:蹲、單腳站、墊腳站、墊腳走路、腳後跟走路等。

·進階移動技能涵蓋了步行以後較高難度的組合動作發展:跨步、上下樓梯、雙腳跳、單腳跳、馬躍步、踏跳、跨跳、側滑步、跑等。

2. 非移動性技能

是指身體在互動是並沒有移動或操控物品的技能:旋轉、搖晃、擺動、扭、屈伸和平衡等。

3. 身體操控技能

身體操控技能是指運用四肢操控物體的能力,主要包括的動作技能有:拋、接、投擲、踢、擊打、拍、截、滾動物品、等。

0-6歲大肌肉運動核查表

核查日期

一、頭部控制

018 個月

1 .俯臥,頭向左或右轉

2 .俯臥,輕抬起臉頰貼床

3 .俯臥,抬頭,下巴貼床

4 .俯臥,抬頭,下巴和肩部離床

5 .拉手坐起時,頭向後仰,背部彎曲或扶坐時頭垂向前

6 .拉手坐起時,頭伸直片刻

二、翻身

018 個月

1 .從俯臥轉到側臥

2 .從仰臥滾至俯臥,又再滾轉回仰臥

三、坐

018 個月

1 .不用扶持,能坐

2 .坐著向前跌時,向前伸於按地

3 .坐著向旁邊跌時,向旁邊伸手按地

4 .坐著向後跌時,向後伸手按地

四、爬

018 個月

1 .匍匐,手腹支持身體爬行

2 .手膝爬行

五、站立

018 個月

1 .在扶持下自立時上下跳躍

2 .輔助站立

3 .獨自站立

4 .站著向側、前、後跌時.作出向側、前、後踏步的反應

5 .俯身從地上撿物而不跌倒

六、步行

018 個月

1 .扶著欄杆,向左或向有橫向行走

2 .由大人單手拉著向前走

3 .不扶物體能走幾步

4 .獨立行走

18個月一3

5 .步行時能避開障礙物

七、上下樓梯

018 個月

1 .大人車著上、下樓梯兩步一級

18個月一3

2 .自己扶欄杆上、下樓梯,兩步—級

3 .自己扶欄杆上樓梯,交替一步—級

4 .自己扶欄杆下樓梯,交替一步—級

34

1 .(不扶欄杆)一步—級上、下樓梯

八、高難度的大肌肉運動

18個月一3

1 .踢靜止不動的大球

2 .爬上椅子後再上桌子拿取東西

3 .不扶單足站穩1

4 .不扶單足站穩3

5 .能向前跑

6 .手扶大人從最低—級樓梯上跳下

7 .提起腳跟用足尖走

8 .不需輔助踏小三輪車

34

9 .跑時避開障礙物

10 .用腳踢滾到前面的大球

11 .雙腳—起跳落最低—級樓梯

12 .用雙手接球

13 .單腳原地跳起

45

14 .向前跑,將球向前踢

15 .走平衡木

16 .單腳向前跳5

17 .自己打鞦韆

56

18 .跳過高15 厘米的障礙物

l9 .雙腳—齊跳過35 厘米的繩子

20 .在狹窄的物體上往前走,往後退,側著走

21 .用—只手接球

22 .單腳站立,閉目10 秒鐘,

23 .用球瞄準投擲目標

什麼是小肌肉運動

小肌肉運動在兒童發展及訓練中是指 手的運用能力。通過雙手,孩子能接觸、探索、了解並控制環境及事務。實際上,兒童在體能及認知的發展過程中,常利用雙手去進行探索,並在探索中不斷嘗試操作物品,逐步建立在日常自理及學習上所需的手部功能。

小肌肉運動學習內容

1. 基礎能力

·伸手拾放物品

·雙手配合運用

·基本操做能力

·手眼協調

2. 精細操作能力

·執筆書寫

·文具等用品操作

初生嬰兒因視力為發展成熟,一般會胡亂舞動雙手,當嬰兒逐漸長大,便能粗略地向著目標進行伸手抓握、拾取並進行簡單操作。隨著視力及身體控制的提升,小肌肉的表現逐漸精細化和複雜化, 手眼協調和雙手配合運用的能力逐漸建立。學前兒童在掌握基本手部功能後,便在進一步建立較複雜的操作技能,執筆書寫和文具等用品操作是在 學校日常學習中最常用的技能。

0-6歲小肌肉運動核查表

核查日期

一、眼部控制

0~18個月

1.眼睛能凝視眼前的物體

2.望著自己的雙手

3.視線能隨著物體從旁邊移至中線

4.視線能隨著物體從旁邊越過中線到達另一邊

二、口肌控制

0~18個月

1.能舔口邊的食物

2.能用杯子喝水

3.能咀嚼食物

4.能用吸管吸飲料

三、抓握

1.利用掌心去抓握物體

2.用拇指及四指去抓握物體

3.利用手指去抓物體

4.用拇指及食指側面相向抓據小物體

5.用拇指及食指指尖相向抓握小物體

6.坐著時手向物體伸展,並將它撿起

7.握筆隨意塗畫,

18個月~3歲

8.用蠟筆在紙上隨意塗寫(前四指握筆法)

9.以手指持蠟筆(前三指捉筆法)

四、雙手配合

0~18個月

1.放下手裡原有的東西去拿另—個東西

18個月~3歲

2.坐著時把手裡的東西換到另一隻手上

3.雙手同時各拿著一件物體

3~4歲

4.雙手各握一塊積木互敲

4—5歲

5.把信紙塞人信封里

5—6歲

6.打繩結

五、手部操作

0~18個月

1.用食指指著東西

2.能將書打開,合上

3.將2塊積木堆成塔狀

4.向不同方向翻書,每次2—3頁

18個月—3歲

5.用4塊積木造「塔」或造「火車」

6.用6塊積木造「塔」

7.在協助下,將糨糊塗在剪好的圖形上

8.一頁一頁地翻動書

9.扭開物體,如瓶蓋、門把

10.用槌子敲打小柱子

11.模仿摺紙(如將紙對摺)

12.用剪刀剪紙張

3~4歲

13.剪5厘米寬的紙條

14.用鉛筆刀削鉛筆

15.沿畫於紙上的直線剪8厘米

16.在紙條內著色

17.擰動上鏈玩具

L8.用橡皮泥做成小球

4~5歲

19.沿畫於紙上的曲線剪紙

20.用橡皮泥做成小碗

21.擰上有螺紋的東西

5—6歲

22.剪出方形或圓形、三角形

23.把寫于格子裡的字擦掉

六、手眼協調

0~18個月

1.把東西放在嘴裡

2.把物體放入容器中

3.把物體從容器中拿出來

4.將四個大圓圈套在柱上

5.將圓形放在形狀板中

6.把方形放在形狀板中

18個月~3歲

7.把三角形放在形狀板中

8.把粗杆棒插進洞板

9.從瓶中倒出10個小球

10.用紙繩穿別針後面的圓孔

11.用紙繩穿l~3粒珠子

3—4歲

12.把5粒小珠子穿起來

5~6歲

13.把剪好的圖形準確地貼在相應的圖形上

七、畫與寫

18個月—3歲

1.模仿畫橫線或豎線

2.模仿畫圓圈

3.模仿畫四邊形

3—4歲

4.模仿畫「十」字

5.模仿畫三角形

4—5歲

6.畫圓形

7.畫「X」

8.畫四邊形

9.完成簡單的連點作畫

5—6歲

10.仿寫數字

11.仿寫簡單的字(如大、小、日、人)

12.仿畫較複雜的圖形(梯形、菱形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x-ptXMBLq-Ct6CZvG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