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情緒是以人的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它反映的是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係。外界事物符合主體的需要,就會引發積極的情緒體驗,否則便會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構成了情緒和情感的心理內容。
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negative emotion),有時又稱為負面情緒,人們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情緒,是因為此類情緒體驗是不積極的,身體也會有不適感,甚至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進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傷害。
當你有情緒時,可能你陷入了以下中種誤區中。
第一種,非黑即白。比如:你與異性接觸,因為對方其中一點沒有達到你的要求,你就認為對方不適合相處。或者發現某個人身上存在什麼缺點就斷定他不是什麼好人,這樣的信念讓你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第二種就是:心理濾除。就是只看到生活中不好的事情,忽略那些自己擁有的,別人對自己好的方面。常此以往,容易一直陷入有不滿的怨恨。
第三種:對於別人的誇獎會自我貶低
比如對方誇你單純可愛,你的想法是他肯定覺得我不夠漂亮,沒有什麼優點,只能這樣說我了。
第四種:習慣將不好的結果歸結到自己的身上。這情況就像是考試的題目比較難,自己考的分數沒有往常高就責怪自己笨,學習不認真的。
做好以下兩步化解你的負性情緒:
第一步:覺察自己的情緒
保持對自己的覺察,就是觀察自己,了解自己在做什麼,在想什麼?有什麼樣的感受?如果你一直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就會讓你像我們前面說的那樣陷入認知、情緒的怪圈中。
第二步:試著轉變自己的想法。哪怕只是改變一點點時間久了,你就能看到自己心態的變化了。
事實上,平衡情緒的重點就是要認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來自於內在,這是通往內心和諧的第一個線索。我們需要接納自己,接納生命是艱苦的,接納人生中將會有重重的阻,接納我們將會犯下許多錯誤,以及接納許多人會誤認為我們就是他們苦惱的源頭。這是一上慢慢修煉的過程,需要對這一切保持耐心,唯有無限的耐心,才能換來即刻的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n1A3nEBfwtFQPkd6Fg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