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公總偏向婆婆|只有理解女性的老公,才能處理好婆媳關係

2019-10-21     靜月荷

為什麼老公總偏向婆婆|只有理解女性的老公,才能處理好婆媳關係

婆媳之間的矛盾,從來都不是風平浪靜的,往往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

然而這個夾在兩個女人之間的男人,一面是生養自己的母親,一面是心愛的妻子,當兩個女人發生矛盾和爭執時,是幫母親還是幫妻子,就顯示出一個男人的智慧和情懷。

01.婆媳矛盾看似是一些小事,實則是在爭兒子到底對誰最好

小慧嫁給丈夫時,只知道他們家有三個女兒,他是唯一的兒子。父母寵兒子可以理解,可是連他的姐姐妹妹在很多事情上也都讓著他,這讓小慧不能理解。

原以為丈夫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心裡一定是陽光溫暖、也很會關心別人。然而事實上,對一個人的了解,只有近距離接觸、朝夕相處後才能有真切體會。

婚後,他們兩人的矛盾就慢慢暴露出來了。每天早上,當小慧做好早餐叫丈夫起床,他總是要拖到最後時刻。然後,胡亂吃一口就匆匆出門上班了。

家裡什麼事情丈夫都不操心,即使告訴他下班後帶點菜,他還是會兩手空空地回來。

問他怎麼沒買菜,他說忘了。好像生活中這些事情都與他無關似的,讓小慧真不知該說什麼好。

好在剛結婚,家裡也沒有那麼多事情,小慧一個人辛苦點也都做了。只是在自己家裡也就算了,可每次回婆婆家,都會讓小慧生一肚子的氣。

這個周末,小慧夫妻倆買了菜回婆婆家,卻發現婆婆身體不舒服。小慧說陪婆婆去醫院看一看,本來是打算讓丈夫開車一起去的,婆婆卻說:「他就不用去了,有你陪我就行了。」

婆婆身體倒沒什麼大問題,可醫院看病的人多,等回到家已經快中午了。一上午,小慧陪著婆婆樓上樓下,跑前跑後,交錢、取化驗單,拿藥,已經累得夠嗆。

回到家裡,丈夫沒有準備午飯,還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劇呢。

「我們中午吃掛麵吧。」說著小慧挽起袖子進廚房,準備做午飯。

「你怎麼這麼能將就呀,掛麵不好吃。」婆婆挑剔的口氣,讓小慧心理難受。

小慧知道婆婆是北方人,喜歡吃手擀麵。可是,今天不是時間晚了嗎,將就一下總可以的吧。小慧向丈夫投去求救的目光,希望他能幫幫自己。

可丈夫沒有看小慧,而是站起來扶著母親,「我們就吃手擀麵,小慧一會就做好。」

然後,和母親坐在沙發上,讓小慧一個人在廚房忙。

02.兒子是母親心裡的「小情人」

晚上在回去的路上,小慧忍不住發火了:「為什麼中午不幫我說話,不就是一頓飯嘛,吃掛麵又能咋樣?你媽就是在折騰我。」

「我媽她這輩子不容易,我不想讓她不開心。」丈夫拍了拍小慧的手,平靜地說。

「那你就不怕我不開心?你心裡根本就沒有我。」小慧氣呼呼地說。

「怎麼會呢?你是我老婆,我們可以天天在一起。可我媽呢,我們一星期才去看她一次,讓她高興點不應該嗎?」丈夫看著怒氣未消的妻子,柔聲說道。

「嫁給你真是倒霉,攤上這樣一個婆婆。」小慧無不委屈地說。

原來,婆婆年輕時在單位里也是一爭強好勝的人,什麼事情都喜歡和別人爭高低。這樣的性格自然人際關係不好,自己活得也累。

公公對婆婆很好,什麼事情都讓著她。在家裡,大小的事情也很少讓她操心。

可是十年前,公公突發心臟病先走了。一時間,婆婆感覺天踏了 :多年來寵她愛她的丈夫走了,她覺得自己孤苦伶仃,沒有人可以依靠了。

婆婆對她的三個女兒很嚴厲,對兒子反倒寵愛有加。在母親眼裡,女兒回家就應該幹活:洗衣、收拾房間、買菜做飯,什麼活都得干;而兒子回來了,就是回家休息、就應該享受家庭溫暖。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兒子回家後,可以什麼都不做,而是讓媳婦忙前忙後,伺候她們娘倆。

03.女人請不要難為女人

女人一生有著多重身份:女兒、母親、妻子,她們在不停地變換角色,又在不同的場景中找到自己身份的認同感。

孝敬父母是她們的責任,哪怕從未得到父母的寵愛;愛家庭、愛孩子,讓女性柔弱的肩膀擔負起母親的重擔;為了孩子她們無怨無悔,甚至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

事實上,母性是具有兩面性的,一方面她愛自己的孩子,願意為他們付出;同時,她又是一個女性,希望得到異性的關愛和呵護。如果丈夫走得早,她自己又無法從痛苦中走不出來。那麼,她的性格就會扭曲:對女兒(同性)會變得苛刻、挑剔,對兒子(異性)則變得更加寵愛。

所以,現實中也就有了許多兒子結婚後,母親吃兒媳婦醋的現象。其實,母親之所以那麼寵愛兒子,是她把兒子當成了另一個可以依靠的異性。

如果仔細觀察,還會發現,這樣的母親特別願意在兒子面前,扮演良母的身份。她希望兒子喜歡她、欣賞她,因為來自兒子(異性)的讚賞會讓她感覺很受用。

有這樣心態的母親,當她看到女兒們一個個都比她年輕,嫉妒之心就會讓她難受,對女兒自然就不會喜歡。

對於媳婦婆婆當然不會真心喜歡了:是媳婦搶走了她的兒子,占據了兒子的心,她們是勢不兩立的對立面。然而,她們之所以還維持著體面的關係,是因為,如果母親做得太過分,她即失去了在兒子心目中的形象,還會引起兒子反感,反而會把兒子推到媳婦身邊。對於這一點,母親心裡還是有數的。

對此,兒子心裡也是明白的:母親一輩子不容易,沒必要傷她的心。不就是順著她,說幾句她喜歡聽的話嗎?況且,母親年紀也大了,他和媳婦的日子還長著呢,就先委屈媳婦一下吧。

在婆婆與媳婦的爭戰中,丈夫是唯一的觀戰者。他既要照顧母親的感受,還要想著如何不傷媳婦的感情,這個角色還真不好當。

當著母親的面,丈夫會說一些母親愛聽的話。轉過身,又會對媳婦進行安撫。因為,只有媳婦心裡舒坦了,他的小家才能安寧。

也只有當他們有了自己的兒女,妻子才會慢慢悟出一些東西來,對婆婆也會發生由排斥到接受的轉變過程。

其實,女人最能理解女人的心,女人又何必要難為女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eS9-m0BMH2_cNUgzq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