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球主球的旋轉特徵

2020-06-17   斯諾克

原標題:撞球主球的旋轉特徵

怎祥使主球產生旋轉

主球在球檯上的運動,幾乎都是以旋轉的形式表現出來。主球旋轉產生的基本原因是:在球桿擊球時,桿頭的觸球點不通過球心,使球的質心的力矩 不為零是主球產生旋轉的基本原因。我們知道主球的旋轉是圍繞著球心來轉 動,球心就是旋轉軸,當一個靜止的主球要獲得轉動能量時,它必須具備兩個 基本的條件:一是作用力方向;二是作用力方向與球心垂點距離的力臂大小。(圖 2-1)

根據力矩原理,通過主球中心線上的5個擊球點的使用,討論主球在旋轉

上的不同表現。在假設用相同的力量的情況下:

球桿擊打1號點和5號點,杆法使用是高杆和低杆。此時主球的旋轉半徑 R1、R4(力臂)大,主球受到球桿撞擊後的力矩也大(即轉動能量也大),就是主球的旋轉強。

球桿擊打2號點和4號點,杆法使用的是中高杆和中低杆5此時主球的旋 轉半徑R2、R3(力臂)小於R1、R4,其旋轉要小於高杆和低杆。

球桿擊打3號點,杆法使用的是中杆。此時主球的旋轉半徑R3(力臂)為 零,主球在擊出後的一段距離內,沒有旋轉。

主球旋轉運動類型與主球擊球點關係

  1. 擊打主球中心點 技術原理:由於球桿撞擊主球中心點,向直線方向行進。開始時,主球 沒有旋轉,呈現向前平動狀態。然後,由於台面台呢的摩擦作用,使主球與台 面接觸點的速度逐漸減慢,而主球的頂點速度不變,因而逐漸產生了正旋的力 矩,使主球向前旋轉起來。主球開始產生向前旋轉的位置在哪裡呢?這要依據 擊球的力量大小和球在球檯台面是順茬或逆茬行進而定。(圖2-2、2-3) 技術效果:擊主球中心點,一般用於定位球,定位球是主球擊目標球的 整個球體時,主球把全部動能傳遞給目標球,使目標球行進,自己停止不動。(圖 2-4)

擊打主球的高點

技術原理:主球受球桿的擊打,由於是擊打主球的高點,一開始主球就 具備了正旋的力矩。由於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動能損失小,因而主球 的球速快。同樣的擊球力毋,高點擊球時主球行進的距離,比中心點擊球時主 球行進的距離要遠。(圖2-5、2-6)

技術效果:擊主球高點,即是高杆。一般用於跟球。當上旋的主球撞擊 目標球後,主球會因自身的上旋繼續跟著目標球向前行進。(圖2-7)

擊打主球的下點

技術原理:主球受到球桿的擊打,由於是擊打主球下點,主球運動一開 始便具有了逆旋的力矩。主球一邊向前行進一邊逆旋,由於台呢對球的摩擦力 作用,逆旋逐漸減弱,直到逆旋為零,主球此刻便呈滑行狀態,隨後就變成正 旋向前行進。主球逆旋行進的距離依擊球點的不同和擊球力量大小而有所不同。(圖2-8、圖 2-9)

技術效果:擊主球下點,即是低杆。一般用於縮球。當逆旋的主球撞擊 目標球整體後,由於主球逆旋本身的作用,使主球向後行進。(圖2-10)

擊主球的左側點

技術原理:主球左側點受到球桿的撞擊後,主球便圍繞著球的上下軸順 時針旋轉,同時球向前運動。在安全擊球區範圍內,擊球點越遠離球心,球所 產生順時針旋轉就越強。(圖2-11、2-12)

技術效果:擊打主球的左側點,即是「加左塞」杆法。當主球碰擊目標 球左側時,主球與目標球會產生比較大的分離角;相反,在打目標球的右側 時,主球與目標球會產生比較小的分離角;當主球以左側旋垂直碰擊台邊時, 可以加大主球向左側的分離角;當主球以左側旋,順向碰擊台邊時,主球與台 邊的分離角比較小;逆向碰擊台邊時,主球與台邊的分離角比較大。

擊主球的右側點

技術原理:主球右側點受到球桿的撞擊後,主球便圍繞著球的上下軸逆 時針旋轉,同時球向前運動。在安全擊球區範圍內,擊球點越遠離球心,球所 產生逆時針旋轉就越強。(圖2-13、圖2-14)

技術效果:擊打主球的右側點,即是「加右塞」杆法。當主球碰擊目標 球右側時,主球與目標球會產生比較大的分離角;在打目標球的左側時,主球 與目標球會產生比較小的分離角;當主球以右側旋垂直碰擊台邊時,可以加大 主球向右側的分離角;當主球以右側旋,順向碰擊台邊時,主球與台邊的分離 角比較小;逆向碰擊台邊時,主球與台邊的分離角比較大。

因為大家的學習與交流,所以斯諾克世界更加精彩

關注本帳號後,可進入斯諾克論壇!

和眾多愛好斯諾克的朋友,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