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3月25日的中歐抗疫視頻會上,鍾南山院士表示: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為防止第二波高峰,仍應保持現有的防控措施,同時嚴格外防輸入。
記者就此聯繫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3月27日,張文宏教授回應科技日報:「保持警惕,防控措施要緊,但是方向與第一階段有不同。」
3月26日,在武漢地鐵光谷廣場站內,消防員在對安檢區域進行消殺。
隨著我國連續多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為零,保持現有防控措施是否有必要?鍾南山建議保持現有防控,張文宏強調防控措施要緊,雙重「警鐘」為什麼會在此時敲響?
除了嚴防輸入
還有哪些可能的內生風險?
有人認為嚴防輸入就安全了,比如實施境外航班乘客全部隔離等措施就可高枕無憂,但相關專家表示仍存在可能的內生風險。
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亞峰認為,「只需嚴防輸入」的觀點是片面的。他解釋,目前疫情防控確實是要重點防控「輸入型病例」。但二次疫情復發仍然可能由以下情況的國內患者引發:
人類對新冠病毒知之甚少
「達摩斯之劍」高懸
什麼時候才能恢復自由生活?
那麼「達摩斯之劍」什麼時候才能消失,如何才能恢復自由生活?
「理論上講,只有找到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藥,或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研製成功才能恢復自由的生活狀態。」董亞峰說,但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發和驗證。
就病毒病總體而言,目前並沒有特效藥。王貴強在此前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只有少數的抗病毒藥用於病毒性疾病,而且只是抑制了病毒複製,並沒有清除。例如,B肝病毒也是通過抗病毒、抑制病毒複製使病情穩定,去不了根。愛滋病也是一樣,必須通過長期抗病毒治療控制疾病進展。目前只有C型肝炎通過抗病毒治療可以治癒。
而關於新冠病毒治癒效果等情況,相關單位正在組織科研力量進行研究。
可見,目前而言,自由的生活還遠未到來。
3月26日,在武漢北高速收費站交通卡點,工作人員對乘車人員進行測溫。
當下應如何實施疫情防控?
信息技術加持
精準隔離防控需2.0版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