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邱縣社親園得到顧秀蓮同志批示!

2019-09-04     邱縣宣傳

邱縣有個地方

那裡是孩子們快樂的天堂

它不僅可以彌補留守孩子心靈的空虛

還能讓孩子們學到一技之長

是多少外地務工家長的夙願

更是社會對孩子們的期望

邱縣活躍著這麼一些人

他們在小小的空間裡

在一個個孩子的世界裡

無私奉獻,無怨無悔

這個地方就是「邱縣社會親情園」,

這些人就是社親園的五老人員們和愛心人士!

"社會親情園"散發的魅力和它無可比擬的影響

經驗做法全國叫響!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對邱縣"社親園"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邱縣關工委五老創辦社會親情園,解決留守兒童的關愛問題,做的很好,經驗值得推廣。請《火炬》摘登他們的經驗。希望繼續努力,把工作越做越好。」

再一次,

讓社親園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

再一次

讓社親園走進每個人的視野中。

今天,

讓我們再一次

將鏡頭聚焦邱縣社親園!

每逢周末和假期,邱縣由關工委老同志們領辦的123個「社會親情園」就成為孩子們願意來、家長們放心送的好去處。全縣3987名農村留守兒童,占全縣留守兒童的82%,在這裡免費接受課業輔導,學習書法、繪畫、音樂、剪紙、舞蹈等技能,開展體育遊戲活動,在老同志們的陪伴下度過安全、快樂而有意義的假期。社親園成為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關愛服務陣地,主要得益於築牢了關愛保護的「三張網」。

01

堅持「六有」標準,築牢留守兒童安全管護網

在河北省市縣三級關工委的指導下,邱縣老幹部、老戰士、老教師、老專家、老模範等「五老」踴躍領辦社親園。他們騰出房屋作為教室,並把自家庭院修葺為適合孩子們遊戲活動的場所。在辦園中堅持「六有」標準,做到有法人、有標牌、有場所、有器具、有教材、有檔案,把一個個社親園建設成為家長們放心、孩子們開心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陣地。社親園以領辦五老名字命名,進一步激發了老同志們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辦園人張育才老人說:「我是一名退休職工,有工資、有福利,孩子們的工作都不錯。要問我圖啥,一圖快樂,二圖健康,三圖存在感,四圖好名聲。我喜好書法,可把孩子吸引過來,而後通過這個平台,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做點事」。老同志們把辦園作為一份榮譽,更看成一份責任,不僅堅持辦園不收費,而且嚴格規範管、幫、教等各個環節,堅持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經常化常態化提供關愛保護服務。農村留守兒童入園後,再沒有發生過安全責任事故,更沒有發生過違法犯罪案件。社親園建設促進了鄉風文明,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和社會的信任,有的還被村民們選為村委會主任。

02

堅持思想教育和興趣培養並重,構建留守兒童快樂關愛網

社親園注重用愛喚醒孩子們的上進心,教會孩子修身做人、培養健全人格。經常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對入園兒童提出了不打架、不罵人等要求,而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影響孩子們。他們給留守兒童過集體生日,有的還開通了親情電話、親情視頻等,幫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的孩子們找到了久違的親情、久違的愛,彌補了親情的缺失。經常與孩子們交心、談心,幫助一些問題孩子成為學校的「文明小使者」。為了幫助留守兒童在節假日不再困守在家,在縣關工委的精心組織下,來自縣青蛙漫畫組、縣老年書畫研究會、縣優秀傳統文化協會等專業組織的大批社會愛心人士領辦了社親園。他們用興趣和藝術拴住了留守兒童的心,吸引他們在節假日來到社親園,唱歌、跳舞、做遊戲、講故事,掌握了書法、繪畫、剪紙、集郵、刺繡、小製作等一技之長。短短3年時間,孩子們已有300多幅藝術品在市縣競賽中脫穎而出。張敏老人這兩天剛旅行回來就迫不及待地給孩子們講解地理知識,讓孩子們從地球儀上找出爸爸媽媽外出務工的地點,點燃了孩子們探索地理的熱情。社親園體現了上進、快樂、學藝、增智等特點,讓孩子們變得更加自信、陽光,被當地群眾譽為「育人園」、「育才園」。

03

堅持以黨建帶關建,編織留守兒童注愛保障網

黨的領導是加強基層關工委建設的根本保證。邱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社親園建設,把它納入全縣基層黨建、精神文明建設體系和民生工程,形成了黨委行文、政府規劃、部門分職責、五老為主體、老幹部局總協調的聯動機制。縣委書記孫志英同志親自部署安排、親自協調推動。縣領導分別在自己的聯繫鄉鎮發動「五老」創辦社親園。縣關工委採取分包鄉鎮、分包單位和分包職能部門責任制,強化規範管理和動態管理,還編寫了系列教材。縣委、縣政府的重視,縣、鄉、村關工委的上下工作一致,充分調動了職能部門和社會組織參與創辦社親園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形成全縣各部門、社會各界支持社親園發展的良好氛圍。去年,河北省關工委專門召開現場會,總結推廣了社親園經驗。在社親園建設中,關工委廣泛發動基層五老,服務農村留守兒童、加強關愛陣地建設、參與社會治理、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做法值得總結推廣。

近距離走進邱縣「社會親情園」

連芹"社親園"

張連芹,女,53歲,是邱縣平恩畫院的一名成員。「連芹社親園」位於縣城育新街南頭,雖成立時間不長,但她擅長的太極拳、書法、繪畫等技能吸引了周邊許多孩子前來學習。

王書田社親園

王書田,男,56歲,中共黨員,新馬頭鎮留固村人,積極響應縣關工委號召,於2018年春在原留固小學創辦了"書田社親園",現有留守兒童30多人,利用周六、日及寒暑假教授孩子們書法基礎知識,每天三節課,其中兩節書法基礎課,其中一節娛樂課,縣關工委配備了軍棋、象棋、跳棋等娛樂玩具,孩子們玩的特別開心。

景鳳社親園

張景鳳,女,57歲,原邱縣糧食局職工,退休後響應縣關工委號召,在新城街興盛巷家中創辦了"景鳳社親園",現入園人數20餘人,每逢周六周日和節假日免費教授孩子傳統文化和書法基礎知識,深受廣大家長和孩子們歡迎。

鳳濤社親園

郭鳳濤,男,中共黨員,45歲,邱縣老年書法協會會員。鳳濤「社親園"設在邱縣陳村鄉陳二村。每年寒暑假有20人左右的孩子,定期組織孩子們學習書法、繪畫等優秀傳統文化,贏得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好評,社親園自成立以來,多次得到邱縣關工委和上級領導的關懷、指導和幫助,感謝關工委領導給孩子們營造的良好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

金鏡社親園

朱金鏡,男,71歲,中共黨員,退休後回老家香城固鎮東張莊村在村兩委辦公室一院內,創辦了"社親園",免費教授村裡孩子書法知識,經常性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目前入園兒童20餘人。

東生社親園

安東生,男,漢族,71歲,退休教師。2019年2月在香城固鎮西石彥固村創辦"東生社親園",全園留守兒童21人,利用周末、暑假,經常性聘請老黨員為孩子們講紅色革命故事,指導書法基本功練習,帶領孩子們開展幫老助老活動,組織七一文藝匯演,帶領孩子們到戶外參與環境衛生治理,上街宣傳垃圾分類處理等,東生社親園成立以來多次得到省市縣領導的指導和幫助。

俊平社親園

楊俊平,女、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邱縣南辛店鄉後王莊村人。1992年從事教育工作。在本村後王莊小學代課多年。後來,在華夏子弟學校、金太陽幼兒園、滿天星幼兒園等多家民辦學校任教。1994年參加青蛙漫畫組,多次在國家級報刊發表作品。2011年《黨風》作品在邱縣農民漫畫展獲二等獎。2017年結識了「剪紙大師」靳玉芳老師學剪紙至今。

2019年2月,積極響應縣關工委號召,在家創辦"社親園",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孩子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春遊、知識競賽、剪紙、書法、繪畫等,每次上課時屋子裡都坐滿了從村裡各家趕來的孩子達30餘人。

桂菊社親園

霍桂菊,女,中共黨員,58歲。邱縣城關棉廠退休職工。桂菊「社親園"設在邱縣中興路東段路北華勤二區院內。每年寒暑假有50人左右的孩子。「社親園"不但引導孩子們了解學習國學,懂得如何做人,學會感恩,把學習變成自己的言行舉止去落實。還定期組織孩子們學習書法、剪紙、繪畫、中醫等優秀傳統文化。

棗坡連生社親園

曙光社區保江社親園

邱城南街村公田社親園

愛卿社親園

1

孩子們豐富多彩的學習和娛樂活動

小小「書法家」

就是這樣一個個小小的「社親園」,

將全縣3987名留守兒童緊緊相連,

孩子們有樂趣,

大人們有事干,

並且還做到了,

領辦者願領,創辦者願辦,

入園者願入,送童者願送,

管理者願管,助力者願助

的「六願」現象.

向邱縣的留守孩子們祝賀!!

編輯:劉龍 麗娟策劃:劉洪濤 張勤剛審核:岳凱 劉春明

主辦單位:邱縣融媒體中心

聯繫我們: 電話:0310-8362948

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4OBCW0BJleJMoPMJ4H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