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父母不要當著孩子面做,別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

2021-04-27   淘媽育嬰

原標題:這些事父母不要當著孩子面做,別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

文|淘媽

前幾天孩子放學後和同班的小朋友一起玩,玩著玩著,兩人因為一個玩具起了爭執。然後這個小朋友就說了一句「你個傻B。」我聽後有些驚愕,小朋友的媽媽當時也在旁邊,連忙對孩子說「誰讓你說這種話的,這不是好話,趕緊向淘淘道歉。」之後孩子媽媽又跟我解釋「他爸爸那天打遊戲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他就學會了。我回去得好好說說他爸爸,以後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什麼都說。」

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而父母的言行是距離孩子最近的「模仿對象」。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所以在做一些事的時候毫不避諱。事實上,這樣的觀念大錯特錯。像以下這些事,父母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做,影響很大。

1.當著孩子的面說髒話

我家孩子在春節回老家後,也經常會聽到身邊的一些人說髒話,然後冷不丁自己也會說那麼一句。可能孩子並不知道那句話是什麼意思,但如果在外說出來的話,家長也會尷尬,同時也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一旦孩子養成說髒話的習慣,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是很難改掉的。所以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髒話,要為孩子創造一個乾淨的語言環境。另外,如果家裡有其他人經常說髒話,父母也要提醒對方改掉。那些暴力的動畫,家長也儘量不要讓孩子看。

2.當著孩子的面哭窮

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讓孩子好好努力,於是選擇了在孩子面前哭窮的做法。父母的出發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樣的做法不妥。如果父母經常向孩子灌輸「我們家很窮」、「我們比別人過得差」的話,會讓孩子從小就產生自卑感,感覺處處低人一等。這種自卑是種在孩子心裡的,在孩子長大後也很難改變。懂事的孩子,有時候自己合理的需求也不敢提出來。

有句話叫「富不炫耀,窮不聲張」。我們是什麼樣的家庭,應該讓孩子了解,不能哭窮,也不能打腫臉充胖子。孩子的合理需求,是應該得到滿足的,不要讓孩子那么小就背負著沉重的負擔。

3.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其實有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意識,知道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好。但有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在生氣的時候就想著發泄,忽略了孩子是否在旁邊。首先,父母大聲吵架、爭執,會嚇到孩子。如果父母經常這樣做,孩子就會變得膽小,沒有安全感。其次,經常吵架的父母會讓孩子誤以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以後遇事可能也會通過發脾氣、摔東西的方式來處理。

所以夫妻之間有任何的矛盾、分歧,需要溝通的時候,最好背著孩子。不要把自己張牙舞爪、暴力的一面展現在孩子面前,不然對孩子的傷害很大。

4.當著孩子的面不停玩手機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在家沒事就玩手機,即使在陪孩子的時候,眼睛也一直盯著手機。父母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爸爸媽媽是因為不喜歡我才一直玩手機的嗎?」、「對於爸爸媽媽來講,我還沒有手機重要。」時間長了,就會削弱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所以下次回到家,請把手機收起來,陪孩子的時候就不要玩手機了。全身心投入到和孩子的玩樂中,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真心地陪伴,而不是敷衍。這樣既能增進親子間的關係,也會給足孩子安全感。

5.當著孩子的面頂撞老人

有句話叫「你怎麼對待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後就怎麼對待你」。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很多父母是這樣教孩子的,自己卻做著不尊重、不孝順老人的事。我們經常在網上能看到這樣的視頻:父母自己吃肉,只給老人吃饅頭、鹹菜,他的孩子最後也是這樣對他的。所以不想你的孩子以後不孝順,現在就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尊重、孝順家裡的老人。身教大於言傳,有時候你不用專門告訴孩子,孩子看到你的做法,慢慢就學會了。

淘媽說:教育不是講大道理,而是滲透在日常中的點滴中。父母在做一些事的時候,一定要想想是否是在給孩子做反面教材。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先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