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被稱為歐洲的美好時代,也是巴黎的黃金時代。
那時隨著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的發展,整個歐洲不管是科技、學術,還是在藝術上都得到了突飛猛進地發展。
那些課本里才聽過的人名,比如愛因斯坦、莫泊桑等等名人,都生活在這個時期。
你一定知道物理學家居里夫人,你也一定知道畫家畢卡索和莫奈。
但你能想像他們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中時,會發生什麼故事嗎——
迪麗麗的奇幻巴黎
Dilili à Paris
看這部影片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它的導演——米歇爾·歐斯洛,他可是歐洲動畫的大師級人物,獲獎無數。
由他執導的《嘰里咕和女巫》在法國創下了150萬人次的票房收入,售出了80萬張光碟,58萬張專集和填色畫冊,遠銷至五十多個國家。
他的作品中都具有濃厚的個人特色,追求的效果恰恰是許多導演避之不及的「假3D」,圖層就像一層層平板的剪紙風格。
在《迪麗麗的奇幻巴黎》這部影片中,不但延續了剪紙風格,更是大膽的啟用了新的表現手法。
片中所有人物都用動畫形象來完成,但所有的背景卻是真實場景,虛實結合,畫面中兩者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再現了19世紀藝術作品中,華麗浪漫的巴黎。
影片一開始,仿佛是在一片叢林中。
幾個黑人正在勞作,還說著非洲土著語,完全是一副原始人的生存狀態。
鏡頭拉遠一點,才會發現這原來是一個設置的場景。
鏡頭再遠一點,一眼就能看到遠處的高塔,那就是頂頂有名的巴黎鐵塔,而這裡正是法國巴黎。
原來這是一個非洲劇團,剛才那一幕其實是他們的表演。
不過仔細看,你會發現在這些表演者中,有一個小女孩,比起其他人皮膚要稍微白一點。
女孩名叫迪麗麗,是一名混血兒童,有一半的法國血統。
別看此時的迪麗麗像是非洲「野孩子」一般,其實她非常勇敢且具有冒險精神,當初能到巴黎,就是因為她大膽地隻身溜上了一艘輪船。
在船上,她遇到了米歇爾夫人還有伯爵夫人。
在她們的教導下,迪麗麗不但會說一口流利的法語,還成為了一個非常有教養的小淑女。
而歐海樂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送貨員,卻也同時是一位正直善良的好青年。
因為每天要給許多人送貨,加之他熱情有禮,這讓他結識了很多朋友。
歐海樂與迪麗麗交談甚歡,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朋友。
最近的巴黎並不太平。
當地出現了一個名叫主宰者的團伙,每次犯案後就會留下「主宰者將會重新統治巴黎」的字條。
他們不但會搶劫,還會綁人,而他們的作案對象,正是像迪麗麗這樣的小女孩。
聽到這些,兩人一拍即合,決定一邊觀光巴黎,一邊解開主宰者團伙的秘密,拯救那些被綁架的女孩。
迪麗麗和歐海樂的巴黎冒險之旅,就這樣開始了。
歐海樂確實見多識廣,一路上向迪麗麗介紹了很多巴黎的名人名建,迪麗麗沉迷於法國的風土人情,但他們也沒有忘記要追尋主宰者團伙的事。
為此,他們去了讓人聞風喪膽的魔鬼磨坊探聽消息。
歐海樂差點喪命於此,多虧迪麗麗的勇敢機智,和居里夫人研發的疫苗才撿回一條命。
迪麗麗更是憑藉小孩子體型嬌小的優勢,偷聽到主宰者團伙的搶劫計劃,與歐海樂聯手在犯案現場,一舉將他們抓獲。
但也正因如此,迪麗麗成了主宰者團伙的重點目標。
儘管如此,勇敢的迪麗麗並沒有選擇退縮。
不過,雖然迪麗麗聰明地躲過了主宰者團伙引誘的伎倆。最終卻因為司機的背叛,而被對方抓走了。
原來這些主宰者的根據地,竟然在下水道里。
在這裡女孩被稱為爬行人,只能四腳著地行走。甚至只配充當一個凳子,或桌子的角色,連看男人的資格都沒有。
可惡的他們,竟然號稱女人掌握權力是背離自然規律的事情,而 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拯救世界。
迪麗麗在這裡也被迫訓練四肢著地行走,但她並沒有放棄,為了逃離這裡,她毫不猶豫地跳進了骯髒的下水道里尋找出路。
她的好朋友歐海樂當然也在想辦法,在卡爾維夫人和悔改的司機的幫助下,才成功救出了迪麗麗。
迪麗麗畢竟只是個小女孩,經歷了這些恐怖的事情,不免有些害怕,但為了拯救那些女孩,她還是決定鼓起勇氣幫助大家。
原本他們以為知道了對方的巢穴,就能依靠警方的力量一舉殲滅他們。
可是沒想到,警察局長居然也是主宰者團伙的一分子,有警方做靠山也難怪這個團伙會如此猖狂。
既然不能依靠警方,他們就只能靠自己。
先是集結了米歇爾夫人、居里夫人、沙拉夫人這些有地位有影響力的女性,召開緊急戰鬥會議。
多虧迪麗麗的細心,發現主宰者團伙的出口是個有著蛇形標誌的煙囪,靠著這個線索才找到了對方巢穴的準確位置。
一邊邀請總統來鎮壓叛亂的警察,一邊建造了一艘大飛艇,這才終於將所有綁架的女孩解救了出來。
影片背景是19世紀後期,處於藝術蓬勃期的巴黎。
片中 除了迪麗麗、歐海樂和司機,其他人物均是真實存在的。隨便一個路人都是響噹噹的名人。
出門遇到的老頭是法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勒南先生,為他們設計大飛艇的是艾菲爾先生;
劇院裡碰到的,是在巴黎巡演的著名作家兼舞台劇演員柯萊特;
還有莫奈、德加這些大畫家,甚至還有英國的威爾斯親王;
當這些人物,出現在一起時,帶給人一種打破次元壁的驚喜和樂趣。
更別提影片中隨處可見的,洛可可風格建築、女士洋裝、紅磨坊、以及獲救後比起擁抱要先等唱完這首歌……
將濃濃的法式風情,傳遞給了觀眾。
彼時的巴黎看起來歌舞昇平,藝術學術百花齊放,不少傑出女性的湧現,讓女性意識不斷覺醒。
或許導演也是在借古諷今吧!通過迪麗麗的經歷,不但看到了巴黎的魅力,也展現了一系列優秀女性的魅力。
影片最後,當他們駕駛著大飛艇去拯救女孩,告訴女孩們要離開這裡必須要努力踩踏板,似乎也是在告訴世人——
女人早已不再像過去只能依附男人,等著被拯救,而是已經強大到,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來拯救自己和別人的存在。
插播一條重要消息:
電影雜誌籌備三個月時間,嘔心瀝血製作的小成本爆笑喜劇《Boss界的莫小為》終於上線了!
眾多神仙小姐姐傾力加盟,影小妹(我本人)傾情客串。
想知道如何討取boss的歡心?想知道我們工作的幕後花絮?想知道如何搭訕漂亮的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