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轉行做獵頭?我勸你放棄

2019-08-21     首席人才官


經授權轉載:人力資源分享匯

上周,有位粉絲在後台提問:

「我是一枚HR,想轉行做獵頭,可行嗎?」

關於HR轉行做獵頭的問題,每個月都會有不少HR來問我們。我們的答案一般都是:

「 你是HR,想轉行做獵頭,可以。但,我想勸你放棄!

01

獵頭,這是一個水很深的行業。

跟你介紹一家公司,它叫巧達科技

他們在2014年7月成立,成立後沒多久,便獲得了李開復創新工場的投資,公司的不少高管也來自百度等大型企業。

在當時,這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明星公司。

而在他們披露的商業計劃書中,公布了幾個令人震驚的數據:巧達科技旗下資料庫有2.2億自然人的簡歷、簡歷累計總數37億份。

這就意味著:他們幾乎擁有著全中國絕大多數職場人的簡歷,而你我,也都在其中。

弔詭的是,你我從來都沒有向他們投遞過一封簡歷。

在2017年,這家公司凈賺了 1.86 億元,這不是銷售額,是利潤。而他們的客戶,大部分就是獵頭公司

在2019年年初,他們的高管突然被警方帶走,公司被查關門,原因大家都已心知肚明。

02

如果你身邊有獵頭,問他該怎麼找候選人?

他一定會告訴你一條:換List。

至於方法,具體來說就是加入各種QQ群、微信群、論壇... ...四處找資源,甚至一些網站也鼓勵大家上傳自己的資源,再下載別人的資源。

可以說,現在很多獵頭顧問沒有互換的List, 根本都不知道如何開展工作。

然而,這麼做也是違法的。

全國各地,都已經開始抓了。




03

當然,並不是所有獵頭公司都這樣,所有獵頭顧問都這樣。

也不是說做獵頭沒有出路,更不是說獵頭行業不好,每個行業都存在優秀且值得學習的人,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也有不少優秀的獵頭用自己的專業和責任心,去恪盡職守地完成一個個客戶的需求,他們值得敬佩。

只不過這幾年,我們好像遇到更多的是,在獵頭行業里不專業、低技能、完全以銷售為驅動的獵頭,他們為了賺取佣金而不擇手段。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對「獵頭」的印象就是做事不擇手段、不計後果,只想賺錢。

那麼,大機率是這種樣子的工作,是你希望的嗎?

這一點,你要考慮清楚。

04

HR和獵頭,本質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崗位。

HR是偏管理型職位。同時要為一家公司中的個體服務,也要為這家企業的組織服務。

管理型的職位最考驗你的是:系統思考、長期規劃、問題解決。並不求一時的成績,而是要系統性布局和推進管理工作。




獵頭則不同,這是一個十分有業務導向的職位,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它像是在諮詢行業。對一枚獵頭的考核是最終的回款。在候選人入職後,過了保證期之後收到的費用。

工作崗位的本質差別,導致崗位勝任的要求也天差地別。

我問過身邊一位轉型做獵頭的HR朋友,他告訴我,他感覺自己從守門員變成了前鋒,原來是要彌補漏洞、守住底線;現在卻要為了進球,閃轉騰挪,處處浪射。

而他,下個月,也將回到甲方,做回HR。

05

花一些時間,你一定會發現,你身邊有轉型失敗的HR。

轉型獵頭的HR,十有八九都是鎩羽而歸。很多人轉型不久後,又想再跳回來。

能堅持下來的,往往本身都是非常適合獵頭工作,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而這些人幾乎百里挑一。

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獵頭想盡辦法希望入職甲方,成為一枚HR。

一座圍城。



06

有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低門檻和高收益等噱頭,一股腦扎進去獵頭行業。

在美國,獵頭的平均年齡是40歲,在中國,平均年齡是26歲。

14歲的差距,就像是候選人和企業之間的鴻溝一樣,如果沒有專業的積澱、行業的洞察,需求的把握,人脈的補充,是很難填平的。

如果你是HR,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輕易轉型,我們勸你三思而後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pIGXs2wBvvf6VcSZE-s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