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時間都在管班,班級問題還是很多?君山說幾點書上沒有的建議

2019-11-17     君山老師

有人私信諮詢班級管理問題,因為君山昨天太忙了,忘記回答了。今天早上一看,這個問題又不是幾句話可以回答清楚的,而回答得太長了,後台私信發送又不方便,所以,索性就寫成文章的形式吧。而且我想了一下,這個問題也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我的回答如果能讓更多人看見,說不定也能給更多的人一點啟發呢!功德無量啊!

01、我們先來看這個問題:

君山老師,我現在帶的初一新班級男生29個女生17個,男生整體沒有正能量,學習習慣不好的偏多,瞎起鬨的學生也多,有七八個是小學就不讀書了的,行為習慣非常不好,這幾位同學的家長也都不怎麼管孩子或者管不住孩子了。女生呢又都比較文靜,平時我都是全程在學校,基本每天都有任課老師和我反應學生的違紀情況,我每天也都在處理學生的各種違紀打架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該怎麼處理?明天下午我想開個家長會,能否給我點建議?

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1、班級有輕微失控了,估計與帶班之初沒有立威有很大的關係;
  • 2、可能是農村學校吧,因為和很多農村學校反映出來的問題很像:有很大部分學生處在家長不聞不問的狀況;
  • 3、是否應該就這些問題專門召開一個家長會?還是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02、就這些問題,君山先給出一些治標的方法吧!畢竟,就目前狀況而言,迅速穩定班級秩序才是首要任務啊!

1、非常規手段(可參考)。仔細分析一下,摸清這些學生的性格特點。欺軟怕硬的,就找體育老師用強硬一點的態度嚇嚇他(注意分寸),或者該河東獅吼的,我們也要藉機吼一下,讓他知道我們的底線在哪兒;軟硬不吃的,就用軟刀子,一遍一遍和他磨,卻不和他生氣,讓他摸不准你的底牌,就不敢放肆了。當然,具體情況還是要具體而定,我這是一個大方向。

這兩招,別看著扎眼,對於很多油鹽不進的學生,我們用簡單的批評真得是沒有用的。但大環境也要求我們,千萬注意分寸,尤其需要「當頭棒喝」時,事後要做好學生的安撫工作!(都是大實話,不喜勿噴!)

2、學會利用一下學校的校紀校規,並誇大它。我一般會和學生講,在校違反校紀校規,將會受到學校處分,處分結果寫入檔案,影響你以後的就業、升學、參軍,總之這輩子就有污點了,就毀了;然後告訴他,你這麼有前途,原本以後是當大老闆、賺大錢的料子,卻因為這樣的事情,把這輩子都毀了,你覺得值麼?

一般情況下,經過對比之後,學生就會冷靜下來分析犯錯誤的成本;這對於一部分學業上沒有要求,但是對畢業證書還有要求的學生來講,是比較有效的。畢竟嘛,每個學生都覺得拿到畢業證是很簡單的,混混日子就行,但是,你若很鄭重其事的告訴他,這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或者他如果做某些事情的話,你會讓這件事變得很難,他是會去斟酌的。對於混日子的學生,我就經常給他們灌輸「犯錯成本」的意識。這是一種「思想上的約束」,有時比事後去罵,有用得多!

另外,在將「畢業問題」渲染成關乎一輩子的大事時,你再配以親情牌,問他,「你覺得前途就這樣被毀了,對得起你的爸爸(媽媽)麼?」或者你看一下,他最在乎哪個親人,就說誰。這樣一說一個戳心窩,對擊潰學生心理防線是很有幫助的。

孩子嘛,再精明的孩子畢竟也是孩子,都沒有經歷過前途命運的問題,你這麼認真地和他談他的前途命運,沒有多少個孩子能夠豁達地輕視這個問題的。這一點請你相信!

3、對於班級里瞎起鬨的人多的問題,估計你沒有運用好「罰大賞小」的原則。

罰大,就是處理這些學生當中問題最嚴重的那一個,把戲做足了。新班主任到班第一件事是立威,先觀察哪些事件比較有典型性,哪個犯錯誤的同學比較有威望,哪個事情看老師熱鬧的同學比較多,那麼就從這裡下手,把工作做足了。

比如,學生上課蹺二郎腿、搭話、和同學說話。這起初肯定就是一兩個人的行為。這個時候,如果是我,我會先找他單獨談話、再找他父母談話、如果還沒有約束的就去他家裡家訪,然後配合班會討論、班級檢討等等形式。不是說我這些形式有多萬能,就是把這個事情要處理得轟轟烈烈,要讓看熱鬧的人看到,原來事情這麼小,老師也還處理的這麼隆重,那麼他就要去掂量,我至於為了上課講個話,就被老師約談、家訪、看大會小會批評麼?然後就會去減少起鬨的行為了。

至於賞小,那就是對學生的進步進行及時表揚,不要吝嗇你的表揚,比如某同學上課的時候坐得比昨天端正了,那麼你就可以說一下,「今天,某某同學果然比昨天有進步啊,大家觀察一下,進步在哪裡啊!」然後,其他同學就會看他,他就會不自覺地去做得更好。開始的時候這個學生可能也會害羞,全班也會笑場。但是別怕,你只是表明一個態度,「老師就是喜歡這樣的同學,大家往他這個方向前進吧!」

記住:再微小的事情,配合上老師的鼓勵,在學生群體當中都會掀起巨大的波瀾!

03、談面對這樣的班級,班主任的正確心態問題。

我以上說的3個方法,是班主任管班治標的辦法,就是讓你能夠迅速穩定下這個班級,但是想要學生真正愛讀書起來,那還是杯水車薪的。

君山常年任教於農村學校,對於農村學校的現狀十分清楚,有些孩子就是已經放棄在了小學階段,加減乘除、認字都十分困難,你讓他一定要在中學精通英語數理化,還要在中考里怎麼怎麼大放異彩,這是非常困難,也不是我們一個老師可以左右的。如果真要突破,也需要家長的鼎力支持。但大部分情況下,這些都是被家長放養的孩子。

我所見到的農村教育最無奈的現狀就是,農村的家長、孩子,都已經漸漸沒了「讀書改變命運」的想法。想著玩手機、混日子,將來打工,3、5千工資,取個老婆過過小日子的人越來越多。當然,人各有志,我們對他們這這種想法也不能去指責。


說這段話,其實也是安慰你,對於這些孩子,我們確實應該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去為他們思考出路。班裡適合走學業道路的學生,我們要和任課老師商量,給他們最大的幫助。但是如果已經不適合這條道路的,我們則要在興趣方面、職業角度去幫助他們度過這個對於他們來講「實在聽不懂」的初中階段。比如,讓他們多參加一些學校的德育活動嘛,多參加一些類似與紙飛機啊、航模啊、木結構橋樑啊、籃球賽啊等等之類的比賽嘛。據我觀察,在這些方面能夠挖掘出閃光點的孩子,他們即使學業無成,以後也是大有前途的。

04、最後,要一場批評式的家長會,還是送溫暖式的家訪?

個人感覺,實地家訪比這個家長會會來得更有效。因為我感覺你還不知道講什麼,到時候講的就大部分會是批評的內容。這些內容對於這些家長來講,他們在孩子小學的時候早就領教過了,也早就免疫了,如果有用的話,孩子小學的時候不就已經轉變了麼?

所以,這些家長,缺的不是來自老師的指責,而是老師給他們的喜訊!而且這個喜訊,最好的效果就是送到他家裡,然後當著孩子的面使勁夸。夸完了,我們再和他們談一談老師對孩子下一步的期望。就這麼跟你說吧,但凡被這樣誇過的孩子,以後在學校里會特別買你的帳,也會非常給你面子。不信你試試。

哦對了,家訪也不用面面俱到的,排個時間表,隔一段時間去幾個,事前最好也別通知,去了,給他們一個驚喜嘛。你如果通知了,有些家長大包小包的給你準備禮物,這也是不太合適的事情。而且突襲式的家訪,還能在學生當中製造「恐怖氣息」哦!效果槓槓滴,呵呵!

當然咯,具體是家長會還是家訪,由你自己選擇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期待與你長期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p71OeG4BMH2_cNUgJSs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