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天堂,自在蘇州
一直以來,人們都喜歡拿南京與蘇州比較,論誰才是江蘇的「一哥」。
但唯獨忘了問問蘇州「本人」,樂不樂意被比較。
也不知道為何,蘇州總是給人一種很溫柔的感覺。
平平淡淡、安安靜靜、不遠離城市煙火,也不缺自然祥和。
這樣的蘇州,挺好。
01
蘇州 · 比詩詞更美的四季
蘇州的春,是喃喃細語的嬌。
迎春、紫藤、水仙、雛菊、鼠尾、薔薇、杜鵑、玉蘭,還有太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花交替盛開。
斯文儒雅的園林也不再只有孤傲清高,倒是多了幾分無聲的喧鬧。
所以蘇州的美,一定要用吳儂軟語吟唱出來,才能體會其中風流韻味。
蘇州的夏,是不摻水的艷。
夏季,無論在哪個城市都是濃墨重彩的一個篇章。
對於一直都淡彩的蘇州來說,夏季的濃艷更是被凸顯。
經歷初夏時節的梅雨季,滴滴答答落雨落得人心煩意亂滿是惆悵,再到盛夏時烈焰當空,悶熱得恨不得一頭扎水裡去,最後迎來夏末秋初的閒適和平靜。
蘇州的秋,是詩情畫意的意。
石板小路,青石街巷、柳條垂釣、薄霧清風,詩中的對蘇州的描述,在秋天都有了更形象的展示。
氣質這東西,還真是一種玄學。
就好比自帶詩意氣質的蘇州,哪怕不去景點,路邊隨處都如詩如畫,有說不盡的水鄉書卷氣。
蘇州的冬,是不被喧囂的凈。
這種凈一方面是源於很少人在這時來蘇州,因為江南冬季獨有的濕冷氣候搭上骨子裡洋溢的氤氳,實在很難讓人提起出門賞冬的興致。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蘇州「鬧中取靜」的獨特之處。
避開了夏季的炎熱與人潮,略微陰沉的天空自帶寂寥之感,這偌大的蘇州城仿佛只有你一人,而「喧囂」也唯獨把蘇州除名。
02
蘇州 · 遠離喧囂的古鎮
周莊古鎮
喜歡周莊,常把這種感覺稱之為「回」,而不是「去」。
那種感覺,就像是找回到了最舒適、最愜意,最真實的自己。
在周莊,目光所及,都離不開占了視線一大半的水。
逛周莊,不能一味的只是向前走,也要看一看身邊不起眼的一石一草。
再或是乘坐個船隻,兩岸的楊柳依依,萬籟俱靜,小雨點打在船隻上的聲音都如此清晰。
三毛說周莊只能用難忘來形容,確是如此。
茶館一坐一天也沒人催促,特色的飯菜吃個不同的味道,在周莊遇見的一切都和舒服撞了個滿懷。
同里古鎮
同里,有一種在萬千古鎮中最難得的融入感。
有別於一般的江南古鎮,同里更多了一份煙火氣,許多原住民還居住在裡面。
同里古鎮別具一格地匯合了清與明代建築,為古鎮勾勒出一副極美的圖畫,也只有親臨古鎮的人才能領略其中。
舉步幽深古巷,輕輕踩在一千多年前的青石板上,腳下仿佛響起來自歷史深處的跫音。
你不需要可以尋找美景,因為就算把任何一個角落單獨歸置,都可以構成一幅唯美的畫卷。
木瀆古鎮
木瀆古鎮,被稱為「吳中第一鎮」。
小橋流水、深宅古木,在一眾古鎮中別有一番情調。
木瀆古鎮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漢族水鄉文化古鎮,已有2500多年歷史。
清代《姑蘇繁華圖》單單是描寫木瀆的景致,就占了一半。
木舟水閣各具神韻,每一座古橋也都各具特色,徘徊於橋上,仿佛穿越舊日時光。
甪直古鎮
如果說,上面的古鎮都是用來感受的,那麼甪直古鎮就是用來休閒的。
這裡沒有擠滿人的時候,即便是在最舒適的夏天,也永遠是三三兩兩的。
耳畔水流聲沒有了嘈雜就像被撥大了音量,陽光灑在桌面,留下一片歲月的斑駁。
有人說,天下古鎮都一個樣。
但其實,它們每一個都不可替代。
這不僅僅是一片住宅,也是一段歷史、一抹歲月、和幾代人不可被替換的人生故事。
03
蘇州 · 將古樸與秀美結合
拙政園
中國四大園林,蘇州就占了兩個,一個留園一個拙政園。
拙政園的美,可以用良苦用心來形容。
既有層層疊疊,不浪費一寸空間,同時又有適當的留白,這其中的詳略,層次,布局,都是煞費心思。
東部開闊疏朗,西部建築精美,中部以水池為中心,池中堆山,是全園精華所在。
園中小徑曲折,從一重重門廊,到每個亭子、每扇窗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加之樹木花草的畫龍點睛,構成一幅幅如畫般的風景。
留園
蘇州園林大大小小很多,留園雖然面積小於拙政園,但相對更為私宅化,更為寧靜。
在留園,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
無論室內室外,處處都能發現賞園之趣,園內的絕品太湖石冠雲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總結起來就八個字:雖由人作,宛如天成。
逛留園有一種私享整個園林的感覺,一進門的地方,有一塊雕刻著留園景色的屏風,銀杏紛飛,點點紅葉,蘇州園林的初冬也不會顯得色彩單。
虎丘
都說,來蘇州,一定逃不過去園林看看,但其實蘇州還有很多你不能不去的地方,比如虎丘山。
虎丘上可以說是步步是景,步步都有它的神秘,專屬於它們的典故。
矗立的虎丘塔是一部史歌,見證著蘇州城的所有風雨傳說。
而「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據說出自顏真卿的手筆。
特別建議在秋天的時候,帶著家人來這裡遊玩,園區層林盡染,紅紅綠綠的望不到邊。
山體只有急事米的海拔,哪怕是老年人遊玩起來也是沒有多大問題。
寒山寺
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使得這裡聞名天下。
雖說,寒山寺的規模遠沒有它的名氣大,但作為江南名剎,建築還是相當精美的。
從正門進入,要走過一段長長的走道,黃牆內古典樓閣飛檐翹角,斜陽暈染著黃色牆體,有一種莫名的舒適感。
不同於印象中寺廟的莊嚴,寒山寺在肅穆的同時,還多了點的愉悅。
在這裡,你可以邀工作人員現場焚燭,也可以聽一聽道義講解,更甚還可以喂魚賞樂。
04
蘇州 · 滿是韻味的街道
同德里
同德里被稱為是「姑蘇城裡的老上海」。
拋開熱播劇《都挺好》在這裡取景拍攝的因素不談,老巷子裡里外外透著一股高貴典雅的民國范。
走進同德里古色古香的門券,雕上巴洛克風格卷渦狀花紋的門楣,清水磚和紅磚牆體,感覺穿越到民國時期,與喧囂的外界徹底隔絕。
小巷幽靜,仿佛置身於三十年代。
小路曲曲折折不算寬敞,頭上的電線也交錯編織出一張大網,一陣風吹過,木窗發出吱吱呀呀的響聲。
大概,這就是鬧市中做舊的時光。
平江路
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歷史老街,是一條沿河的小路。
同時,這裡也是蘇州古城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區域,堪稱古城縮影。
在飛速發展的蘇州,平江路仿佛與世隔絕般的寧靜,你若真想找一條寂靜古樸的小路散散心,千萬別走冤枉路,直接來平江路就對了。
平江路全長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長,但兩側的橫街窄巷就多了。
走走停停,飛馳的腳步會不經意的慢下,焦躁不安會立刻消逝。
尤其喜歡下雨天的這裡。
下過陣雨的平江路,連空氣都是變得黏糊糊的,就像連綿不斷的思緒。
山塘街
蘇州的古街里炊煙、書香一併混雜在記憶中,講述著蘇州當年的風華。
有民歌唱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無限好風光。」
在這裡你能看到老山塘居民最原始的生活狀態。
老人坐在老式木製的椅子上看著電視,河邊有洗衣服的,有刷紗窗的,釣魚的,房子還曬著洗得乾乾淨淨的衣服和被子。
看起平淡,但平淡的幸福最珍貴了,不是嗎?
記憶中的江南,是比水墨畫還要簡單的黑白,是比一壺清茶還要耐人尋味的清淡。
但終究一年之中,總有江南也難以抗拒的熱情,那就是天氣微涼的秋。
05
蘇州 · 文藝的非同一般
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算得上是去過眾多博物館中很有特色的一個了。
以蘇州園林為建築風格,再加上現代的表現手法,高低錯落,深灰色屋面與白牆相襯,還真就像是一處存放歷史的地方。
每個展館內,設計也很巧妙。
往窗外望就是一幅畫,外面的樹木長的頗好,倒是有一種在逛園子的感覺。
即使是來拍照,也特別出片。
蘇州大學
看到搜狐新聞上這麼評價蘇大校園:
「小橋流水,古老的教學樓,給你一種滄桑的華麗。走在草坪上,看著歷經歲月的西洋建築,仿佛置身歐美的校園。
每逢桂花盛開的季節,整個校園都被濃濃的桂花香包圍,深吸一口,沁人心脾。」
天氣好的午後,你能看見學生多在大草坪和情人坡,彈吉他、踢足球、畫速寫......無論隨便一處都一定會讓你留戀其中。
這裡永遠充滿著盎然生機,或許這就是大學的魅力吧。
夏天大街上遇見阿婆擔著擔子賣蓮蓬,一朵一朵,扒開一顆顆蓮子去芯,放在嘴裡,清心養神。
如果喜歡逛街吃喝買買買,可以住在圓融、久光、新光天地一帶商圈,逛一逛誠品書店,還可以看金雞湖日落。
晚上就去網師園,這裡有全蘇州唯一的夜花園,崑曲、評彈、古琴表演,別樣浪漫。
不願意被深圳上海的車水馬龍吞沒,在奮鬥之外還保有一顆熱愛花鳥風月之心。
來蘇州吧,都可以滿足。
【匯客廰文旅】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社群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