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昕劉詩雯惜敗,無數人淚目:我們輸了比賽,他們卻輸了格局!

2021-07-28     匯客廰文旅

原標題:許昕劉詩雯惜敗,無數人淚目:我們輸了比賽,他們卻輸了格局!

01

我們輸了比賽

他們輸了格局

昨天,在東京奧運會桌球男女混雙的決賽中,許昕和劉詩雯3-4惜敗日本隊,為中國奪取一枚寶貴的銀牌。

雖然結果有些遺憾,但他們已經非常優秀了。

因為每一枚獎牌的背後,都藏著運動員無數個沒日沒夜的刻苦訓練和不為人知的傷痛。

所以哪怕是銀牌,它也是沉甸甸的。

其實競技體育場上,輸贏很正常,輸了再接再厲就行了。

但是昨天這場比賽,卻讓無數人不平靜。

原因還要從許昕和樊振東的兩張動圖說起。

這是在比賽中許昕拿起桌球,欲吹又止的畫面。

這是在比賽中樊振東欲摸球檯,卻又趕緊收手的畫面。

經常看桌球的觀眾對這兩個動作並不陌生,幾乎打桌球的選手都有這個習慣。

可別小看了這兩個動作,它們在比賽中能發揮不小的作用。

運動員對球「吹氣」,很大可能是球表面有灰塵,為了把球弄乾凈,讓球可以更好的和球拍摩擦。

擦桌子主要是因為汗水滴落在桌面上會影響秋的落點;或者是手汗過多,為了避免滑拍才將手汗擦在桌子上。

但是這屆東京奧運會因為疫情的關係,禁止了這兩個動作。

中國隊遵守了這一規定,但是日本隊卻沒有。

細心的觀眾發現,在比賽中,日本隊的選手水谷凖有明顯吹球的動作,伊藤美誠不止一次觸摸球檯

面對中國網友的質疑,國外一些網友說:不就是兩個小動作麼,有什麼關係。

但規定是給所有人的,如果只有一方遵守,那麼規定的意義何在。

如果連最小的規定都不能遵守,那又何談「公平」二字。

而且有件事很多人可能也不知道,7月19日國乒隊在東京體育館訓練時,劉國梁表示:

「場地空間比一般世界大賽小了些。」

「原來世界大賽一般都是7x14擋板,然後決賽是8x16。但是我剛才量了一下,應該是6x11,再加上兩個裁判桌占得面積有點大,有些擔心運動員的跑動,跑動起來的安全。

許昕也表示:「打到大賽關鍵分,直板優勢就是跑動,有幾個側身球都撞到了,希望場地大一些。」

據悉,東京奧運桌球場地縮水了30%,並且國乒隊之前並不知情,國乒隊已經提出申訴,但是在比賽的時候仍沒有給到回復。

而且不僅是中國隊,德國隊也提出場地太小容易撞著,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這就說明,場地縮小確實是有問題的,是對選手有影響的,這條申訴不是中國隊的「無理取鬧」。

即便如此,比賽中,中國也遵守了所有規則。

哪怕賽後,我們的選手沒有責怪過任何人,許昕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依舊誇讚對手的實力。

劉詩雯遺憾落淚,最先是給廣大觀眾道歉。

所以儘管我們輸了,但也贏了,贏在了乾乾淨淨。

有些人雖然贏了,但也輸了,輸在了格局。

02

中國隊贏得起

也輸得起

面對比賽中的質疑,有人說是在「找藉口」,中國是不是「輸不起」啊。

不好意思,中國贏得起,也輸得起,但是輸也要輸的公平、公正

就像是前兩天中國和 土耳其的女排比賽中,對方「粉頭髮」的 卡拉庫爾特真的猛,網上全部都是對她的誇讚,說她是一個強勁的對手。
跳水比賽,我們僅以1分惜敗給 英國跳水隊,大家也是對英國的出色發揮表示讚揚。
體操比賽輸給 俄羅斯,大家都在說俄羅斯確實實至名歸,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甚至看到平均年齡27歲的團體淚灑賽場,很多人也被感動了。

我們不怕輸,何況輸球不輸人。

競技體育本就沒有常勝將軍,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理所應當。

但是一個體育項目要想長久發展,勢必要在良性競爭之下不斷提升。

那天看到一段話,覺得說的很有道理:

即便日本贏了比賽,我也覺得他們不能稱之為一個合格的「對手」

對手是什麼啊,是要在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的競爭。

是林丹與李宗偉。曾經有不少他輸給他的遺憾,但是「林李」長達十幾年的對話與傳奇,讓人們津津樂道、依依不捨。

是費德勒與納達爾。一個是優雅的草地王子,一個是力量的紅土之王,在各自的「地盤」大放異彩,卻還想要不斷突破。

是馬龍與張繼科。一個是帝國絕凶虎,一個是帝國破壞龍!兩個人雖都是中國隊的,但也一直在不斷比拼,不斷進步。

是梅西與C羅。足球獎項兩個人掙著拿,不是你就是我,相愛相殺卻又惺惺相惜。

… …

對手是相互趕超,相互成就,相互尊重,讓更多人感受到體育競技的魅力。

可有些選手和國家連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做到。

比賽結束後,兩方選手都要友好碰拍,但是日本選手卻直接忽視許昕伸過去的拍。

即便自己贏了,還要控訴中國,日媒第一時間發文稱:「中國代表團場邊加油違規。」

更可笑的是,贏了比賽後,日本媒體起得新聞題目,令人不適。

這場比賽,對日本而言,中國是一個合格的「對手」。

但可惜,他們不是。

03

中國要的從來不是能贏多少人

而是相互尊重

體育競技是慘烈的,成王敗寇是規則!

但它也是溫柔的,它既展現了人類的極限能力,也傳遞了友誼與尊重,這才是很多人願意看體育比賽的原因。

2019武漢軍運會混雙第一輪,中國隊周雨/孫銘陽和斯里蘭卡組合對打。

說實話,這真的不是一場精彩的比賽,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可以說是中國隊有史以來最碾壓的一場比賽。

但看完後,所有人卻肅然起敬。

對手雖然實力弱小,可我們卻詮釋了什麼叫做「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當時的對手斯里蘭卡隊,一個從內戰中恢復沒幾年的國家,在明知道中國隊的實力後,依舊沒有退縮,迎難而上。

即使他們不斷失誤,全場依舊為他們響起掌聲

他們尊重比賽,我們也尊重對手。

3局11:2!

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段話:

「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

這句話我們一直謹記,也做到了。

勝之不驕,輸則不燥。

中國要的從來不是能贏多少人,而是相互尊重。

中國不是輸不起,中國球迷更不是輸不起,而是輸也要輸得公平公正,輸得心服口服。

04

不忘初心

奧林匹克精神的內容是「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

這也應該是很多人看體育的初心啊。

我們會為冠軍鼓掌,會為一個完美的比賽喝彩,但同時我們更會記得那些賽場上動容的瞬間。

2003年的中國香港賀歲杯。

在伊朗和丹麥的足球比賽中,伊朗隊球員誤將球場外的野哨當做裁判的哨聲,以為比賽暫停便用手接球,結果被裁判果斷吹罰點球。

可丹麥隊球員卻故意將球射偏,他認為比賽不管輸贏但要公平,最終丹麥隊卻輸在了一個點球上,0:1告負。

雖然敗了,但他的這一舉動感動了球迷,贏得了全世界的球迷和對手的尊敬。

他們輸了比賽,卻贏了掌聲。

2015年,在西班牙坎塔布里亞舉行的自行車塞上,33歲的伊斯梅爾·埃斯特班在接近終點的時候車輪胎爆胎,但他並未放棄比賽,而是扛著賽車沖向終點。

37歲的納瓦羅緊隨其後,他本可輕鬆超過他贏得銅牌,但他卻主動減速跟隨其後完成比賽,從而錯失銅牌。

當兩人通過終點時,觀眾群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許多人為兩名選手的表現歡呼不已。

八次征戰奧運會,46歲的烏茲別克體操名將丘索維金娜無緣決賽,宣布正式退役。

她小的時候,參加比賽,只想要追求結果;
後來參加比賽,是為了賺錢給兒子治病;
現在,她終於可以把比賽當成一種享受,為自己比賽!

所以當她完成最後一跳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許多其他國家的選手也上前向其致意。

儘管她最後無緣決賽,但仍是很多人心中的「英雄」...

看著這些,真的有些淚目了。

是啊,時間久了,很多人會忘記比賽的初心。

輸贏固然重要,但比賽中的成長、拼搏、尊重、團結更讓人動容。

所以,希望未來的賽場上,可以多些精彩的比賽,少些算計和不公平。

希望未來的賽場上所有人都被尊重。

也希望未來賽場上,依舊有人能獲取全場掌聲。

更希望所有運動員:

贏,是堂堂正正的贏!

輸,是心服口服的輸!

【匯客廰文旅】升級你的旅行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79953342_9996437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