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長在這四件事上放縱,孩子將一事無成,家長不要再執迷不悟

2020-03-08     奶爸超級秀

曾經聽過一個家長說:我們愛孩子是沒有條件的,所以無條件的愛就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父母的愛不帶有任何私心,也可以沒有條件,但是並不是無條件的接納,而是做有原則而又有底線的媽媽,做一個溫柔而堅定的媽媽,這才是真正的智慧母親,這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反觀現在每一個當了媽媽的人,即便我們還只是個"大孩子",在看到寶寶的那一刻心裡有萬千想法,瞬間找到了母愛泛濫的感覺,因為我們的心全部給了孩子,想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給他,所以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孩子呢?

所以愛孩子是一種天生的母性,所以在孩子慢慢的長大過程當中我們愛他,也要教給他做人的道理,知道他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這樣也就給孩子建立了是非的觀念,所以在疼愛孩子的家長也要跟孩子明確不能做的事情。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間劃一條界限,這樣孩子就可以有章可循,成為一個有規則有責任感的好孩子。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孩子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往往是因為家長的放縱,而這是件事情上如果放縱的話,孩子將一事無成,對孩子的一生造成莫大的影響。

1.撒謊

首先你會發現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都是非常有趣的,在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之後,他會以保護自己與自己的利益放到最前面,比如在做了錯事之後,他為了不受到家長的責罰會有說謊話的舉動,這讓父母很驚訝,比如在家裡不小心打破了一個花瓶,或者是水杯在媽媽問起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可能說小貓小狗乾的,也可能是弟弟妹妹乾的,所以弄得家長很是煩惱,並且表明孩子越大越難管越不聽話,愛說謊的孩子真讓人討厭,但是我們又不知道該怎麼去說教他?只能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所以不計較就是在放縱家長的縱容,就會害了孩子的一生。

撒謊的害處:

要知道說謊孩子會造成性格的扭曲,也會變得自私自利,推卸責任,以後交朋友都很難,而且沒有責任感,所以不管是在學習當中還是事業上都會投機取巧。沒有辦法腳踏實地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成功的幾率也就非常小,那麼該如何去面對孩子的說謊問題呢?

如何應對孩子說謊的問題

以身作則

有的家長的做法也是非常極端的,把孩子拉過來暴打一頓或者是狠狠的批評,這樣會對孩子的心裡留下一定的陰影,所以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千萬不要用暴躁的性格,影響了孩子。同時以身作則,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不說謊,堅守原則說到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失言,孩子也會變得不愛撒謊。

鼓勵孩子說實話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但是不敢承擔的時候,我們要鼓勵孩子說實話,利用這個機會告訴孩子,說實話不會受到懲罰,但是撒謊就一定要受到懲罰,所以孩子在說真話的這件事情的過程當中,他們就能給自己一個反思的過程,也會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反饋,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也許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馬虎,這些都是孩子一個反思覺察的過程是非常可貴的。

給予安慰

其實雖然孩子做錯事情了,但是當他勇敢的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把事情的經過和實際發生的事情表述完之後,我們要給予孩子鼓勵支持和安慰,並且告訴孩子勇敢的承擔了責任,發現了自己的錯誤,這是好孩子的表現,媽媽這次不會責怪你,那麼你以後該怎麼做呢?所以通過這一過程,孩子就能夠很容易接受,也能夠很好的認識到錯誤所在,難道這不是家長所期望看到的嗎?

2.過度滿足

在前幾期的留言當中,一位家長給我們發了一條私信,她表示她對孩子非常疼愛,小的時候什麼東西都不缺,家裡要什麼有什麼,都能夠滿足她,但是現在發現他越來越難滿足,而且對以前的東西都不感興趣,有了一種喜新厭舊的性格,而且貪婪慾望越來越明顯。通過這位家長的描述,大家可能都能了解這是家長太慣著孩子了。

孩子會自私自利

從學術的角度上來講,就是因為過度滿足而害了孩子,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家長認為我們為了哄孩子一時開心,給孩子買一些東西並沒有什麼錯誤,因為現在畢竟很多人都有條件,所以就不願意讓孩子受委屈,但是孩子的過度需求,家長的關注滿足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實質性的傷害,家長要知道當我們輕易滿足孩子之後,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成為一種習慣,漸漸的以自我為中心,漸漸的越來越依賴,家長缺乏獨立自主的意思,所以他在潛意識當中認為自己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不管我要什麼都能夠馬上得到,所以這種心態就會造就他霸道,蠻橫,自私自利的性格。當出門在外他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變得自負,就會產生埋怨,要知道小時候過度滿足的孩子長大之後他會對生活對領導對身邊的人提出各種要求,對他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影響的。

正確做法:

我們需要滿足孩子的內在精神的需求,用愛去滋養孩子對於外在的需求,需要通過實際情況進行考慮,這樣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比如說有的孩子非常喜歡買玩具,家長就要制定一個界限,一個月只能買一次玩具或者不能買同款玩具,並讓孩子說說買玩具的需求,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之後,才能陪孩子一起成長。所以適當拒絕態度堅定,說明原因並且引導孩子可能被滿足的其他方式,重新提出的需求,如果在這一個月當中孩子還想第二次買玩具,我們可以跟他說媽媽可以給你買一本有趣的漫畫書,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這樣才能夠助力他的成長。

3.缺乏時間觀念

現在都處於停課的狀態,雖然開學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很多孩子還沒有回到在家上網課的正規時間段,比如早上賴床上完課遲到作業沒記,而且做事情沒有任何的規劃,所以爸爸媽媽總是一遍一遍提醒他不要磨嘰。這些都是出於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上面所說的現象大家是不是非常熟悉呢?其實這怨不得孩子,孩子在小的時候他並沒有時間觀念,在於家長的培養和引導,如果在這一塊並沒有重視的話,可能不好的習慣就此引發,隨著孩子的成長一直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所以從小孩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時間觀念是非常關鍵的一些事情。

正確做法:

即便是放假,畢竟是在網課,需要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表嚴格完成,早上7:30起床讀書,8:00吃飯,8:30進入上課的時間,然後中午午休,晚上晚自習,一一不可缺少。讓孩子珍惜時間,並且認識時間的重要性,幫助孩子一起制定時間安排表,並且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需要學習的內容,並且學會碎片管理,這樣就可以養成自覺自律的習慣,即便孩子離開我們身邊,長大之後也能夠有時間管理系統,對他的事業和人生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4.不做家務

有的孩子在上學之後,媽媽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別的家務一概都不用他問事,所以只要學好及考好成績就是重中之重,所以至於孩子一點家務活干不得。在身邊有一位學生的家長上三年級,每當該到星期日的時候她都要跑去學校幫孩子打掃衛生,因為他知道孩子沒有做家務的經驗,所以她也不想做家務,那麼這位家長的做法對嗎?當然不對,雖然孩子是我們的心頭肉,是家長的心肝寶貝都被我們捧在手心上,但是即便孩子的分數很高,學習能力很強,但是家務能力卻很弱的話,也表示著他的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非常差,知道離開父母身邊就會表現出來,要知道我們不可能陪著孩子一輩子,教給他生存能力和獨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身為家長,即便我們絕對不可以縱容。

正確方法:

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且鍛鍊他的動手能力,也就間接的提高了孩子的認知水平,即便孩子不在我們身邊,我們也不用那麼擔心,所以鼓勵孩子做家務,讓孩子在勞動中找到價值感和成就感,告訴孩子做家務的好處,並且要耐心教育,畢竟孩子在小的時候他的手腳協調不夠熟練,可能做的不夠完美,但是重在參與,家長要積極的鼓勵。如果你有其他的建議,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給我們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oxJTwXABgx9BqZZIkX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