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又被群嘲了。
已經不記得是從多久以前開始,他的名字後面就常常跟著「油膩」這個詞。
這麼多年下來,不論是他在各個綜藝里的表現,還是接的各種角色,多少泛著點油光。
而他本人也成了初代霸道總裁代言人。
當然中間也消停過一段時間。
《中國合伙人》和《無問西東》里有點質樸的黃曉明還是蠻值得一夸的。
再後來就是和AB的世紀婚禮。
那段時候,他的大部分新聞都是各種寵妻秀恩愛,風評也略微有所好轉。
但好景不長,隨著AB毫無長進爛劇不斷,與之綁定的黃曉明也時不時遭惡評加身。
直到《中餐廳》第三季,算是把全部火力都引回到了自己身上。
《中餐廳》第三季開播至今只更新了三集,黃曉明卻已經持續兩周承包了網友們的笑點。
有人打趣說,看了第三季里的黃曉明,甚至突然理解了AB為什麼堅持不懈的拍爛片。
因為有這麼個老公,她根本不想在家呆啊!
對此香玉非常好奇,這到底是得有多大槽點?
來,咱往下看。
節目開始,一行人到達義大利,被要求的目標是:
在義大利開起一家中餐廳,20天營業額達到2萬歐,並且,啟動資金為零。
別看條件嚴苛又艱難,但節目組還是給嘉賓們備足了彈藥的。
蔬菜雞蛋水果,各種食材,全都有。
那麼正常人的想法不應該是靠著這些食材簡單營業一天,賺到啟動資金之後再去查漏補缺,該買啥買啥麼?
然而黃曉明一拍腦門說:
「咱們以物易物,回到原始」。
於是我們就看一群人跑到義大利的大街小巷上去卑微賣笑,換完調料換蔬菜。
秦海璐甚至為了換錢,加了一個酒店經理的微信…
在豆瓣上,這段內容也成了網友們打低分的一大原因:
實在太卑微太丟人了。
也行吧。
不說別的,黃曉明這一拍腦門倒是給節目增加了些看點。
正經交易,倒是沒大毛病。
偏偏黃曉明突然霸道總裁上身:
「咱們換東西,要低於市場價。」
結果果然就是大手大腳,隨便換點什么小東西,就爽快地祭出大件。
總之,虧自己就對了。
還得是王俊凱在旁邊摁著他時刻念叨著,「多了多了」。
好不容易換到一點錢,第二天大家一起採購食材。
管帳的秦海璐在出發前反覆強調,一定要把錢花在刀刃上,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買。
可真的能做到能不買則不買麼?
要知道,這次節目組請來掌廚的可是G20的國宴大廚,對菜品要求非常高。
光是一個檸檬,他都能給看出好幾種分類來。
但問題是,整個中餐廳目前只有換來的200歐,哪有那麼多錢支撐如此精細的要求呢?
這時候,就需要作為店長的黃曉明來做協調工作了。
結果幾乎是意料之中的。
在秦海璐面前一直說「有道理」的黃曉明,一到菜市場,就摟住了大廚的肩膀,就這也買那也買。
嘴上的台詞還是一毛一樣,「你說的也有道理」。
結果最後錢花超了,又開始賣笑臉送東西求免單。
拍腦門做決定,統籌能力一般,也就算了。
黃曉明最大的問題是面子厚。
在這種條件艱苦資金匱乏的情況下,他時時刻刻的下意識,還是充大頭。
明明一分錢沒有,走在陽光下暴曬,人們都覺得熱,黃曉明卻大手一揮就要請客吃冰淇淋;
出去賣笑一天,好不容易換了200歐,拿到錢第一句就是:
「現在有錢了,可以請大家出去吃好的」。
花到最後錢都沒有了,大廚說要買鍋,黃曉明還是總裁范兒插兜跟在後面:
「沒關係,貴點就貴點」。
可是你沒錢啊大兄弟!!
花錢也就算了,這都是對外的,反正他最終也總能靠著賣笑臉把東西搞到手。
可是對內面子還是那麼厚,問題就不好解決了。
第一天營業,店裡顧客人滿為患,店員人手又不足,大廚一個人顛勺好幾個小時,特別辛苦,忙不過來。
為了減輕營業壓力,黃曉明想出了一個奇招:
賣套餐。
這招好,在場的聽完紛紛同意。
在大家的理解中,套餐的意思是分桌套餐,也就是每桌客人根據就餐人數不同,只點一份套餐即可。
這樣一來,不論是備菜壓力還是服務壓力,都減輕不少。
然而,黃曉明心裡並不是這個意思。
他說的「套餐」,全是單人套餐,只是花樣不同,也就是一桌客人每人都點一個套餐。
本來就是一桌人點幾個菜,這一搞,變成每個人點一個花樣套餐,套餐里分別包含好幾個不一樣的菜,菜品菜量反而更多了。
不僅沒把問題簡化,還讓團隊的工作壓力更大了。
當然大家也都迅速把情況解釋說明,可是黃曉明卻壓根不聽勸。
最後一片混亂之下,他的店長身份開始閃光,直接發號施令:
「這個事情我說了算」。
果不其然,第二天營業,情況亂得一塌糊塗。
而生怕達不成營業額的黃曉明也不管店內情況,還在店外瘋狂拉客。
拉回來客人才發現坐不下。
於是又搬桌子又搬椅子的,各種湊桌。
套餐搞得過於複雜,主廚根本不知道哪個套餐對應哪些菜,但訂單還在源源不斷送進來。
做到最後,主廚已經放棄表情管理,整個人進入起飛狀態。
別人也都是忙到腳不沾地。
王俊凱匆忙之下上錯了菜,楊紫慌慌張張收錯了錢。
有的客人等餐一小時以上,孩子哇哇大哭,有的客人實在不耐煩,已經進入暴走模式…
面對如此混亂的場面,身為店長的黃曉明呢?
依然在狀況之外。
對外面的客人點頭哈腰賠禮道歉,走進廚房卻什麼忙也沒幫上。
大廚問他外面點了幾道菜,他也不知道,他也不去問,只是一掌拍向大廚後背進入復讀機模式:
「給我做完,我再說一遍,不要問,做!」
香玉數了一下,這句話在一分鐘之內,他重複了整整10遍。
真有些嚇人。
好不容易這個魔鬼中午算是捱過去了。
數了數錢,賺了1600歐,超過了營業目標。
店長心情大好,開始開會。
心情好就是不一樣,往桌子前一坐,上來就先自我檢討,跟大廚道歉,說自己脾氣急了。
然後就進入讓大家提意見環節。
大家紛紛指出這個套餐有問題。
黃曉明又急眼了,開始實力甩鍋。
上來就是一句:
「我覺得今天的混亂,主要是因為大廚效率不高」。
hello??
香玉都想替大廚鳴冤。
大廚可是全程一個人在炒菜,最後眼睛都睜不開了。
中午營業結束人家是直接攤在櫥柜上的。
當別人指出黃曉明制定的套餐有問題的時候,他隨手就把一頂巨鍋甩在了大廚身上。
這意思就相當於,「我不會有錯,是你們不行」。
看得人忍不住上火。
三集下來,黃曉明的問題大致可以歸結為三點:
1.充面子
2.沒規劃
3.控制欲強
各項都太典型了。
好面子,充大頭,不從實際情況出發,隨口就是買買買;
不善規劃,不聽意見,缺乏協調統籌能力;
等到最後一切亂套,控制欲又上線,不客觀分析問題,急著先甩鍋。
其實這三點單拿出任何一點來都沒什麼太大問題。
可怕就可怕在這一切都集中到一個人身上,並且短時間內集體暴露出來。
於是就有了網友在《中餐廳》底下的這麼一條評價:
「活麼他不幹,逼麼他猛裝。」
但其實這麼說他,又有點過了。
黃曉明不是不幹活。
第一天以物易物的時候,他頂著太陽拎著幾箱子粽子來回跑;
餐廳營業時,他上上下下抬桌子搬椅子,襯衫前胸後背也都是濕透了的。
確實挺辛苦的。
但這裡面大家都辛苦。
秦海璐在廚房打雜,一腦門汗珠子都來不及擦;
楊紫收銀收得腦門冒煙,手都在發抖;
王俊凱徒手洗了七十多個盤子;
大廚就更不用說了…
可是人家出了問題往別人身上推,也沒有一定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辛苦。
黃曉明辛苦歸辛苦,可他實在是太像各種愛說大話愛定目標的老闆了。
這就是他又一次引起群嘲的原因。
他像一個好不容易當上班長的小學生,不服輸,不認錯,拚命表現,靠發號施令來反覆確認自己的身份。
至於整個團體到底在做什麼,如何協調配合,他還真不一定知道。
或許他也知道,但卻要揣著明白裝糊塗,將錯就錯地撞南牆。
反正就算是撞到了南牆,也不能夠認錯。
從這裡,其實也能隱約看出黃曉明身上被指摘的「油膩」到底是什麼了。
有些人油膩是因為自恃年輕美貌,過分想表現自己,結果用力過猛;
有些人油膩是自戀臭屁,誤判自己,自以為站在宇宙之巔,誰都看不上;
也有些人的自戀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大男子主義作祟。
但黃曉明,他的油膩是混合型的。
既有點說一不二大男子主義的意思,又有點全天下都得讓著他的制霸宇宙的意思。
但其實歸根結底,他的油膩是由於能力與野心並不對等。
成名作是《大漢天子》,演皇上。
後來又在《新上海灘》裡面演大哥。
之後也是在霸道總裁這條戲路上走得順風順水。
形象算得上美型,努力幾年有了不錯的成果,可之後卻始終陷在一個路子裡被大眾嘲來嘲去。
被嘲多了,他又開始搞人脈做社交,辦個婚禮都要驚動整個娛樂圈。
匆忙奔波於各種十大傑出青年的評選舞台上。
有一種清華學子畢業後回鄉下給村裡鋪路的感覺。
在《中餐廳》第三季被群嘲之前,黃曉明最近的一條新聞是:
在青島啤酒節開幕式上,黃曉明對台下觀眾和領導們用青島話說了句,「我乾了,恁隨意」。
然後真的就一個人一口氣乾了四五斤啤酒。
市長和外賓都愣在了台上。
就這事兒他還被扒出個古早視頻。
在當年《泡沫之夏》的宣傳上,黃曉明也是一個人就對瓶吹,吹完就吐在台上。
把旁邊的何潤東都嚇傻了。
網友們對這段視頻的評論是,「大型裝逼失敗現場」。
前段時間他和這一季中餐廳的成員們一起上快本,和王俊凱比賽一個小的遊戲項目:
引體向上吃到甜甜圈,然後成功上岸,不能掉到水裡。
王俊凱一氣呵成,6秒完成。
黃曉明說著「沒壓力」,也跑了上去。
結果光咬甜甜圈就咬了好一會兒。
吃到甜甜圈想了幾秒,自己放手掉水裡了。
何炅趕緊圓場,問他怎麼想的。
他說,「我就想讓他們贏一次」。
說完,為了證明自己引體向上這塊捏得死死的,兀自又衝上去散發魅力,狂做了好幾個。
然後又掉水裡了。
怎麼說呢,你也不能說他不努力,但看他這樣子,就忍不住想嘲。
可嘲完了再想想,又覺得他好心酸。
黃曉明就像是特別要強的大男孩,特別想要聽別人一句夸,為了這句夸,什麼事都願意做。
甚至只要有了這句夸,別人說的是真是假他也都OK。
說到底就是他太想要了。
但這想要背後又有好多膽怯。
每次也都鼓足了勇氣厚著臉皮上去,但最後什麼都沒要到,還收了一籮筐嘲笑。
然後繼續給自己打氣,繼續努力,喝啤酒,虧錢,兩邊不得罪,買買買。
但到頭來還是被嘲。
最後就索性躺倒任嘲。
這兩天發的微博也都是回應網友嘲笑,開始自嘲。
越是這樣,反而越覺得有些心疼。
都已經把底線不斷拉低,業務線不斷往下,可還是找不到一個能讓大眾對他滿意的方式。
這大概就是每一個包袱重,野心大,能力有限但又韌性強的人的人生必修功課了吧。
而黃曉明,也只是身處這難堪夾縫中的一個隨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