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隨著眉山市宇濤食品有限公司復工復產,眉山經開區新區17家規上企業實現全部復工復產。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經開區新區按照省、市、區關於「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工作要求,打好防疫和復工「組合拳」,全力以赴推動企業、項目工地復工復產,實現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齊抓共管、相互促進、同頻共振。目前,園區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100%,並全部滿產達產,力求將「失去的時間」搶回來。這,是疫情之下園區快速行動、穩步推進、精準服務的結果。
行動快!復工復產有章可循
疫情就是命令。市、區拉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警報後,園區主動靠前,從正月初一開始進入工作狀態,在相關政策標準還沒出台前,提前謀劃和思考,召集部分園區重點企業,共同研究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工作。提前制發了《關於園區各企業復工復產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企業復工復產標準。市、區相關制度出台後,園區嚴格對照標準,進行了多次修改完善。2月21日,國務院印發《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後,立即對標補漏,及時編訂園區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並根據企業不同類別,編印《醫藥類企業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手冊》《非醫藥類企業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手冊》《倉儲物流類企業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手冊》《商業類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手冊》《在建項目類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手冊》,一一發放到各類已復工復產企業中,確保疫情防控有章可循。
推進穩!嚴防死守復工復產安全進行
「請測量體溫。」2月23日,園區黨工委、管委會兩位主要負責同志前往園區鑫和工業園查看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剛到企業大門,就被園區派駐企業的包保人員段瑋梃給攔了下來。
復工復產期間,任何人進出企業都必須接受嚴格檢查。這在園區上下已成為一道「鐵令」。
為確保穩妥、安全、有序推進園區企業復工復產,正月初一,園區就全園上陣,由班子成員牽頭,組成了7個包保工作組,對園區內所有企業進行全覆蓋包保監管。嚴格實行「六查」「九看」。
所謂「六查」,就是將防控內容和要求細化為22項,嚴格標準,強化日常監管。一是對擬復工復產企業的防控總體準備情況進行初查;二是對企業員工上崗前14天軌跡申報進行複查;三是會同區經信局,對擬復工企業的口罩、消毒液、體溫槍、隔離室、就餐點等防疫硬體設施情況進行現場核查;四是利用大數據,對擬復工企業員工的信息情況進行再次篩查;五是對企業防控工作的落實落地進行每日巡查;六是對符合返崗條件已在崗的員工和未復工復產企業的門衛,對體溫等情況進行每日隨機抽查。
而所謂「九看」。就是每一名包保人員在駐企工作中期間,必須每日查看口罩儲備和佩戴情況、看企業消毒情況、看進出人員紅外線體溫測試記錄和進出登記情況、看分時段分餐落實情況、看離廠後員工去向申報情況、看企業復工人員上崗及變化情況、看企業主要負責人到崗到位情況、看企業防控小組成員到位情況、看門衛履職情況等等。
正是在這種「嚴防死守」「嚴檢嚴查」之下,園區已復工復產的78家企業共3305名人員中,無一例體溫異常發現者,所有企業全部平穩安全運行。
服務准!復工復產重點突出高效有序
疫情襲來後,來自一線治療用藥的需求以及全市口罩、消毒劑緊缺等各方面的壓力,一下傳導到園區身上。如何保障藥品和防控物資的供給,肩負起醫藥園區的責任,園區給出的對策是「抓精準服務」。
按照「防疫優先」「貢獻大的優先」「生活保障優先」的工作思路,園區打破常規、特事特辦,針對不同企業採取不同服務方式,從辦證、資金、原料採購、招聘員工、防控物資提供、居家人員生活照料「六大方面」精準服務,促進復產企業儘快達到100%的產能。如整合省市區力量,採取程序後置、預付資金、特事特辦等形式,用5天時間幫助安嵐公司順利投產2條日產4萬個民用口罩生產線,一舉緩解了全市口罩緊缺局面。同時,為了讓公司集中精力抓生產,園區主動為該公司所有員工統一提供盒飯。又如,採用轉產補鏈、開通綠色通道等方式,用三天時間幫助四川永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拿到《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並投產。
通過政府平台、園區幹部推薦等多種形式為富生、國為、安嵐等多家企業解決員工500多人。積極協調對接金融機構為森科製藥落實2000萬元專門用以生產防疫藥物生產的貸款。
正是園區瞄準企業資金、原材料採購、物資運輸、員工不足等需求,並快速解決這些問題,大批園區骨幹重點企業才在最短時間內全部復工復產,並迅速實現滿產達產。以國為製藥、德峰藥業、森科製藥、安嵐科技、永諾生物等為代表的大批醫藥類企業為一線抗疫提供了重要藥品和防控物資保障。據統計,截至目前,國為製藥已向一線供應治療用藥鹽酸莫西沙星片66萬餘片(約占去年全年總產量50%),森科製藥已向一線供應金銀花顆粒、咽炎片等輔助治療藥品168萬盒(包)(約占去年全年總產量30%)。永諾公司已為市、區防疫工作供應7噸消毒液。安嵐公司已累計為市區應急部門和一線提供防護口罩100萬餘只。
來源:楊健淋